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捷豹路虎跳崖:高增長現斷崖下滑 品質不精價格混亂

新年伊始,當其余的汽車品牌都在為新一年工作的開局而籌措準備時,來自英國的豪華車品牌捷豹路虎卻在為年後的首次召回做準備。

高速增長斷崖下滑

2018年,是捷豹路虎進入中國市場的第8年。自2010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捷豹路虎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10年,捷豹路虎在華銷量僅有2.61 萬輛,到2013年攀升至9.52萬輛,年均增長53.9%,三年依次增長了63.9%、71.4%和29.8%。2014年,捷豹路虎在華銷量為12.2萬輛,同比增長28%,成為繼ABB(奧迪audi、奔馳benz、寶馬bmw)之外,第四個在華銷量突破10萬輛的豪華車品牌。

那是捷豹路虎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最輝煌的時期之一。“因為是進口車,供應量少,加之當時的越野車市場,幾乎沒有其余車型可選,所以捷豹路虎在當時可謂‘獨步武林’。”華東地區一家捷豹路虎的經銷商集團總經理稱,當時部分車型甚至出現加價幾十萬還要排隊的情況。

市場的變化大概是從捷豹路虎國產車型的推出開始的。2012年,捷豹路虎與奇瑞組成了合資公司,並在江蘇常熟建立了國產基地。2014年,首款國產車型極光正式投產,並於次年2月正式上市。不過,剛上市時的國產極光車型並未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一方面定價過高;另外一方面,極光剛剛上市,路虎就因為品質問題而被央視3·15晚會曝光,造成消費者對路虎品牌乃至整個國產車型的質疑。”上述經銷商人士表示,加之在當時,因為國產車和進口車並行銷售,國產車型上市時,經銷商終端進口車有讓利和優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產車型銷量。2015年,捷豹路虎的銷量並沒有因為國產而獲得增長,同比下降幅度反而達到了24%。

這是捷豹路虎進入中國市場來遭遇的首次暴跌,但在2016年,隨著國產車型的增量,捷豹路虎又進入了增長的快車道。當年銷量達到11.9萬輛,同比增長28.7%。2017年,奇瑞捷豹路虎工廠迎來10萬輛下線,也正是在當年,捷豹路虎在華實現最好銷量,同比增長23%,達到14.6萬輛。而在同一年,捷豹路虎總共發起了8次召回,召回車輛數量達到10.7萬輛。

2018年12月28日,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因發動機曲軸軸承可能會存在潤滑不足過早磨損的狀況,極端情況下曲軸可能斷裂,造成發動機動力輸出中斷,存在安全隱患。決定自2019年4月5日起,召回部分進口路虎新攬勝、路虎攬勝運動、路虎新攬勝運動和路虎第四代發現系列汽車,共計68828輛。 按照計劃,捷豹路虎(中國)將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進行診斷,並為存在潛在風險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後的發動機。

這是捷豹路虎在2018年發起的第7次召回。自《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發布以來,汽車召回已經成為常態,但一年內召回車輛次數達到7次的品牌並不多見,更何況,據記者統計,2018年捷豹路虎累計召回的車輛數量突破10萬輛,而前11月,捷豹路虎在華的總銷量也僅為10.58萬輛。

品質不精價格混亂

小毛病多,是不少路虎車主對這個品牌的感受。各種論壇和網站上也能看到,對捷豹路虎的投訴頻率大大高於同屬二線豪華車陣營的其余品牌。美國權威調查公司J.DPower發布的《2018年度新車品質報告》顯示,路虎和捷豹的百車故障數遠高於行業平均值。

因為高速增長可以掩蓋很多現實的問題,也會累積很多無法避免的問題和矛盾。對於捷豹路虎來說就是如此。自首款國產車型推出後,捷豹路虎三年時間在華推出了5款國產車型。一味求快讓其包括製造、供應鏈在內的全新體系承壓,隨著銷量的增加,捷豹路虎的產品品質不斷暴露問題。

從2016年開始,各種對於車型的投訴不斷增加,2017年捷豹路虎總共發起了8次召回,2018年召回數量達到7次,兩年累計召回車輛總量超過20萬輛,幾乎與銷量相當。在此之前,捷豹路虎因9速變速箱問題被中央電視台“3·15晚會”曝光,已經給品牌口碑造成負面影響。2017年以及2018年,有多次出現車主維權事件,官方態度的躲閃又讓品牌的負面口碑進一步發酵。

上述經銷商認為,頻繁爆出產品品質問題,緣於捷豹路虎對於消費者的負面評價並沒有做到合理的乾預,對一系列危機事件的處理方式和效率,也影響了其品牌口碑並對銷量造成拖累。

在市場決策層面,長期關注豪華車市場的分析師李顏偉認為,捷豹路虎的產品還是很獨特,有一定的優勢,但在銷售管理中存在對市場反應遲鈍和效率低下的問題。“英國人一開始就沒有想清楚,是要利潤還是要銷量。”上述經銷商人士表示,“他們過於自大。”

比如首款國產車型極光的定價,一開始經銷商方面已經對廠商的定價有反對和不滿的,但廠商並未采納經銷商意見,定了一個在市場看來較高的定價。由於當時極光的國產和進口車型都並行銷售,且進口車在市場上已經有一定讓利,因此消費者都願意選擇進口車型,國產車型不能打開局面,以至於後期經銷商不得不降價求銷,造成終端價格體系混亂,而價格下跌過快,對品牌也造成衝擊。

在2018年豪華車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的背景之下,前11月,捷豹路虎銷量同比下降超過19%,為此,位於中國和英國的工廠在剛過去的一年不得不選擇停工以調整供需。受其余豪華品牌的擠壓,經銷商為衝擊銷量不得不以“七折虎六折豹”的價格促銷,造成終端經銷商大面積虧損。

搭上高速列車卻內耗不斷

從工廠開建到首款車型下線,奇瑞捷豹路虎僅用了不足兩年時間;從首款車型下線到第10萬輛的下線,奇瑞捷豹路虎也僅用了28個月;從10萬輛到20萬輛,奇瑞捷豹路虎也隻用了43個月時間。捷豹路虎一度將自己達成10萬輛以及20萬輛的耗時與包括奧迪、寶馬、奔馳在內的其余豪華車品牌進行橫向對比,將“捷豹路虎速度”加以放大傳播。

從數據上看,捷豹路虎達成10萬輛和20萬輛的速度與ABB相比,確實更快一步。但這種脫離外部環境的比較,事實上並沒有什麽參考價值。

北京奔馳成立於2005年,而華晨寶馬成立時間為2003年,奧迪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則更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末。當時的豪華車市場,總量十分有限加之市場消費尚處於初級階段,因此,ABB們都經歷了相對漫長的市場培育周期。而捷豹路虎自進入中國市場開始,便搭上了豪華車市場快速增長的列車,從2011年到2017年,國內豪華車實現銷量從起初的不足95萬輛增長到了250萬輛左右,市場份額從6.5%提升至超過10%,捷豹路虎的銷量提升也是情理之中。

雖然捷豹路虎國產後可選車型空間進一步放大,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紛紛推出大中型SUV車型,市場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空間擴大,此前品牌在SUV領域的優勢在縮水,而對市場的誤判以及中外雙方的博弈、效率低下,也造成捷豹路虎在華的節節敗退。

另一方面,在上述經銷商看來,捷豹路虎方面並未吸取此前價格混亂的教訓,後續的國產車型在定價上都存在價格偏高,上市不久後快速降價的問題,以至於市場紅利被其余品牌蠶食。

之所以如此,他總結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捷豹路虎此前專注的也是相對小眾的市場,但隨著國產進程的推進,要用原來做小眾品牌的方式來進行管理,自然會遭遇挑戰;其二是話語權的問題,在奇瑞和捷豹路虎合資之初,為保證合資雙方的利益,共同搭建了捷豹路虎聯合市場行銷與售後服務機構(IMSS)。在這個機構中,除了銷售職能部門之外,為了保證決策的效率和權力平衡,其余負責人都分別由奇瑞和捷豹路虎雙方各自派駐。在作出決策時既要考慮合資業務,又要考慮進口業務。只有獲得雙方通過的情況下才可以通過,從而避免不公正。

想象很美好,但現實情況是,“拖遝的組織架構之下不僅造成責權不明,遇到問題時需要反覆討論,且如果意見不統一,就會造成博弈和內耗。”上述人士告訴記者。IMSS自成立以後,內部人員變動一直不斷,以至於傳導到經銷商和市場層面的政策完全不具備連貫性、效率低下。

雖然截至目前,捷豹路虎尚未發布其2018年度最終銷售數據,但綜合前11月的銷量看,其在豪華車市場上的排名已經從此前的第四位下滑至第七位。國產進入第四年,捷豹路虎不但沒有如願打造出“ABB+J”的豪華車格局,反而被後來者全線超越。

調整,從2018年下半年已經開始了。為了穩固和保證終端經銷商利益,捷豹路虎已經開始不再“壓庫”,而是以調整生產節奏的方式來調節供需。其次,自2018年12月31日起,原捷豹路虎中國與奇瑞捷豹路虎聯合市場銷售與服務機構(IMSS)總裁魏傅然不再擔任總裁,其職位由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國副總裁潘慶將暫時代理。這也就意味著,在連續兩屆IMSS總裁都為外方人員之後,這一職位又將迎來中國面孔。第三,在本土化方面,捷豹路虎也在加強,比如通過推出中文的“slogan”內容,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在中國車市增長即將觸到天花板之際,經歷了樂極生悲的捷豹路虎,未來的結果,不容樂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