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聽說用蹲廁的地方都很窮?呸!

播放GIF

作者 | 放學堵他 編輯 | 未生

廁所是一個地方隱藏的門面擔當。有這麼一個說法:「看一個地方好不好,不用看別的,關鍵看廁所。」

不知何時起,廁所界也有了一條暗戳戳的鄙視鏈——坐廁牢牢佔據上遊,蹲廁似乎永遠落敗一籌:

坐廁的覆蓋率似乎正在默默超過蹲廁,搬新家,早已經實現了蹲坑——馬桶的迭代;

根據《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規定,五星級旅遊廁所的坐蹲位設立比例至少達到5:5,四星級至少4:6,三星級3:7。也就是說,星級越高,坐廁比例越多;

發達國家似乎也更傾向坐廁,不止歐美,在日本,家家戶戶基本普及坐便。廁所博士佐藤滿春在推特上公布日本蹲廁使用數據,有近兩成20歲至30歲年輕人不會用蹲廁,甚至年輕一代不知「蹲廁」為何物。

▲在日本,越來越多年輕人不知道何為「蹲廁」

這麼說來,難道用蹲廁的地方真的比較落後嗎?


part.1 蹲廁與坐廁的宮鬥大戲——如廁傳

蹲廁黨和坐廁黨之間的爭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

坐廁黨:寧肯坐在馬桶上哭,不願蹲在茅坑上笑。

蹲廁黨:上個廁所還上出優越感來了?

坐廁黨:成年人的喘息都藏在廁所裡,蹲著「喘息」多累啊,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蹲廁黨:不怕便秘?不怕痔瘡?

坐廁黨:馬桶保護隱私,包圍整個屁股,不會濺水花。

蹲廁黨:你用公廁馬桶時真的能把整個屁股放上去?

《中國科學報》做了個調查,結果被採訪者全部表示對於在公共廁所使用坐便有心理障礙,更傾向於使用蹲廁

儘管不少高大上的商場都配備了坐便紙和消毒液,但是還是過不了心裡那關啊!每次鋪好久還是有空隙啊,最後也沒鋪好,鋪好了也不想用,曾經嘗試過,很容易爛很容易跑啊!

在這種趨勢下,不少人紛紛練就「蹲」功——懸空,皮膚不和馬桶圈接觸。這個彆扭的姿勢非常不舒服,而且僅限尿尿,大號還得憋回家。

▲換了108種方式使用坐廁,也解決不了生理問題

但即使憋回家,也不一定能暢快淋漓:趕上便秘,坐廁真的救不了你,還得靠蹲!

part.2 坐廁真的高人一等?

廁所發展史,或是這種說法的根源。

最早的廁所不過劃出一片地,大家廁前挖個坑,廁後埋點土,自己的肥水澆灌自己的田。

▲那一時期可能連廁紙都沒有,運氣好的話能碰上幾片光滑沒有倒刺的樹葉,運氣不好的話只能事後洗洗手了

而後,人們開始注意如廁的文明,漸漸有了茅房,隨著城市化建設,單一處理排泄的功能也無法滿足需要,廁所愈發追求獨立性與私密性,於是舒適的坐廁似乎成了更受歡迎的貼心型設計。

而在古歐洲,事實證明,坐廁的地位確實要更高一些。

對於古代的歐洲,蹲著上廁所被認為是粗野的窮人才會做的行為。

西方最早的廁所,出現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文明。人會在地面上挖個孔洞,孔洞下再放置一個可移動的罐子,用來盛接穢物。

▲水沖坐式廁所

到了古羅馬時期,更為高級的水沖式坐廁開始流行,成了人們的必需品。那一時期的劇院、競技場、浴室等公共場所附近,均建有水沖式坐廁。

古羅馬的這種坐廁與現代坐廁不同之處在於,坐廁與坐廁之間並沒有隔斷,坐廁者就這樣一個挨著一個的坐在石板上,一邊光著屁股排泄,一邊討論政治、生意和女人。甚至有人會專門花錢如廁,就是為了跟大家聊天八卦,在同甘共臭的同時,獲取有用信息。

▲「一起上廁所啊」


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之下,「一起坐過廁」成了古羅馬人友誼的至高象徵,相關的藝術作品層出不窮。除此之外,古羅馬人甚至為廁所專門造了一位女神。

因此,坐廁高人一等的說法就更加深入人心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蹲廁真的要逐漸被取代了嗎?

當然不是!


part.3 蹲廁才是進化鏈頂端!

朋友,或許,你知道「蹲便椅」嗎?

▲蹲便椅給了歐美人更健康的選擇


2014年11月,ABC電視台節目中推出了一款攜帶型亞洲蹲便椅,目的是讓不能適應「亞洲蹲」的西方人也感受一下蹲式廁所的暢快,結果在以坐廁為主流的歐美地區掀起了一股蹲廁風。

▲有體驗者為蹲便椅寫了「三行情詩」


其實,蹲便可能是人類最適宜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2003年,以色列的幾位學者在權威期刊《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該文章對比了坐在41cm高的馬桶、坐在31cm高的馬桶和蹲廁這三種姿勢的排便時長與排便順利程度。結果顯示,蹲著拉比坐著好!

人體有一根U形恥骨直腸肌,它從一側恥骨出發,在直腸後繞一圈,連接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這就是所謂的「肛腸角」。

肛腸角越大,直腸越直,排便就越順暢。使用馬桶的時候,肛腸角為80度~90度,但是蹲著的時候,肛腸角可達到100度~126度。

使用蹲廁,肛腸角更大,確實更便於排便。

蹲著大便,如廁時間大大減少,「撲通」一下全搞定,省時省力。

而坐廁時,肛門周圍的肌肉會牽拉直腸,排便需要更加用力,因此肛裂和便秘在坐廁時更容易發生。

當然坐廁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其實,公共場所配備坐廁,倒也是情理之中,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肥胖者、孕婦來說,下蹲如廁很困難。下蹲後突然起來會頭暈眼花,可能會發生意外事故。

只是在國外,坐廁的一次性紙坐墊和消毒液早已成為標配,但在國內許多相對大型的公眾場所,配套設施還依舊跟不上,大家的如廁心理一直培養不起來,這可著實是個問題。倒不如蹲廁坐廁都安排上,任君選擇。

只是可不要再說用蹲廁的地方窮了,畢竟蹲廁才是真·進化鏈頂端。

你是坐廁黨還是蹲廁黨呢?

歡迎在評論裡分享如廁經歷~

[1]坐廁「舊」換「新」[J].城市公用事業,2005(06):20.

[2]張明揚.廁所的東西方競爭史. 騰訊·大家.2013.06.21

[3] 杜修琪.「廁所文明」的落差.大象公會.2014.04.29

[4]木木.「廁所革命」要打持久戰[N]. 證券時報,2019-03-22(A03).

[5]康珍珍,張丙軍.城市旅遊區公共廁所設計的地域特色研究[J].居舍,2019(05):91.

[6]周星.「汙穢/潔凈」觀念的變遷與「廁所革命」[J].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51(01):85-97.

[7]張晶晶.廁所革命蹲還是坐?究竟哪種方式更利於排便[N]. 中國科學報,2018-03-24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