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白露 :露從今夜白,詩酒入夢來

白露

“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

早晚時,身體已經微微感受到一些涼意,從空氣到泥土都在傳遞一個資訊:白露來了。

現代人想起白露,不論是怎麽遲鈍的人,都會被觸發一些詩意,比如杜甫那首白露詩裡的“月是故鄉明”,那該是一輪多大多亮的月亮,而這月色也是朦朦朧朧,有點看不清楚的,淡淡的月華;最熟悉的關聯應該是詩經的那首《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也難怪,白露算是二十四節氣裡,名字最好聽、最形象的節氣了。

白露仲秋,霜凝而白

遲鈍的人在此時,也能感受到氣象的變化了。在清晨時分,你會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而「白露」這個節氣的名稱正是由此得名,水汽凝結成露,故名「白露」。

至於為什麽形容露水是「白」的,有一種解釋,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所以用白來形容秋露。

白露有三候

鴻雁來

玄鳥歸

群鳥養羞

白露的三候都與鳥有關,春分之際北飛的玄鳥、燕子此時回來了,而眾多的鳥感受到天地肅殺之氣。

白露的三候如果沒有出現,就意味著人間有事。古人相信,如果鴻雁不飛南方,就說明遠方之人有背叛;如果燕子不南歸,就說明家族會離散;如果群鳥不積蓄過冬糧食,就說明下臣驕橫傲慢。

時過境遷,我們今天很難說這些看似過時的觀念是否符合客觀規律,而自古以來,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我們,依舊深刻地相信,我們與天地萬物,仍有聯繫。

對於孩子來說,打架摸魚兒的自由自在的暑假已經結束了,就算是再硬著頭皮,也得接受約束,進入學習和啟蒙的階段。《禮記·王製》說,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

這段話的意思,大概就是每次開學時,我媽告誡我的那句:開學了,你也該收收心了吧。

白露之食,報一年之勞

白露一過,意味著中國人終於進入了豐收的季節。在前半年付出的辛苦和寂寞,在這一刻得到了豐富的回報。

另外,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過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乾、唇乾、咽乾、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因此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

於是各地的白露,就把白露過得格外豐厚。

蘇州人在白露時節不僅會吃些石榴、白果、梨等水果潤肺,還會選擇吃鰻魚。

在蘇州當地流傳著一種說法,“白露鰻鱺霜降蟹”,此時的河鰻最為肥美,河鰻味甘,性平,有補虛養血的功效,蘇州人發揮了江南小廚的烹飪天分,粉皮鰻鱺、毛豆子燒鰻鯉、鮮鰻魚都是家常菜式。(看餓了……蘇州的朋友我們來談一下)。

蒼南、平陽人對白露的感情非常深厚。人們習慣在白露這天采集“十樣白”,這“十樣白”就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比如白木槿、白毛苦,無異於一場大型的博物學田野實訓。采集到的草藥可以煮湯,用文火煨鴨子,烏骨白毛雞,據說可以去風氣,補身體。

浙江文成,人們認為白露要吃番薯。番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番薯絲飯,農家都以吃番薯為習俗。

福州有個傳統叫做“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民間的意思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麽補,聽起來似乎誇張了,不過還是有一些道理的。白露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味甜口感好,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的功效。

白露本色,煮茶釀酒兩相宜

日影西斜了,那池荷塘不比以前傲慢張狂了,隨著幾場秋雨,葉子上堆起了露,月光更冷了。

此時最適合來杯白露茶。

在今年夏天大熱的《延禧攻略》中,魏瓔珞和嫻妃就在清晨時分,收集露水煮茶喝。記得《本草綱目》上就提起過,露水“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

用露水煮茶可謂是茶中一絕,白露時節采的茶是晚秋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也不像夏茶乾澀,獨具甘醇,尤受老茶客的青睞。而露水屬於“輕水“,古人認為水質以輕為貴,越輕就越適宜烹飲。

像《紅樓夢》裡的妙玉、黛玉這樣的女孩,是會鍾情於白露茶的。愛白露茶的人心思玲瓏別致,對生活也有獨到的審美。茶湯入口,有著秋高氣爽的開闊,也有著經歷半載風雨的甘醇。

而性情剛烈、快意的人,會更想要一杯白露酒。

湖南資興、三都、蓼江一代,歷來有釀酒的習俗。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這種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得名“白露米酒”。舊時蘇浙的鄉下,也流行自釀米酒,一到白露,城裡還有白露米酒的叫賣,只是這個習俗如今不大多見了。

一碗白露米酒,酒入愁腸,就勾起了千頭萬緒。

一碗白露,終身詩意

白露的詩意,引起了詩人的創作欲。

白居易感歎世事變遷,生命有時,“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恐怕那些殘荷、蓮蓬也破敗了吧。

李白筆下的"露"縱然美麗,也略帶淒清,比如"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秋露白如玉,團團下翠庭";"白露垂枝滴秋月"。

當然,還有杜甫的金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誕生於一個國破家亡,親人離散的月夜。

而白露的詩意,更加充分地體現在一首《蒹葭》。這大概是中國最古老的追尋詩與遠方的一首詩了。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伊人找到了麽?沒有吧。找了上千年呢,也沒有找到。

就像是我們一生中所追逐的東西,大多沒有結局,可能是一直苦苦追求卻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也可能是一方終生企慕但遙不可及的彼岸,甚至是一座燈塔,一束星光,一種信仰,一個理想。

但凡心懷期待,就有詩與遠方。這正是白露的詩意。

從今天起,做一個心懷詩意的人,在平凡的世界“溯洄從之”吧。

#

在這個最美時節,你有什麽特別的小儀式?

撰文 丨 yimeng

日歷製圖 丨 萌萌

其他圖片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