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
-
曹中銘:券商投行業務存通病 現場督導須常態化2023-05-26文/專欄作家 曹中銘 投行執業質量不高,或既有執業態度方面的原因,也有執業能力方面的問題,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基於此,監管部門開展執業質量現場督導顯然是有必要的。 日前,上交所向中介機構下發了最新一期...
-
任澤平:中國新能源十大新趨勢2023-05-26意見領袖丨任澤平團隊 導讀: 氫能是21世紀最大的清潔能源,需求巨大、空間巨大,是實現“雙碳”戰略的重要方式,是全新的獨立能源體系。未來“電+氫”,構成新型能源系統,將帶來一場全新的能源革命。 氫能...
-
秦季章:零售轉型如何建立“六能”激勵機制2023-05-25文/秦季章 零售轉型要成功,歸根結底要靠調動幹部員工的積極性,而調動幹部員工積極性的關鍵在於建立強有力的激勵機制。在這方面,招商銀行的經驗值得借鑒。招商銀行成立於1987年,初創之時恰逢國有企業改革...
-
李德林:冒險的投行2023-05-24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自動播放 play冒險的投行 向前 向後 '; videoCont.html(_html); SFF.jsLoader(SFF.urls.video, function() ...
-
曾剛:美國中小銀行危機遠未終結,金融政策教訓何在?2023-05-24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曾剛 美聯儲報告顯示,美國700多家銀行由於資產負債表上存在大量浮虧,正面臨“重大的安全和償付能力”風險,而這些銀行報告的損失超過了其資本的50%。美聯儲指出,加息是造成這些美...
-
劉元春:從資產負債表角度分析中國經濟復甦路徑2023-05-24意見領袖 | 劉元春 一、短期分析必須要深入資產負債表 我主要想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談談對當前一些數據變化以及未來形勢變化的看法。 為什麽要從這個角度而不是簡單地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和四月份的數...
-
余永定:提振經濟仍需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2023-05-24意見領袖 | 余永定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面臨的最突出問題,由於第一季度經濟增長表現差強人意,特別是CPI增速過低、PPI持續負增長,中國有必要采取更為強有力的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財政...
-
蔡昉談人口問題:加快釋放“改革紅利”,對新技術的負面影響保持警惕2023-05-23意見領袖丨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 人口紅利要靠人力資本來保障,後者是教育、培訓和“乾中學”的結果。 應對人口問題,未來要通過改革來釋放紅利:一是考慮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向前向後分別延長...
-
李德林:跑不掉的老闆2023-05-23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自動播放 play跑不掉的老闆 向前 向後 '; videoCont.html(_html); SFF.jsLoader(SFF.urls.video, function()...
-
連平:怎麽看當前的金融數據?貨幣政策會怎麽走?2023-05-23意見領袖 | 連平、王運金 4月金融數據引起市場廣泛討論。有觀點認為4月信貸增量大幅回落、社融乏力、居民信貸低迷,預示著今後1-2季度經濟復甦情況將不及預期,有較大的通縮壓力。我們認為當前金融運行並...
-
林毅夫: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路徑和高水準對外開放2023-05-23意見領袖丨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導讀 本文由IIA學術編輯組根據林毅夫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主辦的百川論壇——“第二屆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中國式現代...
-
王劍:存款大增,仍待信心提振——2023年1-4月實體部門資金運轉2023-05-22意見領袖 | 王劍團隊 摘要 ■核心結論 1-4月實體部門資金運轉結果分析表明,目前我國經濟內生性仍不強,居民信心不足是核心原因,但已現邊際改善態勢。隨著政策持續發力,預計居民信心將有所提升,居民和...
-
陶冬:美國債務上限仍然懸念重重,而日本經濟已現轉機2023-05-22意見領袖 | 陶冬(瑞信董事總經理、亞太區私人銀行高級顧問) 白宮和國會共和黨領袖,在進行一場“誰先眨眼”的比賽,屏息旁觀的金融市場快要缺氧而亡了。美國政府債務上限,是市場的絕對關注焦點,白宮官員和...
-
李奇霖:4月經濟數據的六個特點2023-05-22文/李奇霖、楊欣、盧婉琪 從之前的PMI、出口、物價等數據中已可預知4月經濟修複的速度開始放緩,今天公布的4月各項經濟數據可以看清楚全貌。 從分項數據來看,僅有社零和工增的增速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的三...
-
居民部門可能並不存在超額儲蓄2023-05-22意見領袖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2022年以來,中國居民部門存款大量增加,這部分新增存款中被認為有數量可觀的“超額儲蓄”。本文認為,理解中國是否存在“超額儲蓄”,需要適當參考國際經驗,並從基本現象、基...
-
周天勇:流動和效率是未來穩定增長的關鍵2023-05-22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周天勇 跋 中國“跋”字的本義,為草中行走,越山過嶺。後來著述者們為其所作寫一些解釋、體會、評論和感言等等,成文放在書的最後,稱之為跋。那麽,為什麽我做了本書這樣一項研究?...
-
譚雅玲:美元升值有所製衡 未來貶值迂回依舊2023-05-22意見領袖 | 譚雅玲 上周外匯市場美指呈現升值走勢,匯率水準從102.7074點上至103.2035點,幅度0.48%;區間位於102.1984-103.6273點貶值力度依舊,振幅1.39%。期間...
-
溫彬:銀行淨息差大幅收窄,5月LPR報價繼續“按兵不動”2023-05-22意見領袖 | 溫彬、張麗雲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5月22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
-
任澤平:錢去哪兒了?2023-05-22意見領袖丨任澤平團隊 導讀 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M2累計新增43兆元,為什麽投放了這麽多貨幣,經濟未現強勁復甦?錢去哪了?怎麽辦? 摘要 全力拚經濟需要金融先行。M2作為廣義貨幣供應量,代...
-
管濤:人民幣破7不改基準情形下的寬幅震蕩行情2023-05-22意見領袖 | 管濤 時隔5個來月時間,先是境內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交易價於5月17日再度跌破7比1。接著,次日境內銀行間市場下午四點半收盤價(下同)破7,再次日境內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破7。到上周五(5月...
-
皮海洲:不關注股市成交量那該關注什麽?2023-05-19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皮海洲 近日在一家官媒上讀到一篇題為《不必過度關注股市成交量》的文章,感覺有些奇葩。稍有常識的投資者都知道“量為價先”的道理,成交量指標是研判股市行情的一個重要指標。股票成交活...
-
俞燕:王江的新身份2023-05-19意見領袖 | 俞燕 兩天前,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下稱“光大集團”)一紙公告宣告,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江,辭去在該集團的職務,另有任用。 很快王江的新身份就公之於眾。 5月18日上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
-
金天:關於數實融合,頭部平台可做哪些探索創新?2023-05-18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金天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離不開傳統產業的默默耕耘,也離不開數字經濟和平台經濟深耕力作。今年以來,伴隨平台經濟監管進一步走入常態化階段,數字...
-
魯政委:基本面利空利多為何失效?2023-05-18意見領袖丨張勵涵、郭於瑋、魯政委 2023年以來,經濟數據經常超出市場預期,但債市卻對這些經濟數據表現遲鈍。宏觀數據的超預期波動何時會影響市場,何時又會失效?其中是否有規律可循?2016年以來,我們...
-
連平:透過上市房企財報看行業如何破局2023-05-18意見領袖 | 連平、耿欣欣 當前房地產市場正逐步走向復甦,房企的資產負債表有望不斷改善。但行業尚處於保交樓和債務出清的關鍵階段,仍需要持續關注房企的銷售和流動性情況,增強政策支持的精準性和穩定性,不...
-
沈建光:美聯儲持續加息影響與中國應對2023-05-18意見領袖 | 沈建光 過去兩年,我對美國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主要關注美國通脹問題。我曾指出,兩年前的通脹不是暫時的,而將持續很長時間。我在此提供幾張圖表,美國這次實驗了新貨幣理論,造成的後...
-
溫彬:貨幣政策的“變”與“不變”2023-05-18意見領袖 | 溫彬、張麗雲 5月15日,央行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部分延續了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4月底政治局會議以及一季度貨幣政策例會的表述,也根據新形勢、新情況作...
-
俞燕:歸去來兮,金融副省長!2023-05-18意見領袖 | 俞燕 自從3月紫光閣機構改革方案和《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相繼發布以來,其勾勒的中央金融委統一領導下的“一委一行一局一會”的金融監管新格局正在推進之中。 近期有兩個新動向,頗令業界關注...
-
高瑞東:貨幣政策還應有哪些合理期待?2023-05-17核心觀點 事件: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核心觀點:2023Q1貨政報告延續了既有政策基調,對經濟復甦的信心增強,政策定位由逆周期發力向跨周期維穩過渡。總量政策...
-
高瑞東:國內經濟曲折向好、海外降息預期分歧加劇2023-05-17核心觀點 國內經濟:過程曲折不改趨勢向好 近期討論經濟復甦節奏的熱度再次升溫,多數買方機構依然對未來經濟走勢持樂觀態度,認為經濟復甦節奏雖然反覆,但是復甦趨勢仍然向好。總量政策方面,整體看,買方機構...
-
高瑞東:經濟復甦減速,結構性政策有望加碼2023-05-17核心觀點 事件: 2023年5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經濟數據,生產單月增速5.6%,wind一致預期9.7%,前值3.9%;固投累計增速4.7%,wind一致預期5.2%,前值5.1%;社零單...
-
溫彬:環比放緩凸顯經濟壓力,保持政策穩定連續友好至關重要2023-05-17意見領袖 | 溫彬、 王靜文 受基數效應影響,4月工業、服務業、消費等指標同比增速均有加快,但環比增速大都出現回落,且大幅弱於疫情之前的歷史均值,顯示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內生動力仍顯不足。 目前來...
-
羅志恆:為何資本市場表現與宏觀經濟出現兩大背離2023-05-17意見領袖 | 羅志恆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生產、消費、投資數據。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作用下,4月主要經濟指標同比高增,但不及市場預期,當日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分別收跌0.6%和0.25%。 若剔...
-
溫彬:如何看待當前貨幣政策力度與節奏?2023-05-17意見領袖 | 溫彬、 張麗雲 日前央行發布了2023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總體來看,央行對於當前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都持偏樂觀態度,強調“當前我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
-
管濤:報復性消費“可遇不可求”2023-05-17意見領袖 | 管濤 2023年利好中國消費的因素不少。除了與2021年相似的經濟復甦和就業改善外,疫情衝擊因素較2021年顯著緩解,使得外界對2023年中國消費呈現爆發性復甦充滿期待。不同於投資作為...
-
曹中銘:立案調查公司數量激增 信披監管不應總是成為“老大難”2023-05-16文/專欄作家 曹中銘 近一個月以來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數量出現激增現象,這無疑值得警惕。個人以為,資本市場信披監管不應再成為“老大難”。 據統計,從今年4月14日-5月14日期間,滬深股市已有18家...
-
高瑞東:貨幣政策還應有哪些合理期待?2023-05-16意見領袖丨高瑞東、劉文豪 核心觀點 事件: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核心觀點:2023Q1貨政報告延續了既有政策基調,對經濟復甦的信心增強,政策定位由逆周期發...
-
伍戈:全球經濟增速下降,是一種結構失衡的調整2023-05-16意見領袖 | 伍戈 全球結構失衡是在次貸危機之前出現的,那時候的失衡是美國大量消費,中國大量儲蓄,中國匯率面臨著極大的升值壓力,產生了極大的國與國之間的衝突。 次貸危機之後,為什麽全球經濟增速下來?...
-
張瑜:貨幣政策的“中庸之道”——2023年Q1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點評2023-05-16意見領袖丨張瑜 核心觀點 1、降息判斷:經濟向上看不到過熱,向下看不到衰退。中庸之道下,未來政策利率調降的概率可能進一步降低。 2、降準判斷:降準是流動性調節工具。未來如果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總資...
-
夏心愉:面對創出十餘年新低的淨息差,銀行打響保衛戰2023-05-16意見領袖 | 夏心愉 本號的上一篇發文,我在標題裡寫了一句“降息潮,救一救銀行逼仄的息差吧”,你們說我標題黨,我還真冤枉。最近聊了幾位分行層面的管理層人士,感覺他們今年壓力最大的指標之一(也許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