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輔食添加莫著急,這四大誤區讓寶寶吃盡苦頭,很多媽媽還在犯

母乳基本上能滿足寶寶出生後到六個月所需的全部營養,六個月後寶寶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為了讓寶寶吃好吃營養,不輸在健康的起跑線上,媽媽們可是動足了腦筋。可是在輔食添加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的誤區,以為給寶寶吃的很好了,結果寶寶的生長髮育並不理想。如果輔食添加中有這些誤區,為了寶寶健康要趕快糾正啊!

一、六個月後母乳就沒營養了?

聽說母乳六個月後就沒有營養了,所以寶寶開始長得慢了,要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粉。其實並不是母乳在六個月後沒有營養了,而是寶寶到了六個月後營養需求劇增,僅靠母乳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這時需要通過輔食來給寶寶補充營養,同時也是逐步從單一液體食物向多樣化食物過渡。

二、湯營養豐富?

各種乳白色的湯看上去營養很豐富,傳統也有湯水滋補的說法,可為什麼給寶寶喝了不少湯,還會出現生長髮育落後和貧血呢?其實乳白色的魚湯、肉湯中主要是脂肪和少量氨基酸,味道鮮美,可是寶寶所需要的蛋白質、鐵、鋅等含量極低。要把肉切碎給寶寶吃,這樣才能讓寶寶獲得所需的營養。

三、食材種類多,營養才豐富?

沒有完美的食物,只有食材種類多,營養才豐富。受此影響,媽媽們就想給寶寶的輔食中多一點食材。但是寶寶的輔食基本是糊狀,食材種類太多,混雜在一起,吃不出食物的原味,也看不出食物原本的顏色,吃這樣食物的寶寶以後進入家庭飲食反而會挑食。食材太多,萬一發生過敏,也很難判斷是哪種食物引起。因此一餐的輔食中食材不建議種類太多,接近的顏色搭配在一起,氣味濃鬱的搭配清淡的,讓寶寶能吃出食物天然的味道,看得到食物原本的顏色。在寶寶逐步適應各種食材後,每餐、每天用不同的食材,這樣也就能做到食材種類多了。

四、寶寶和大人吃一樣的飯?

有了寶寶之後就免不了有過來人給出建議,孩子不要帶的太嬌,大人吃啥給寶寶吃啥,這樣寶寶好帶不挑食。這樣的說法有其中的道理,給寶寶吃的輔食可以選擇和家庭飲食同樣的食材,讓寶寶早日適應家庭飲食,但是需要單獨烹飪,不加鹽。成人飲食調味料多,加重寶寶肝腎負擔,而且吃慣了重口味的食物,就不願意接受清淡的食物,為成年後的慢病埋下隱患。

各位家長,你們家對寶寶的輔食添加是否科學呢?不妨評論給我們分享下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