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警惕羅振宇們的“金句”

金句原本是寫作者思考結果的精華,但脫離語句原來的文本,很可能會讓金句偏離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對於閱讀者來說,只是抄了一條近道,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

刺蝟公社 | 鐵林

《時間的朋友2018》給羅振宇招來了很多敵人,過去的兩天,從羅振宇到《得到》,再從《得到》到知識付費,無一幸免。最刻薄那句話成了流傳甚廣的段子:中年人聽羅胖的跨年演講與老年人買權健的營養保健品,其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

這是羅振宇跨年演講的第四場,按照20年之約,羅振宇還會在未來十六年的跨年之夜,持續提供一次《時間的朋友》主題演講。從流量的角度來看,羅振宇這次的跨年演講非常成功,不僅拿下了多家科技媒體的頭條,還順道留下了一堆“金句”。

“金句”分兩種,一種借由名人的嘴說出來,一種由演講者自己創造。據羅振宇微博透露,這次演講,至少引用了17位名人的話。比如詩人木心的“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仍然熱愛它”;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一個人能同時保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

金句不僅能拉高整個文章的格局和調性,同時也為聽眾準備好了,最佳的轉發語。這次的演講中也有,比如:婚姻,是把自己的人生整理好後才做的事;決定我們這一代人個體命運的,除了眾所周知的大趨勢,更是那種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去主動發現的小趨勢。

此處並非懷疑或者否定這些金句原本的價值。而是,這些話很可能會被某些人全盤接受,並成為未來生活的座右銘。金句原本是寫作者思考結果的精華,但脫離語句原來的文本,很可能會讓金句偏離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對於閱讀者來說,只是抄了一條近道,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

不信去網上搜,一定有羅振宇語錄的集合。

從羅振宇式IP的角度來看,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邏輯,個人的品牌價值大於節目品牌價值,比如《小崔說事》離開了崔永元,就不再是《小崔說事》。IP會帶來粉絲,粉絲會進一步放大金句的效果。

知識付費的本質和“金句”是非常像的。兩者本身都不一定是壞東西,但是,都會簡化個人的思考能力和思考邏輯,直接獲得某一個結論或者結果。

南京大學英文系但漢松副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提到了自己對“名著濃縮音頻”的看法,“這樣的創新好像讓聽眾讀完了名著,又似乎促進了公眾閱讀的意識和風氣。但我認為這一切吞服下去後,文學閱讀可能尚未開始。真正的閱讀需要親自把文字當藥煎服,使其進入體內,和身心、血液、神經中樞發生奇妙反應。因此,閱讀並沒有特別的竅門,閱讀就是親力親為,一行行的讀,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讓自己的想象力、生命體驗與文本衝突、碰撞。”

“懂得與否不是瞬間發生的事情,讀懂一本書是延宕在生命漫長歲月中一個過程。納博科夫說過,真正的文學閱讀永遠都是重讀。文學是一種累加的、猶疑的過程,不能用懂得與否粗暴決定閱讀的效果。閱讀有時不能列出一份成果的清單,因為有時它獲得的是一種惘然與震撼,它需要時間反芻、消化,讓我們對過去的生命狀態有所思考。”

也就是說,知識付費和“金句”讓人迅速掌握到了資訊,但是如何找到更好的方式,轉化為知識,需要當事人保持高度的警惕。學習和閱讀,從來都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需要不斷和人本身的劣根性作鬥爭,看書的習慣,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自我培養,五年、十年、二十年,或許才會真正愛上閱讀帶來的快樂。

多數互聯網產品不會鼓勵人和自己的“欲望”做鬥爭,更多的產品巴不得找到人性的弱點,再毫不留情的攻擊。字節跳動被媒體形容為“APP工廠”,公司內部,一款拉新、留存數據更好的產品,才會得到更多的資源照顧。

這也是微信改版後仍然收獲大量好評的原因。張小龍保留了自己的閱讀情節,並且在優化閱讀體驗。搜狗CEO王小川在微信改版後,在微博公開了一段評論:一鳴用腦,小龍用心。前者相信數據與算法的價值,讓字節跳動;後者相信人的意義,因你看見所以存在。

包括《得到》在內的知識付費產品,先是一款移動互聯網APP,再是知識付費產品。誕生於移動互聯網,注定要遵守移動互聯網的產品設計邏輯,內容也要服務於此,有趣、易讀、便於理解遠比嚴肅、規範要來得重要。

文學專業出身的老魏(化名)會質疑降級式的文學閱讀課程,“如果是學校授課,老師的第一件事,是檢查大家有沒有度過原著,而在大部分文學類知識付費課程中,很多專業的術語被取消了,使用術語一來是提高認知,二來是讓你走出舒適區,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痛苦期,但現在,課程面對大眾的時候,這部分內容被抽掉了。”

有些情況比想象中還要糟糕。

刺蝟君曾偶然參加過一場新書發布會。作者以自己高考以及就業的優秀經歷來證明自己掌握了不同於其他人的學習方法和成功之道。對於那位作者來說,書籍銷售並不是盈利的大頭,買書以後,讀者(或者稱為粉絲更合適)會進一步享受社群服務,作者會針對不同人群面對的不同問題,提供相應的解決課程。這類課程,並不主要提供給一線城市的青年,它通常深入二三線城市,利用某些資訊差,斬獲相應的閱聽人。作者在接受採訪時還提到一些細節,她經常在活動現場,碰到熱淚盈眶的讀者,等著她簽售。

這是知識付費常見的套路:職業焦慮、迅速提升、成功者效應。類似的作者,遠多於羅振宇。因為攻擊人的弱點,遠比拉著用戶提升,來得容易得多。

今日頭條崛起時,人們擔心算法推薦,帶來資訊繭房問題。實際上,資訊繭房更多是一種人為的選擇結果,一個人本身的知識水準,決定了他的資訊繭房有多大。讓人恐懼的不應該是算法推薦,而是自身還有沒有打破資訊認知壁壘的能力。

同樣,面對越來越讓人感到“舒服”的知識付費課程,使用者一定要保持萬般警惕的態度,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可能太過輕鬆,不要被通篇的“金句”限制了探索的腳步,也不要輕易讓“金句”輕易成為自己的人生真理。

缺少學習知識的困惑和痛苦,不管是讀《紅樓夢》《第一爐香》,還是買了一堂199的課,又或者聽了20次跨年演講,收獲的東西都是一樣的,無非幾句漂亮的“金句”而已。

鐵 林

關注資訊社交平台、泛媒體領域

添加時煩請注明姓名、機構、職務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台,關注領域包括紙媒和數字出版、互聯網資訊和社交平台、影片音頻平台、影視娛樂、內容創業和自媒體、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能等未來內容發展方向。

「關鍵詞」解鎖

內容產業報導第一媒體

微博 @刺蝟公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