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兆級商譽引發減值與攤銷之爭,專家稱短期內仍將維持現狀

近日,一則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谘詢委員會的谘詢委員關於“商譽及其減值”的谘詢委員反饋意見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其中,最為核心的觀點是大部分谘詢委員認為相較於現行的商譽減值,商譽攤銷更為合理。

目前上市公司商譽價值超過1兆元,市場擔心上述資訊是否意味著這筆巨額的商譽會計處理方式將從現行的商譽減值轉為商譽攤銷?如果商譽會計處理方式轉為攤銷,這又將如何影響上市公司利潤?

企業會計準則谘詢委員會谘詢委員、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劉浩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述谘詢委員意見更多的是一種業內呼籲,而非政策修改。如果要真正實現商譽會計處理方式變更,需要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和中國財政部的協調一致,這需要相當一段時間,因此短期內商譽仍采取現行會計處理方式,不會有變化。

什麽是商譽?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並》,購買方對合並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商譽可能源自公司有良好的口碑、優越的商業地位,未來有超額收益等。

在中國,商譽采取資產淨值的會計處理方式。每年年末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需要進行減值測試,一旦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對企業當期利潤影響非常大。

根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A股共有超過2070家上市公司存在商譽,商譽總額約1.45兆元,同比增長15%。另有統計顯示,目前兩市已有超過50家公司在2018年度業績預告中提高公司存在商譽減值風險。

比如,寧波東力(002164.SZ)大額虧損的原因之一是因並購踩雷,在2018年上半年時已對並購子公司商譽17.17億元全額減值。而預計2018年虧損10億元~13億元的拓維資訊(002261.SZ),便是因為該公司部分全資子公司預計全年盈利水準未達預期,預計商譽減值計提金額為10億元~13億元。

劉浩稱,目前全球不少國家企業並購較多,積累了大量的商譽,商譽減值已經引起證券市場監管機構注意。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希望推動商譽減值方法的優化,提出的新的減值方法,也在不斷征求各方意見。但越來越多的實務界希望不僅考慮改變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方法,而是重新考慮使用商譽攤銷,包括日本一直也是採用商譽攤銷的方法,因此這個方向也被納入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考慮。

他解釋,商譽攤銷具有強製性。假設前述一家上市公司商譽10億元採用攤銷來處理,如果攤銷年限是10年,那麽每一年資產減值損失就是1億元。這樣就不會出現像商譽大額減值帶來的爆炸性衝擊。

企業會計準則谘詢委員會的大部分谘詢委員認為,如果不將商譽逐漸消耗的過程反映在財務報表中,而是將商譽突然減值至零,那麽可能會造成以前期間的企業業績不真實。而相較於商譽減值,商譽攤銷能夠更加及時、恰當地反映商譽的消耗過程,並且該方法成本低,便於操作,有利於投資者理解,可增強企業之間會計資訊的可比性。

劉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06年以前,我國採用的正是攤銷處理方式,對於商譽應該使用減值還是攤銷方式,學術上已經持續爭論了多年。

商譽減值和商譽攤銷兩種會計處理方式的經濟後果是不同的。商譽減值客觀上加快了並購市場的發展,因為不強製每年攤銷商譽,這樣企業更可能支付高溢價來促成並購的成功,但是這樣也使得上市公司利用並購進行利益輸送以及並購後的盈余管理問題增加。

商譽攤銷方式客觀上則會使並購市場更為穩健,企業利潤更為穩定,它會讓企業並購出價更慎重,讓並購價格更加真實合理,但是對並購行為本身可能也形成某種程度的抑製。目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商譽累計量大,夯實企業資產基礎是當前商譽攤銷呼聲高漲的重要經濟大背景。

另一位企業會計準則谘詢委員會委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商譽減值給企業操縱空間大,監管層從便於監管角度來說,商譽攤銷更適合。而一些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商譽金額較大,如果采取攤銷則未來多年無法盈利,因此他們更讚成現行的商譽減值。因此這一會計處理方式的變化其實就是利益的博弈。

劉浩表示,雖然短期內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方式不會改變,但國內上市公司也要關注商譽會計處理未來新進展。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並購時要兼顧各方利益,以合理價格來並購,而非支付高溢價侵害中小股東。對投資者來說,已有的商譽是過往事件,是否減值和攤銷都不會影響上市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因此投資者應該更關注的應該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要關注公司新增的並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