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遠離血栓「動起來」

宅在家中靜坐不動,當心血栓盯上你!

來自國際血栓與止血學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在美國,每年有10萬至3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相關住院人數超過50萬。在歐洲,每年有5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在中國,靜脈血栓形勢可能同樣嚴峻。在近日舉行的「栓不住,動起來」主題宣傳活動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吳巍巍教授強調,要遠離血栓,「動」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血栓 多見於下肢

血栓形成是指在動脈或靜脈中形成血栓,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臟病、中風和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根源。其中的靜脈血栓栓塞症是指在腿部和肺部發生血栓,不像心臟病和中風那樣被人重視。

血栓可發生在體內任何部位的血管內,靜脈血栓發生率高於動脈血栓,兩者比例可達4∶1。在一組內科屍檢資料中,靜脈血栓佔40%至60%,但只有11%至15%為臨床診斷。微血栓在屍檢中相當多見,可達37.6%,多見於肺、肝、腎及腦部。靜脈血栓可發生在下肢、肝臟、盆腔、陰道旁等部位的靜脈中,但以下肢多見。

總之,只有少數人了解這些血栓和它們威及生命的後果,許多醫生未能儘早診斷也未能對其進行正確的預防或者治療。所以,很多人死於這個可預防的疾病。

不動 是高危人群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全球靜脈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發生率也在逐年上升,我國每年因肺栓塞住院的人數增加4倍。說到血栓,許多人認為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並非如此。吳巍巍說,孕婦、久坐不動的上班族、經常長途飛行的出差族以及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的病人,都是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他說,在協和醫院時,一年就治療過20多位發生靜脈血栓的孕婦。

血栓的發生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長時間住院、手術(尤其是髖關節、膝關節和癌症手術)和長時間不運動。由於深靜脈血栓常起源於小腿的深靜脈,可部分或完全阻斷靜脈血流,在大多數情況下,患者並無明顯的癥狀,往往容易在疾病初期被忽視。隨著病程進展,有時患者會出現一條腿疼痛或壓痛腫脹,多從小腿開始,踝關節和足部出現發紅或明顯的變色並伴有發燒。

可怕的是,無論患者是否有癥狀,血栓都可能會脫落,栓塊隨著血流經過心臟到達肺部,從而阻塞肺動脈,這會導致患者呼吸急促、胸痛和心率加快,甚至因肺栓塞而發生猝死意外,這是深靜脈血栓最嚴重的後果。

鍛煉 可減少風險

任何人都會有因為久坐不動而患血栓的風險,也就是說,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任何人身上。事實上,每靜坐一個小時,患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會增加10%,坐90多分鐘使你膝關節血液循環降低50%。但這並不意味著靜脈血栓不可預防。吳巍巍建議:「想遠離靜脈血栓栓塞症,關鍵在於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多增加運動,可以有效預防靜脈血栓的形成。」

吳巍巍同時提醒說,不少重病患者術後需要長時間臥床休養,家人最好每隔三四小時幫病人按摩雙腿,每次30分鐘;或每隔兩小時一次,每次按摩15分鐘。還可以用專門的充氣式按摩椅替代人工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發生的幾率。

久坐、開車或坐飛機都要彎著膝關節,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要花一點時間站起來走動,伸展腿部。如果工作時不方便站起來活動,還有一個隱蔽的方法,那就是「勾腳」。對於辦公一族,每坐90分鐘,就應提醒自己「勾腳」。方法是將腳伸直,整個腳往上勾10下,速度和節奏都沒有嚴格要求,這樣能促進腿部血液流動。

此外,建議高危人群要注意預防靜脈栓塞,肥胖、有靜脈曲張病史、糖尿病、長期不活動及長時間住院的人群更要特別注意。日常還要注意多喝水,因為如果血液水分少會使血液黏稠。還可以買專門按摩小腿的按摩椅,穿靜脈曲張襪等。

鏈接???

如何判斷是否自己有風險?

腿部和肺部的血栓會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有些人的身上不會出現一些預警體征或者癥狀。所以,對於每個人來說,了解哪些風險因素、體征、特定事件或者狀況能夠引起或者引發血栓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長時間住院會導致2/3以上的患者出現腿部血栓。這是可預防的醫院死亡的首要原因。

手術尤其是髖關節或者膝關節手術,還有癌症手術,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風險。

長時間不運動:例如,需要臥床休息或者長途旅行時沒有站起來或者來回走動也會增加你的風險。

其他不能控制的風險因素包括:

孕婦:如果孕婦本身肥胖或高血脂,會使血液黏稠;若還有靜脈曲張,加上妊娠,那麼靜脈血栓的風險會更高。懷孕期間不能隨便用藥,這時穿彈力襪(靜脈曲張襪),是預防下肢水腫非常好的方法。

高齡:80歲的人所承受的風險是40歲人的5至6倍。

家族史:家人曾經出現血栓,會增加靜脈血栓的風險。

肥胖:肥胖人患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是非肥胖者的2至3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