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便便的正確姿勢,你真的有了解過嗎?

播放GIF

01

蹲廁帶來亞洲蹲

我們都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在睡覺,可是你知道你人生其實還有三年時間是在廁所中度過麽?

身邊的大部分人都習慣蹲著上廁所,外國友人還給我們的蹲姿起了個名:亞洲蹲。因此,據世界廁所組織的統計,我們採用亞洲蹲,在廁所蹲了三年。

重溫一下亞洲蹲姿勢標準:蹲著時,雙腳要分開且腳跟完全著地;臀部貼近腳跟雙膝分開。

亞洲蹲常指亞洲人採用的蹲姿(左圖)

播放GIF

小知識

亞洲蹲並不是只有亞洲人才能做到。

基本上幼兒都可以做到亞洲蹲。但是,在國外,如美國長大的華裔,卻做不到亞洲蹲。

所以,並不是所有亞洲人都會亞洲蹲。能否完成亞洲蹲,其實和如廁方式更有關係。亞洲地區人群在使用蹲廁過程中不斷得到後天訓練加強,這種蹲的姿勢便被保留了下來。

02

排便也和亞洲蹲有關

上廁所的姿勢會影響我們日常的排便。從人的解剖學角度來講,有一條肌肉決定著我們的便便能否順利排出——恥骨直腸肌

播放GIF

小知識

恥骨直腸肌與排便密切相關。

如下圖,這根肌肉環繞我們的直腸。如果肌肉收縮,就會牽拉直腸,讓直腸變成彎曲有拐角的形狀;所形成的拐角叫直腸角

當我們排便時,恥骨直腸肌放鬆,腸道變直了,肛直腸角增大,便便長驅直下順利排出。反過來,肌肉收縮時,肛直腸角減小,能夠幫助控便。

坐廁

推薦有出血風險的人群,如容易便血人群、有中風或者心梗病史患者、老年人等。

坐廁減少排便帶來的腿部麻痹,降低長時間蹲姿站起來造成的直立性低血壓和滑倒等事故。

蹲廁

很多人都使用過蹲廁。我們推薦給需要戒掉廁所拖延症的人群或者習慣性在廁所玩手機人群。

因為使用蹲廁容易讓人感到勞累,減少了坐廁的拖延時間,能夠降低脫肛和痔瘡等風險。

03

馬桶也有講究?

如今許多家庭都已經裝上了坐廁。對此,我們也有小小的建議。

馬桶的高度有講究

市面上的馬桶金碧輝煌,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但坐廁的選用其實有講究,不宜過高

一般來說,馬桶的設計通常是離地40cm,正常情況下成人雙腳可以輕鬆著地

但現在有的智能型馬桶是加高型的,或者有的家庭喜歡在馬桶上再安裝一層馬桶圈,希望坐得更舒服,使馬桶離地過高。

長時間坐高馬桶可能會出現小腿肌肉和盆肌酸痛,嚴重的話可能出現要背肌與盆肌勞損。

特別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盆底肌肉衰老退化,如果坐在高馬桶上,膝蓋低於臀部,盆底腿部肌肉為了維持平衡處於緊張與拉伸狀態,要用較大的力才能維持平衡進行排便,可能會加劇腿部發麻和疼痛。另外,馬桶過高造成排便時腳不著地,也增加了老年人排便時摔倒的幾率。

小貼士

選用時最好能坐在馬桶上測量使用是否合適,不應選擇過高馬桶。另一方面,如果馬桶過低,老人站起時會相對費勁,在馬桶旁安裝

一個輔助型扶手,就會非常有幫助。

馬桶旁的輔助型扶手(圖源網路)

不習慣坐廁

是不是有習慣了使用蹲廁的人,在轉換成坐廁後出現了不適應以及排便不暢的情況?

無法適應的坐廁

不用著急,除了可能因為直腸角變小了,排便更困難因素外,另外一種影響因素可能是心理性便秘。就像有的人會因為失眠焦慮而更加失眠一樣,如果一上馬桶就為便秘而焦慮,那很可能會影響排便相關的肌肉群,排便就更加不順暢了。

小貼士

你可以試試放鬆心情,深呼吸幾下,多吃蔬菜,順其自然。

如果還是覺得困難,不妨試試在腿部加板凳,蹲凳和踮起腳尖等使得姿勢接近蹲姿,以減輕你心理上的負擔。如果實在不習慣,可以考慮蹲坐兩用馬桶

兩用馬桶:掀起上部可變蹲廁

要重視馬桶的清潔

我們的屁股每天都會和坐廁有那麼幾次親密的接觸,難免會沾上一些奇奇怪怪或者不健康的東西。另外,人們在冬天喜歡在馬桶上鋪上毛茸茸的馬桶墊,就更加容易積蓄臟物和滋生細菌。

很多人認為一家子使用的馬桶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馬桶的清潔消毒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現在可供購買的清潔用品已經很多樣啦,有清潔用濕巾,粉末等。另外,清水沖洗後,用75%醫用酒精進行擦拭消毒也非常有效。

小貼士

馬桶墊或者馬桶與皮膚接觸的部位要經常擦拭消毒和清洗。對於類似於租房等公用衛生間,共用馬桶可能會增加交叉傳播疾病的風險,可以考慮購買個人專用的馬桶墊,省事方便。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順暢排便的重要前提。

現在廁所普遍成為了玩手機聖地,但是長時間的蹲姿或者坐馬桶可能會造成肛門肌肉疲勞,容易誘發出口梗阻型便秘,就是大便卡在了肛門出不來。

因此,均衡飲食多喝水邁開腿,規律如廁時間,少玩手機。是每天擁有高品質便便的保證,比許多智能五星級馬桶都管用哦。

不要小看【拉臭臭這件小事兒】

參考文獻

[1] 劉露瑤.哪種排便姿勢最科學、更健康.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16(10):84-84

[2] 王琛,曹永清.蹲位和坐位哪種更利於排便?[EB/OL].北京: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2013-03- 08].

[3] 孫清廉.警惕排尿排便誘發的急症.《家庭中醫藥》2015(11):45-46

[4] 張旭.從人機工程學的角度分析馬桶的設計. 《文藝生活》2014(10):267

[5] 徐三榮.心理社會因素與慢性便秘關係的研究進展. 《國外醫學:消化系統疾病分冊》 2003(2)

本文為文章作者原創,歡迎轉發分享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轉載、約稿、投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