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坐月子要格外注意6點,不然出月子瞬間老十歲,鬆弛肚腩還伴一生

對於女人來說生孩子是件大事,而產後坐月子期間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如何護理好產後恢復階段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小編就來跟各位辣媽分享產後恢復注意事項,正在坐月子或即將要晉陞為辣媽的你,千萬別錯過!

1.坐月子飲食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身體處於一個特殊時期,除了補充足夠的營養促進產後體力的恢復外,還要哺喂新生兒,因此需要均衡的營養素、多樣化的主食、豐富的水果蔬菜。

母乳餵養的媽媽由於哺乳的需求,每天會多消耗500大卡的熱量。母乳的媽媽又會餓得特別快,所以每天除了早中晚3次正餐以外,可以再額外增加2次點心。

首要注意減少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防止隨乳汁分泌,對胎兒造成影響。

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可以適當攝入一些湯水類,保證營養的均衡。但要注意,很多人認為產後應該喝大量濃湯進步的做法是錯誤的。產婦食用過多高脂肪食物,會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而這種高脂肪奶水不能讓嬰兒很好地吸收營養,還容易使他們發生腹瀉。同時,產婦攝取過多的高脂肪容易引起身體發胖,使身材難以儘快恢復。

可以攝入些新鮮的水果蔬菜,但不應吃過於生冷的食物,減少一些腸道感染或腸胃功能減退的可能性。

2.產後關閉骨盆很重要

女人生產時,骨盆要敞開,寶寶才能夠順利地通過產道,但同時也打開了媽媽的骨盆腔,使得骨盆變了形地大開門戶,如果此時不做好保養,及時地關閉它,那麼你的後半生就只好「開著門戶」過日子了!這也就是許多產後婦女出現身材走樣、發福、婦科疾病的原因所在。

懷孕的時候,準媽媽體內分泌激素,骨盆韌帶鬆弛,微動的骶髂關節輕度移位,帶動了恥骨聯合的分離,這樣在分娩時胎兒才能順利出盆。身體健康正常、注意休息調養的媽媽分娩後,骨盆會逐漸恢復原狀,但有的人恢復起來就沒這麼容易,很多新媽媽過早下地,過早做家務,乾體力活,使得骨盆沒有正常地合 攏,就會感到骨盆疼痛、腰痛、屁股疼痛等。產後骨盆的打開,對於女性的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它不僅會導致身材走樣、腰腿疼痛、小便失禁等一系列後遺症, 最嚴重的是,如果骨盆不能閉合,它將會像一個入風口一樣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長久的威脅。

為了消除這種不適感,準媽媽平時應注意這樣幾個方面:

避免長時間站立,站立時骨盆稍後傾,抬起上半身,肩稍向後落下;

坐時,後腰要舒服地靠在椅背上,上半身要伸直,不要長時間坐無倚靠的板凳;

行走時全身放鬆,不穿高跟鞋;

睡眠可採用蜷曲側臥姿勢,仰臥時將枕頭墊於膝關節下。

3.注意觀察乳汁分泌的情況

一般產後即有乳汁分泌,便可開始哺乳,建議母嬰早接觸、早吸吮,通過新生兒的吸吮動作刺激乳汁的分泌,乳汁是否充足以能否滿足嬰兒的需求來判斷。

哺乳開始後,如果常感覺乳脹,多因乳汁分泌多及乳腺管阻塞所致,可加強乳房的濕熱敷、按摩,頻繁哺乳、盡量排空乳房;如果出現乳汁分泌不足,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應想辦法催乳,如調節飲食,加強營養,多喝湯汁,請中醫師調治等;如果因病不能哺乳,應及早斷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停止哺乳,不排空乳房,少喝湯汁,可用中藥麥芽60克煎水當茶飲,連服數日。母乳餵養對母嬰雙方均有益,因而提倡母乳餵養,促進母嬰身心健康。

4.坐月子期間應盡量少喝水。

水分子較重,此時產後全身細胞呈現鬆弛狀態,若喝下過多的水分,品質重的水分子進入體內,水分子會擴散,便會破壞了產婦細胞收縮的本能而造成了「水桶肚」、「水桶腰」,並易造成「內臟下垂」的體型,進而使身體機能老化,可能患上腰酸背痛、手足冰冷、黑皺紋、元氣不足、神經痛等各種未老先衰的婦女病,大大錯過了生產這一改變女人一生健康的最大機會,真是得不償失!

5.產後動一動

婦女產後腰腹肌肉彈性的恢復不僅要依靠補充營養和臥床休息,還需要藉助適當的體育鍛煉,才能促進腹部肌肉的收縮,具體下穿活動的時間應根據產婦的情況而定。

一般產後7到12小時便可在床上靠著坐起來,第二天完全可以下床在室內走動。這樣可加速血液循環,有利於惡露的排出。子宮的復舊。 有會陰切口的產婦,第三天可以下床行走。剖宮產的產婦經過充分休息後,第四天可以下床行走,待拆線後,經檢查無感染者,可根據自身恢復情況下地活動。

下床之前,產婦一定要在床上坐幾分鐘,感覺沒有不適時再下地活動。產後的活動應輕柔和緩,讓機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產婦的活動量應由小逐漸增大,這樣既有利於下肢血液增快又可增進食慾、減少排大小便的困難、促進惡露的排出、子宮的複位、腹壁及盆骨底部肌肉緊張度的恢復,預防產後發生尿失禁、子宮脫垂等併發症。

6.腹部鬆弛,要管理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