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康美藥業事件背後的“審計失敗”更不容忽視

【此刻評論,是界面新聞新近推出的新聞快評,立足商業視角,解讀熱點事件。】

文|王立峰

4月29日晚間,昔日醫藥白馬股康美藥業(600518.SH)公告稱,2017年公司財報存在虛列貨幣資金299.44億元,存貨少記195.46億元,多計營收88.98億等14個會計差錯。市場一片嘩然。

不少人將這個事項指向上市公司欺詐,事實上,目前更有必要將焦點指向本次事件的核心——中介機構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是資本市場健全發展的重要一環。如果沒有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對於36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投資者將無從鑒別其優劣真假。而如果審計師玩忽職守導致“審計失敗”,將直接損害投資人利益,危害資本市場的健康運行,需要嚴懲不貸。

站在當前時點,應該首先核查清楚,這家事務所是否在康美藥業2017年的財報審計中,使用了恰當合理的審計程序,以及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否合理充分。

對於沒有執法權的事務所來說,證據的獲取途徑有限,通常來說,獲取的外部第三方證據通常最為有利。最重要的外部第三方審計證據,就是函證。注意,這裡的函證,一定是銀行等機構直接將函證交給審計師,一旦經過了被審計對象,效力就會大打折扣。

此外,審計師親自參與獲取的證據,也具備極強的可靠性,比方監盤。根據審計準則的要求,函證和監盤是審計師必須要執行的核心審計程序,也是審計師最有力的兩類證據。

而康美藥業的審計程序,或存在嚴重問題。從函證來說,銀行账面上存在虛增的近300億貨幣資金,理論上必定存在於某個或者某幾個特定銀行账戶上。根據審計程序的要求,餘額為“0”的账戶也應該函證,而账戶存在如此大的金額,有哪家銀行敢於如此虛增?

當然,目前事實還不是足夠清楚,我們無法斷定是銀行參與了這個過程,還是康美藥業篡改了詢證函(銀行詢證函經康美藥業到了審計師,這屬於審計程序錯誤)。如果經過了函證,且是直接交給審計師的,那麽問題就可能是在銀行身上。如果不是這樣,審計師將很可能涉嫌欺詐。

再看監盤程序。通過康美藥業的公告,涉及會計差錯的科目還有存貨、收入等。這意味著審計師需要做的工作不止於函證。以存貨為例,需要進行監盤。

監盤程序的核心,是審計師全程參與,觀察康美藥業的存貨盤點過程。康美藥業的存貨主要是人參以及飲片。其中,人參有林下參(野生參),還有人工參,但野生參的盤點難度很大。

對於人參這種生物資產,盤點的時候需要通過抽樣的方式進行。既然是抽樣,就涉及選樣,以及樣本比例大小問題。

我們看到審計報告正文頁,對於林下參的審計,事務所採用了聘請外部專家協助監盤的程序,並未真正涉及抽樣等實質性內容。從報告披露內容看,審計師將工作放在了合約以及付款記錄的核查上,並對林下參地進行了實地考察。然而,嚴謹的審計工作,竟然用“考察”來描述,審計的意義何在?

當然,借助專家的力量也可以部分解決存貨審計中的證據獲取難題。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審計師聘請了什麽樣的專家,其資歷水準如何,專家形成最終的結果所採用的數據、抽樣等過程審計師是否經過專業判斷。

基於目前的信息看,存貨的人為少記,與貨幣資金和收入的多記,形成了完整的財務流轉。正常情況下,公司銷售存貨,存貨減少;同時,公司記錄和確認收入,並記錄為應收账款或者貨幣資金。康美藥業正是將上述過程予以複製,虛增收入和巨額貨幣資金。

當前,嚴查事實真相,對於康美藥業整個“財務造假”的過程進行全面徹查,厘清責任,尤其是會計師事務所的責任極其關鍵。惟其如此,才能充分保障投資人利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