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輔食怎麼做? 準媽媽必知道的技巧

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如何能把輔食做得讓寶寶愛吃又有營養成了新手媽媽們的困惑。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呢?今天歐爸就為大家推薦幾款寶寶輔食,讓寶寶吃的更加開心也更加健康。

錯誤的輔食添加方法:

用蔬菜汁代替蔬菜

有些寶寶不愛吃蔬菜,家長就會鮮榨菜汁代替蔬菜。實際上,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攪打成菜汁後會破壞掉,榨汁時加入的水分也會稀釋其他營養素。另外,直接飲用菜汁,寶寶的咀嚼能力就得不到鍛煉。

給1歲內的寶寶吃芹菜

很多媽媽都覺得芹菜富含高蛋白和粗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還具有清熱下火的作用,就會給寶寶添加在輔食裡。但芹菜屬於高鈉的蔬菜,含有「隱形鹽」,1歲內的寶寶最好不要吃。

正餐前給寶寶吃生蕃茄

蕃茄酸酸甜甜的,寶寶們都很喜歡,裡面還富含維生素C,但是盡量不要在正餐前給寶寶生吃。因為這樣會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胃擴張,寶寶容易產生腹痛、胃部不適等癥狀。

寶寶輔食怎麼做

蔬菜類

1、先洗後切,用冷水清洗,不要浸泡過久。

2、需要焯水的蔬菜,先焯水再切碎,減少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流失。

3、現切現炒,現做現吃,容易熟的蔬菜可以快速翻炒,減少營養素的破壞。

4、食材和做好的輔食都不要放置過久。

澱粉類

1、減少淘米的次數和浸泡的時間。

2、熬粥時加鹼可以增加粘稠度,但卻會破壞維生素。

3、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減少煎炸食物。

肉類

1、肉類含有豐富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寶寶7-8個月左右,胃蛋白酶和腸胃菌群發育更加完善,可以開始添加肉類輔食了,但最初添加時肉類食材一定要加工的細一點,這樣才更有利於吸收。

2、肉類雖然營養豐富,但不要單純的一直喂葷食。肉類屬於酸性食品,吃的時候最好搭配蔬菜等鹼性食品,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

3、肉類要比蔬菜水果難消化,所以製作時一定要做熟,最初添加時以泥狀輔食為佳。製作方法也以蒸煮為主,不要添加調味料。

如何做美味的輔食

蛋黃泥

原料:雞蛋1個。

做法:將雞蛋煮熟,取出蛋黃,用篩碗或杓子碾成泥,加入適量開水或配方奶調勻即可。最初要從1/8個蛋黃開始,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個、1/3個。

功效:蛋黃中的鐵含量較高,能夠補充寶寶成長過程中逐漸缺失的鐵。而且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的含量也相對較高,容易被機體吸收和利用。

雞湯南瓜泥

原料:雞胸肉1塊,南瓜適量。

做法:將雞胸肉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取出剁成泥,加入一大碗水煮成一小碗,用消過毒的紗布將雞肉顆粒過濾掉,取雞湯備用。將南瓜去皮放在鍋內蒸熟,用杓子碾成泥。將雞湯倒入南瓜泥中,再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雞肉富含蛋白質。南瓜富含鈣、磷、鐵、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胡蘿蔔素含量尤為豐富,適合寶寶食用。

香蕉粥

原料:香蕉1小段,奶粉2杓。

做法:將香蕉剁成泥放入鍋中,加清水煮,邊煮邊攪拌成香蕉粥。奶粉沖好,待香蕉粥微涼後倒入,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香蕉中不僅含有豐富的鉀和鎂,維生素、糖分、蛋白質、礦物質的含量也很高,此粥不僅是很好的強身健腦食品,更是緩解寶寶便秘的最佳食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