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掌握寶寶的成長鑰匙!學會分階段加輔食吧

科學合理的營養供給是促進寶寶成長的一把關鍵鑰匙。寶寶從對母乳的依戀不捨,到自主進食以獲得更全面的營養,這個過程從輔食添加初期到24月齡完成過渡。

因此,媽媽根據寶寶不同階段的成長特點,在添加輔食時「投其所好」很重要。到底為何要強調分階段添加輔食?如何為寶寶成長正確打開營養鑰匙?

嬰幼兒期是寶寶生長髮育的高峰期,而充足均衡的營養是促進寶寶成長的金鑰匙。作為合格的媽媽,要牢牢掌握這把營養鑰匙的使用時機,順應寶寶各階段的營養需求進行餵養,能讓營養隨時跟上寶寶成長步伐,全面配合。

此時,媽媽可不能忽視寶寶的「成長多維期」,即指從輔食添加初期到24月齡,由被動餵養到自主進食、生長髮育快速、各組織器官逐漸成熟的時期。

在這個階段,對於寶寶而言,母乳仍然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但單一的母乳餵養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其對能量以及營養素的需求,必須引入其他營養豐富的食物。

那麼,寶寶從喝母乳到自主進食輔食,這個階段的變化要遵循怎樣的營養標準呢?營養補充有什麼訣竅?

首先,「鍾情」母乳,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口糧,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6個月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所以媽媽只要放心地給寶寶喂母乳,按需哺乳,做好合格「奶媽」。

其次,優先加鐵,掌握正確的輔食食材添加順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首先是添加富含鐵的食物,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紅肉泥,包括豬肉、牛羊肉、蛋黃和肝泥等泥糊狀食物。期間逐漸增加各種的蔬菜泥、果泥、碎蔬菜、碎水果粒等。

第三,營養全面,儘早實現食物多樣化。不同的食物各司其職,能夠為寶寶的茁壯成長提供全面的營養。比如穀類食物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為寶寶提供能量;

動物性食物富含優質蛋白質、鐵、鋅、維生素A等;蔬果類食物是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纖維素的重要來源之一。所以寶寶的「營養餐單」上要保證營養均衡,儘早做到食物多樣化。

當寶寶已經具備了添加輔食的條件,比如出現了抬舌反射消失,對輔食感興趣,用手抓或把食物放嘴裡等,這時媽媽就可以使用手上掌握的營養鑰匙,打開寶寶輔食添加之門。那麼問題來了,媽媽應該如何順應寶寶發育規律,科學地制定飲食作戰計劃呢?

1、扶坐期(6個月左右):輔食添加初期補鐵是關鍵。《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純母乳餵養6個月後開始逐步添加輔食,這時候的寶寶能夠在媽媽的幫助下坐起來,這個階段尤其要重視鐵的補充。因為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到了6個月大時,從媽媽乳汁中帶來的鐵元素已經基本消耗完畢,需要通過額外添加含鐵元素的食物來「支援」。同時還要重視鈣、鋅和維生素D等的補充。

2、獨坐期(7-9個月):寶寶萌牙,補鈣要適當。大部分寶寶在6-9個月開始萌牙,在牙齒髮育鈣化過程中,充足的鈣元素和維生素D更有助於小牙「破土而出」。這時候的寶寶也已經會獨坐了,也可以用手拿著吃小食物了,煮得很軟或者切成小塊的胡蘿蔔、青豆、豌豆、雞肉丁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寶寶逐漸表現出對某些食物的偏好,此時可以趁寶寶味覺偏好形成前引入多種不同口味的輔食,培養寶寶不挑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3、爬行期(10個月以前):寶寶會細嚼,飲食易消化。大多數寶寶在10個月以前已經學會了爬行。當寶寶進入爬行期後,寶寶細嚼能力增強了,這時可以在輔食中添加五穀等纖維豐富的食品,逐步訓練寶寶的腸胃消化能力,為以後嘗試更多食材打下基礎。

4、站立扶走期(1歲左右):基本可以吃「大人飯」了。寶寶滿周歲後,身體上發生了很大變化,能站立,也進入了學走路的階段。1-2歲寶寶的食譜為「三餐一點」,及早餐、午餐、晚餐和點心,肉、蛋、魚、蔬菜、水果、植物油、糖等都要適當進食,讓寶寶接觸更多元化的食物,以獲得足夠的營養和能量。雖然這時候寶寶已經是「小大人」,可以和大人「搶吃」的了,不過依然要注意清淡、少油鹽,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關注寶寶成長從營養健康開始。為了更好地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以下的輔食添加誤區一定要繞開:

誤區一:雞蛋黃可以作為寶寶的第一種輔食。

有的媽媽一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都是選蛋黃,其實這是不恰當的。寶寶的輔食首選應該是含鐵豐富的食物。蛋黃營養豐富,但蛋黃中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吸收效果較差,遠遠比不過肉類中所含有的血紅素鐵,同時蛋類也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源之一。考慮到首選輔食的重要性,蛋黃可以在寶寶接受富含鐵的米粉之後添加。

誤區二:給1歲以內寶寶的食物加鹽。

有的媽媽在給寶寶準備輔食的時候,習慣性地加一點鹽,認為這樣寶寶更喜歡吃,還能補充鈉和氯,其實這是不妥當的,不僅不利於健康,也不利於良好飲食習慣的形成。給寶寶食物內加鹽的合適時機是1歲後。因為1歲內寶寶的味覺比成人遲鈍,對味道要求不高,因此輔食中,特別是肉泥、魚泥等食物中,即使不加鹽,寶寶也很容易接受。

誤區三:夏天出汗多,寶寶多喝骨頭湯補水又補鈣。

夏天容易出汗,媽媽可能會給寶寶喝很多湯水,其實太多的湯水沒必要,6個月以後添加了固體輔食,可以給寶寶喂少量的水,但是不需要太多,否則會影響飲食的攝入。此外,傳統觀念認為喝骨頭湯可以補鈣,實際上骨頭湯中的鈣微乎其微。只要寶寶日常飲食食材豐富,不偏食不挑食,飲食均衡,鈣量都是充足的,不需要特別補充。

專家提示


合理的膳食安排是寶寶健康成長的必要保證。寶寶滿6個月時,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已經相對發育完善,可以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樣化食物。

這時媽媽要掌握好寶寶成長鑰匙,順應寶寶發育規律,繞開常見誤區,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分階段添加輔食,讓寶寶緊跟「成長多維期」的步伐不掉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