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酸鹼體質論 科學還是謊言

核心提示: 「酸性體質容易得癌!」「鹼性飲食有益健康!」這些曾經廣泛流傳的說法,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如今,美國一樁有關「酸鹼體質」說法的訴訟在國內引起較大反響。屢次被訴的「酸鹼體質」說法的鼓吹者羅伯特·楊,被法院裁定賠償給一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的巨款,因為他實施的「鹼性療法」不僅沒治癒患者,反而讓患者癌症擴散,錯過治療機會。其實,醫學、科普界人士一直都在澄清關於人體酸鹼體質這樣的偽科學。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酸性體質容易得癌!」「鹼性飲食有益健康!」這些曾經廣泛流傳的說法,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如今,美國一樁有關「酸鹼體質」說法的訴訟在國內引起較大反響。屢次被訴的「酸鹼體質」說法的鼓吹者羅伯特·楊,被法院裁定賠償給一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的巨款,因為他實施的「鹼性療法」不僅沒治癒患者,反而讓患者癌症擴散,錯過治療機會。其實,醫學、科普界人士一直都在澄清關於人體酸鹼體質這樣的偽科學。

醫學上並不存在酸鹼體質一說

醫學上並不存在酸鹼體質一說。正常人血液的酸鹼度相對恆定,PH值一般在7.35至7.45,偏離一點都屬於不正常。人體對身體的酸鹼度非常敏感,血液PH值偏酸0.1就被稱為酸中毒。

酸中毒是一種急症,常常因為糖尿病、呼吸受限、乳酸中毒引發,往往會危及生命,那時吃多少鹼性食品都沒用,必須到醫院進行救治。人體中含有多種體液,包括細胞內液、血液、淋巴液、消化液(唾液、胃液、腸液及膽汁等)、尿液或汗液等。

但各部位的體液酸鹼度就不一樣,比如胃液是酸性的,血液是弱鹼性的,小腸內的環境也是弱鹼性的。簡單的從某種體液中檢測出酸鹼性並不能代表我們整個人體的酸鹼度,體液不同其酸鹼性也會不同。

人體自帶保持酸鹼平衡的系統

雖然食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但人類在長期適應膳食條件下,體內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緩衝系統和調節系統,以保障內環境(主要是血液)的酸鹼平衡。人體擁有很強大的調節系統和功能,對於普通健康人群來說,人體能夠有效地控制調節體內各體液酸鹼度,使之處於一種動態平衡。

無論你吃的食物是酸的還是鹼的,食物進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現酸性,隨後進入小腸,在鹼性腸液作用下食物會呈現鹼性。經過腸道吸收後進入血液中,如果酸性分子多了,腎臟工作量會加大,多排出一些酸。如果鹼性分子多了,肺就多呼吸一些,多排泄一些鹼,最終目的就是確保體內的PH值在7.35到7.45之間,保持平衡狀態。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改變,除非在消化道、腎臟、肺等器官發生疾病造成人體代謝失常時,才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文獻檢索未見因為日常攝入食物不同引起健康人血液PH改變的研究資料,也未見到因為血液PH變酸而致有關慢性病增加的科學證據。真正能夠影響人體酸鹼度的只有人體自身的呼吸系統、排泄系統以及血液酸鹼緩衝系統。

合理搭配膳食才是健康根本

營養專家表示,在食物化學研究中,食物可以分為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或稱為成酸食物或成鹼食物)。但食物酸鹼性在營養學中已經不大提及,營養學理論所說的食物的酸鹼性不是直接測一下食物的PH值,看它是酸的還是鹼的,而是指食物代謝之後的產物大約是偏酸性還是偏鹼性,因為這意味著它能給人體整體的酸鹼負荷產生一定的影響。

分類的根據是按照食物燃燒後所得灰分的化學性質,灰分中含有磷、硫、氯元素較多的溶於水後生成酸性溶液,這種食物稱為酸性食物,而鉀、鈉、鈣、鎂含量較多的灰分則生成鹼性溶液,稱為鹼性食物。這種研究主要用於評價食物的化學性質,特別是在食物礦物元素含量的測定中使用很多。在一些偽科普文章中,有關食物酸鹼性質的宣傳主張「選擇食物要注意酸鹼平衡」,並且特彆強調酸性食物對健康有害。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這些說法缺乏科學依據,因而不值得提倡。

食物灰分是食物燃燒後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與食物在體內代謝產物的性質是不同的。食物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吸收和各種複雜的代謝反應,形成數以千計的產物。這些產物有酸性、鹼性,還有很多呈中性。血液的酸鹼度是各種代謝產物綜合平衡的結果,不是僅僅由食物燃燒後剩餘的幾種礦物元素就可以決定的。一般來說,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澱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硫、磷等元素,代謝之後會生成酸性物質;而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較多鉀、鈣等礦物質,代謝產物的鹼性較強。因此,大多數蔬菜、水果都是鹼性食物,而大多肉類都是酸性食物。

「食物酸鹼平衡論」謬認為「穀類、肉類、魚和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可以導致酸性體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的發生;蔬菜水果屬於鹼性食物,能夠糾正酸性體質,防治慢性疾病」。而實際上,蔬菜水果能夠預防上述慢性疾病的發生,是因為它們產生能量低,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元素、膳食纖維以及對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而不是所謂鹼性的作用。

按照「酸鹼平衡論」,如果糾正「酸性體質」就可以預防慢性病,那麼每天服用小蘇打(碳酸氫鈉)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顯然,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膳食合理搭配、營養均衡攝入、良好生活習慣才是保持健康的根本。

喝任何水到胃裡後PH值都會改變

「酸鹼體質」偽科學說法不僅讓那些打著保健名義的保健品找到了商機,還與另一種大家日常飲用的產品「弱鹼性水」有著微妙的關係,相關產品的企業也一直為「弱鹼性水」營造出「有益健康」的形象。比如多款天然礦泉水飲料「呈天然弱鹼性,接近人體內環境數值」之類,號稱「喝水就喝弱鹼性水」。

但營養專家提醒,不管喝什麼水到胃裡後PH值都會改變。飲用水基本上都是偏中性的,無論是弱鹼性還是弱酸性的水,在人體的胃裡面,通過胃酸的作用,實際上它都是偏酸性的,因為人體的胃酸是強酸,在消化道當中胰液等消化液的混合作用下,食物、水在十二指腸內呈弱鹼性。

另外,人們血液當中的PH值一般是在7.35 — 7.45之間,身體中有一些緩衝去維持身體血液當中的PH值。這個PH值不會因為所吃的是哪些食物,就有巨大的改變或影響。如果血液的PH值出現巨大變化,這就是身體的代謝出現了一些問題。實際上,飲用水只要符合國家飲用水的衛生標準,都可以飲用,不存在喝鹼性水好還是喝酸性水好。

酸鹼體質決定生男生女不可信

擊穿了食物酸鹼性可調節人體酸鹼度的偽科學,還有人認為生女孩的X精子耐酸,生男孩的Y精子耐鹼,這是酸鹼調理影響生男生女的說法。

對此,省人民醫院的高醫生表示,酸鹼體質決定生男生女是一種很荒唐的說法,完全是謬論,不具備任何的科學依據。

生男生女是由X、Y染色體決定的,男孩的染色體是XY,女孩的染色體是XX。關鍵是要看配對的時候X強還是Y強,這其實是隨機的,母親體內處於酸性或鹼性的狀態,並不會影響Y精子或X精子的結合比例。其染色體的結合併不受任何的外界環境因素如酸鹼性的影響,所以這種說法是十分不靠譜的。

總而言之,無論是通過酸鹼體質來判斷胎兒性別,還是想利用這點來防病治病都是不可信的。特別是對於本身有疾病的人群,應該積極通過科學的醫學途徑來治病,而不是寄希望於這種毫無依據的理論。事實上,保持食物的營養均衡、營養充足才是健康的基本要求。

記者 王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