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預防心血管疾病 新指南 老辦法

根據2017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為2.9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450萬,風濕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高血壓2.7億。心血管疾病佔死亡構成的40%以上,近年來,農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續高於城市。

過去三十年,半數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減少可歸因於群體膽固醇水準、血壓和吸煙的降低。這些部分抵償了其他危險因素的增加,如肥胖和糖尿病。人口老齡化同樣增加心血管事件。

近日,美國心臟學會及美國心臟學院聯合出版了「2019年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引」。指引建議,預防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方式是健康飲食、多運動、避免吸煙及管理已知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指引也表示阿司匹靈應儘可能少用於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

參與指引編撰的Roger S. Blumenthal博士表示,超過80%的心血管事件都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但我們在實施這些策略和控制其他風險因素方面往往做得不夠。新的預防指引旨在提供可量身定製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策略,以幫助沒有心臟病史的人保持心臟健康,並且強調辨識和解決預防心血管疾病個人性或社會性的障礙,例如:收入、教育水準、成本問題、缺乏健康保險,難以獲得健康食品或安全的運動場所、生活壓力等。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第一步:了解自己的風險

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最好從全面評估一個人的風險開始。換言之,評估風險就是了解一個人因為血管阻塞而心臟病發或中風的風險;或者因此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民眾應與醫師討論他們目前的健康習慣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並根據當前的研究證據和個人偏好來確定最佳的預防方法。

目前已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通過身體檢查和檢視病史可以識別心血管疾病高風險者,而對於處於臨界風險的人,還有其他因素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誰有更大的風險。

從改善生活方式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指引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心臟病的關鍵,並進一步提供以最新研究為基礎的實用建議。

選擇更多的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粗糧和魚類。少吃鹽、飽和脂肪、油炸食品、加工肉類和加糖飲料。

動:

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跳舞或騎自行車。對於不活動的人來說,有活動比沒有活動好;對於忙碌者來說,在一整天當中多次10分鐘的運動是可行的方法。此外,指引提醒久坐會抵消運動帶來的好處。

台灣女人聯機於2017年製作了單張來描述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運動及提醒哪些女性特別要注意運動。

減重:

對於超重或肥胖的人來說,體重減輕5%至10%可以顯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吸煙:

三分之一死於心臟疾病的案例可歸因於吸煙或二手煙,因此應盡一切努力嘗試通過諮詢和/或批準的戒煙藥物來戒煙。

少用阿司匹靈來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

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阿司匹靈可以挽救生命,但常規地使用阿司匹靈來預防健康人的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並不是那麼明確。

最近的研究指出,有鑒於阿司匹靈稀釋血液的效果,服藥者出血的可能性過高,再加上此葯實際上預防的心血管疾病的數量不足以支持成年人每日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指引建議阿司匹靈應該很少地被使用於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靈的人應限於心血管疾病風險最高且出血風險極低的人群。

常規提供降血脂葯史達汀給心血管疾病高風險者

美國心臟學會及美國心臟學院最新膽固醇指引建議,為了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應對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膽固醇)高、患有糖尿病及根據病史判斷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的人常規地提供史達汀類藥物,並配合生活方式改善的策略。

不過,長久以來科學界對史達汀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存在爭議,甚至有科學家質疑壞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控制血糖很重要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最強風險因素之一,指引建議患有第2型糖尿病者應有量身訂做的營養計劃及每周進行150分鐘中強度運動或75分鐘強度運動,藉此控制血糖。並且在改善生活方式同時可服用降血糖葯Metformin來改善血糖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血管疾病預防的重點是保持理想血壓和健康膳食,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關口要前移,絕不能把心血管疾病看作是老年病,要等到年齡較大,甚至出現疾病癥狀時才開始糾正自己的生活行為。不用天天看那些顛三倒四的養生秘訣,抓緊上醫院查血壓、膽固醇、血糖,按4種行為指標自查自糾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