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6個常見食物的升糖指數 減肥一定要收藏

我一說起來,「」「」這兩個詞的出現頻率就很高。

減個肥而已,為啥還要研究血糖和胰島素呢?糖尿病人才需要關注這些吧?

這可真的不是。因為血糖飆高,導致胰島素飆高,才是大家變胖的最大原因。

那麼,究竟血糖和胰島素都做了些什麼?怎麼和肥胖扯上關係的?不想變胖怎麼辦呢?……

血糖到底有什麼用?

首先咱們還是得來點小科普。了解了基礎的知識,才能學會如何分辨網上那麼多的信息。

血糖對身體很重要,是人體營養的重要成分,身體、大腦都要靠血糖提供能量來運作。

所以,身體有一套很複雜的機制,把血糖維持在一定的濃度。血糖值穩定,不僅關係著胖瘦,更是身心健康的基礎。

血糖低於正常值,會頭暈、虛弱、精神紊亂,甚至昏迷不醒,危害生命。

而飆升得太厲害呢,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會分泌胰島素將它降回正常值。

但長期血糖水準過高會給身體帶來壓力。

如果血糖經常偏高,或者老是任由它在餐後飆高,身體控制血糖的功能就會逐漸失靈,出現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但別以為這麼重要的血糖,需要很多才能滿足身體。我們的正常血糖值是800毫克/升,健康成年人大概全身血液4-5升,折算一下,全身只需要大約4-5克的血糖,也就是一茶匙那麼多就夠啦。

血糖、胰島素和長胖的關係

1、長肉變胖囤脂肪

如果餐後血糖飆升的厲害,會引起較高的胰島素反應,胰島素會把消耗不完的熱量儲存起來,變成你身上的肥肉。

也有研究表明,如果餐後血糖沒有大幅上升,是會增加脂肪燃燒的。

2、整天想著吃東西

餐後血糖飆高後,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可能將血糖降到基線以下,也就是吃東西前,或者是起床時的水準。

這會怎麼樣呢?餓啊!然後特別想吃糖類食物。

吃了呢,又會繼續大幅上升又大幅下降,再餓再吃,慢慢發展成暴飲暴食。

3、精力不足

胰島素大量分泌,會影響身體的荷爾蒙,刺激褪黑素和血清素,讓你感覺很累,昏昏欲睡。

血糖過高還會引起胰島素抗性、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等健康問題。

怎麼控制血糖?

首先,我們得了解,到底什麼會影響血糖?

飲食!

身體會將你吃進的碳水化合物食物,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上升。

如果你喝了一杯奶茶,含糖30克(大約6茶杓),足夠讓血糖瘋狂飆升,超出正常血糖值範圍了。一次兩次沒啥,要是每天這樣吃,體內的血糖值就會失控紊亂。

解決方法並不難,隨時調整飲食,都可以減緩血糖上升,讓它盡量變正常。

所以,吃對食物很重要,而衡量食物影響血糖的指標是GI值和GL值。

當然,除了飲食之外,運動、睡眠、壓力、藥物也會影響血糖。本文不做具體論述。

一定要關心這兩個數據

升糖指數(GI值)是一個衡量各種食物對血糖可能產生多大影響的指標。

但光有GI值還不夠,也要看升糖負荷(GL值)。GL主要關心的是食物中碳水的含量。

有些食物GI值高,但碳水含量低,對血糖的影響也不大。

GI值、GL值的高中低範圍

GI值<55:低升糖指數食物

55≤GI值≤70:中升糖指數食物

GI值>70:高升糖指數食物

GL值≤10:低血糖負荷

10

GL值≥20:高血糖負荷

6點關於升糖指數的小知識

1、GI值、GL值兩個指標要一起看

GI和GL值同時低的,可以隨便吃,這種通常是綠色蔬菜;

GI值低,但GL值高,或者是GI值高,但GL值低,可以適量吃;

GI值和GL值都高的,就要少吃或不吃啦。

2、低升糖指數食物不等於低熱量

GI值更適用於衡量水果和澱粉類食物。

肉類或者油脂,GI值就比澱粉類食物低很多,但熱量高。

3、食物消化速度越快,升糖指數越高

都是白米,但煮爛了的粥GI值就比米飯高;果泥或果汁的GI值也比整個水果高。

這一點,國內外的專家都有一致的見解。然而,在《中國食品成分表》上,粥的GI值卻普遍比同等食材的飯稍微低一點點。

對此,元芳,你怎麼看?......

看來,我們只能自己測了......

4、含蛋白質、脂肪或膳食纖維的食物,GI值都相對較低

像是扁桃仁、腰果等,GI值就低過南瓜、栗子。

而富含膳食纖維的番薯、芋頭的GI值又比白米飯低。

5、同一個食物,不同人的血糖反應可能並不一樣

這也是個有趣的現象。科學家們做了個試驗,同樣一個蘋果,不同個體的反應差異很大。

所以GI值也是一個參考,要根據自身情況對不同食物的反應,做個性化的飲食安排。

6、果糖的升糖指數並不高,它的代謝也不依賴胰島素,但一定要注意,高果糖的飲食比澱粉、蔗糖更危害健康。

常見食物的GI值、GL值

糖類

主食類及其原料

備註:粳米粥、小米粥的GL值不高,原因是水分高而碳水含量低,每100克粳米粥水分為88.6克,小米粥則為89.3克。

薯類

豆類及製品

備註:黃豆為煮過的,其它豆類為乾豆,故GL值也會高於煮過的。

蔬菜類

水果類及製品

速食食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