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測一測你離乾眼症有多近?日常怎麼緩解,記住這幾點很重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早上起床,眼屎變多電腦、手機看久了,會覺得眼睛乾澀酸脹風一吹就睜不開眼,有時還眼淚汪汪特別是快下班的時候,眼睛更乾澀無比......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些現象都是「家常便飯」了,要麼不理會,要麼就隨便用點眼藥水緩解一下。

實際上,這很可能已經患上了「乾眼症」!

什麼是乾眼症?

乾眼症,實際上是我們淚液的「量」或「質」出現了問題,引起淚膜不穩定或眼表損害,從而導致的眼部不適癥狀及視力功能障礙。

根據2012年出版的《求醫問葯(學術版)》刊發的《乾眼症病因及治療研究分析》一文指出,平均每5人就有1人患有乾眼症。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得乾眼症,我們可以做兩個簡單的測試:

測試方法1:

1、自然狀態下睜、閉雙眼數次,讓眼睛得到短暫休息;

2、然後使用手機的秒錶,眼睛盯著螢幕,開始計時;

3、自然眨眼後(無需特意推遲閉眼時間),查看秒錶停留的數字是幾。

如果睜眼持續的時間在10秒以下,很有可能患上了乾眼症。

測試方法2:

1、可到藥店購買,淚液檢測濾紙條;

2、閉上雙眼,將測試試紙放入下眼瞼;

3、5分鐘後取下,觀察試紙被淚水濕潤的長度。

如果淚液長度低於10毫米,很有可能患上了乾眼症。

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一些自身的癥狀,來判斷:

最常見的就是眼睛乾澀;迎風容易流淚;眼睛發紅,或有灼燒感;常覺得眼皮很重或是眼睛裡有異物感;對光敏感,光線一強就覺得眼睛不舒服、睜不開;眼睛易疲勞,視物模糊,學習工作難以集中精力。不要以為乾眼症,只是眼睛發乾的小事,要知道乾眼症有很多危害!

雖然乾眼症一般不會致盲,但如果眼球長期處於淚液不夠的環境下,角膜表面可能會發生磨損,導致角膜上皮剝脫。

如果處理不當,還可能引發其它眼部疾病,比如:

易發瞼緣炎;易導致角膜繼發性感染、潰瘍等;影響工作與生活時的用眼;重者甚至可導致眼表,尤其是角膜組織乾燥、融解、穿孔。特別是,乾眼症高發於:

40歲以上人群、懷孕、使用避孕藥以及更年期的女性、長時間盯著螢幕的電腦族、手機族、某些疾病患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甲狀腺異常、哮喘、白內障、青光眼及紅斑狼瘡等)、做過屈光手術的人、高溫或乾燥地區人群。這些人群更要重視起來!

得了乾眼症,該怎麼辦?

其實乾眼症的治療很簡單只要......

常用熱水熏眼

將熱水放在面部下方,利用水蒸汽熏眼部即可~

熏法:

1、溫度:溫水45°左右,面部感覺溫熱舒適即可;

2、時間:熏蒸5-10分鐘即可;

3、要閉著眼睛熏,效果更佳;

4、用熱水杯熏臉時注意溫度與距離,以防燙傷,可以隔3-5厘米進行。

還可以局部按摩眼周

用手按摩眼周穴位,有利於調節局部氣血,疏通眼部周圍的經絡,緩解眼部疲勞和乾眼的問題。

晴明穴,位於眼睛內眥角稍上方的凹陷處;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太陽穴,位於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四白穴,位於眼眶下緣正中直下一橫指處。熏法:

1、輕輕閉眼,雙手握空拳,拇指翹立;

2、用拇指尖點在穴位上,稍用力,以穴位有酸脹感為度;

3、持續1分鐘,放鬆10秒鐘後再重複點按,反覆3~5次即可。

也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可以使用人工淚液

如果乾眼症達到中重度(雙眼不適感強烈,甚至出現視功能障礙),通過以上方法仍無法緩解,要及時就醫。

乾眼症日常注意!

1.多眨眼

每分鐘盡量眨夠20次,而且一定要眨眼到位,才能保證淚膜的健康形成。

2.調整工作姿勢

調整螢幕,使視線與螢幕形成一個向下30°的角,既能使頸部肌肉放鬆,也能使眼球表面暴露於空氣中的面積減到最低。

3.減少對屏時間

用眼1~2小時後,閉眼休息幾分鐘,或反覆眨眼幾秒鐘,還要避免熬夜。

4.注意用眼衛生

有乾眼癥狀的人群建議少戴隱形眼鏡,並減少眼部化妝品的使用。

5.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夏季減少空調使用,冬季若開暖氣,要保證室內的溫度在18℃~20℃,濕度在50%~70%之間。

6.多吃護眼食物

多吃些豆製品、魚、牛奶、豬肝、雞肝等高蛋白和富含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特別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和B族的食物。

乾眼症不是致命大病,但也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隨便買一支眼藥水敷衍了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