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頸部出現這些異常家長需注意

作為家長的你,是否因為工作忙碌,而忽視孩子的身體狀況?8日,小浩(化名)在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接受甲狀腺癌切除手術後出院。此前,因父母疏忽,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頸部右側喉返神經被甲狀腺腫瘤侵犯包裹而無法保留,並伴隨肺部癌轉移。醫生提醒家長,發現孩子頸部增粗、頸部異常包塊、聲音嘶啞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接受手術後,小浩出院。

兩周前發現頸部有包塊 一查竟是甲狀腺癌

8月8日,小浩在大坪醫院接受了長達8小時的甲狀腺癌切除術後出院。

主刀專家、該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副主任徐琰很感歎:“這個孩子由於沒有早發現早治療,就診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導致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損傷範圍廣、恢復相對緩慢,加上出現肺部轉移,給後期治療帶來很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原來,兩周前,母親才偶然發現小浩右頸部鼓出明顯包塊,到當地醫院檢查,穿刺活檢提示甲狀腺癌。隨後,他們到大坪醫院求醫,經術前檢查,提示雙側甲狀腺癌伴雙側頸部淋巴結廣泛轉移以及雙肺轉移。

據介紹,小浩的母親患尿毒症,長期透析治療,如今,小浩又患重病,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小浩早期沒有進行任何相關檢查,病情發現較晚,這給手術帶來極大難度。

發現不及時導致病情加重 切除病灶卻影響發聲

術前,乳腺甲狀腺外科邀請麻醉科、頜面外科、耳鼻喉科、核醫學科、胸外科和ICU等多學科聯合討論,制定了手術方案、術後監護、後續治療等相應預案。7月31日,由麻醉科代娟主治醫師負責麻醉,徐琰副主任、張姝主治醫師等組成的手術團隊經過近8小時的艱苦手術,成功切除頸部腫瘤組織。

病理報告提示:雙側甲狀腺多發乳頭狀癌,清掃的135枚淋巴結中有32枚發生了癌轉移。

術後,小浩恢復良好,複查各項指標達到要求,飲食及活動已經如常。儘管手術取得成功,但徐琰還是覺得遺憾,因為患兒病情發現不及時,導致病情太重才手術,右側喉返神經被甲狀腺腫瘤侵犯包裹,術中為了完整切除病灶而無法保留神經,對患兒將來的發聲功能產生影響。另外,後續還需要進行碘131治療以清除殘留癌細胞和肺部轉移病灶,並進行基因檢測以尋找潛在靶向治療藥物,需要進行終身隨訪。

兒童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高 或與過多暴露於電離異塵餘生有關

“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悲劇本是可以避免的。”該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副主任徐琰介紹,早期甲狀腺癌是有明顯症狀可以提早檢查就醫的,如果細心的家長時常留意孩子身體出現的異常與變化,是可以及早手術治療並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徐琰還介紹,雖然像小浩這樣年僅12歲就患甲狀腺癌的病例比較少見,但近年來兒童甲狀腺癌發病率呈增長趨勢。其發病原因,除了與遺傳因素相關外,可能還與過多暴露於電離異塵餘生(如放療、頻繁影像學檢查)等因素有關。與成人相比,兒童甲狀腺結節惡性比例更高,更容易發生甲狀腺外侵犯、淋巴結轉移及肺轉移。

徐琰提醒,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一旦發現頸部增粗、頸部異常包塊、聲音嘶啞等情況,需盡快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切實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遠離疾病。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通訊員 張姝 朱廣平 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供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