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最新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怎樣科學預防心臟病、腦中風?

葯明康德/報導

心臟病和中風是全球的頭號殺手。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一千七百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相關的疾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最新發布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再次強調了這一方法的重要性。

上周日,美國心臟學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聯合發布了最新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為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提供了多項基於研究結果的建議,希望能幫助醫生與患者交流,增強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本文來源:e葯環球

《指南》編寫委員會的聯合主席Donna Arnett博士說:「新《指南》的一大特點是從患者的視角出發,將多個方面的一級預防措施整合進一本指南中。」《指南》不僅能幫助醫生更好地和患者溝通預防疾病的手段,對患者也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新《指南》從五個方面提出了預防倡議:營養、運動、煙草、社會因素、阿司匹林。

營養均衡

起草《指南》的專家建議,在日常飲食中應該多食用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堅果、全穀物;肉製品則應該多食用魚和精肉。同時,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應該盡量減少反式脂肪、加工肉類、精糧和含糖飲料的攝入。

圖片來源:Pexels

如果日常生活中已經養成了喝含糖飲品的習慣,《指南》建議使用低卡路裡的甜味劑做替代,並逐漸減少各類含糖飲品的攝入,以飲水為主。

參加運動

《指南》也給出了增加運動的具體建議。成年人每周應該參加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至少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圖片來源:Pexels

那麼中等強度和較高強度是如何劃分的呢?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比較不費力氣的運動就是中等強度。比如散步騎自行車游泳等。中國特色的廣場舞,也可以算作是中等強度的運動。而跑步登山足球競速游泳這種聽起來不那麼容易的運動,就可以算作較高強度的有氧運動。

拒絕煙草和二手煙

吸煙的害處已經無需多言,吸煙會導致肺癌、心血管等疾病風險的增加,而戒煙會幫助降低患病的風險。除了逐漸戒煙,《指南》還特別提到拒絕二手煙的重要性。(參見:有圖有真相:煙草傷害心臟!)

《指南》也建議醫生向患者介紹吸煙和二手煙的壞處,並幫助患者建立戒煙和減少二手煙暴露的具體計劃,用實際行動減少煙草對健康的威脅。

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包含了多個在社會與環境方面會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威脅的因素。其中包括獲取健康食物的渠道、進行運動的環境、醫療服務的質量等。生活中一些較為個人的細節也可以視為社會因素,比如睡眠質量、壓力、文化環境對個人身材和形象的壓力等。

圖片來源:Pexels

一個通俗的例子是「社交性吸煙」,在面對工作夥伴或親朋好友時,人們往往「不得不」吸一支煙,以便融入交談。但這種行為給個體帶來了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消除社會因素的障礙,對心血管疾病預防也很重要。

對於40歲以上的人群,《指南》也再次重申了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性。通過預估未來十年內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風險,醫生可以幫助患者提前採取必要的醫療措施,預防疾病。因此,如果你已經超過40歲,應該考慮和醫生共同評估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阿司匹林

「究竟該不該吃阿司匹林?」已經快成為最具有爭論的醫學問題之一了。

圖片來源:Pexels

《指南》對這個問題也做出了回答,其認為:

「鑒於出血的風險,醫生不應該出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開出阿司匹林,除非患者經過仔細的挑選。」(同時達到以下這幾點的患者可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每天75~100 mg:40-70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出血風險較低

到這裡,相信你對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有了最新的了解,正如《指南》編寫委員會成員Joseph Yeboah博士所說:「健康生活習慣,輔以合理膳食和運動,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題圖來源:Pexels

參考資料:

[1] New guidelines: Healthy lifestyle, managing risks are key to preventing heart attack, stroke. Retrieved Mar 21, 2019 from https://www.heart.org/en/news/2019/03/17/new-guidelines-healthy-lifestyle-managing-risks-are-key-to-preventing-heart-attack-stroke

本文來自葯明康德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台;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About us

點「好看」,分享健康新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