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種病居第三大高死亡率 看邵逸夫醫院如何防治

2019-03-04 17:2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沈聽雨 通訊員 周素琴

熬過了大手術,卻敗給了術後發生的肺栓塞;長期久坐不起,腿麻腫脹,原來是患上了下肢靜脈血栓……如今,靜脈血栓栓塞症(VTE),已經成為繼心梗和腦卒中之後,第三大高死亡率的疾病。可是,許多人卻對這一「隱形殺手」知之甚少。

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簡稱VTE)包括深靜脈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住院病人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臨床常見病症,也是目前國內各級醫院住院患者非預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別是急性肺栓塞有高發生率、高死亡率的特點。

不過,VTE是可防可治的。早診斷早治療,80%以上的VTE都可以被避免,20%的高危風險患者都能恢復正常生活。

可是,VTE發病隱匿且表現無特異性,醫院如何進行系統化防控管理治療?或許,我們能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找到答案。

3月2日,國家院內VTE防治項目解讀和血栓針織學術會議在杭州召開。來自廣東、北京、吉林、北京、上海等國內50餘家醫院的院長、醫務科、護理部、骨科、重症監護室、腫瘤科等醫護人員,匯聚一堂共同探討院內VTE防治,期間他們還參觀調研了邵逸夫醫院的院內VTE防控管理系統。

全流程、多層面建設VTE防控管理體系

如今,在邵逸夫醫院入院的患者,護士會先進行VTE健康宣教,告知病人可能出現的癥狀及如何預防。同時,醫生會根據病人情況進行VTE風險評估,甄別中高危風險的患者,給予物理預防和藥物預防。而中高危風險的患者還要進行超聲篩查,查看是否出現靜脈栓塞,栓塞位於哪個部位。一旦確診,醫護人員將配合用藥治療,並防止出現肺栓塞。

據悉,在醫院領導層的高度重視下,邵逸夫醫院從2007年就開始關注住院患者VTE的預防評估和宣教,並開始構建院內VTE防治體系。2012年,VTE防控管理體系在整個醫院層面運行。2016年,邵逸夫醫院成為浙江省第一家獲得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血栓防治示範基地。2018年,邵逸夫醫院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VTE專病管理系統,臨床、護理、醫務三方面齊頭並進,進一步加強院內VTE管理,並落到實處。

「現在醫院的VTE防控管理體系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後管理三大塊,全流程、多層面監控病人的狀態。」邵逸夫醫院醫務科科長、腫瘤外科副主任陳文軍說,醫院不僅設立了VTE門診,還保證全院各科室都參與進來。針對VTE易複發的特點,邵逸夫醫院還採用了電子病歷終生標識,對高風險病人進行標記預防。

目前,VTE治療主要使用抗凝葯,它可以預防血栓形成,大大降低栓塞發生的概率。陳文軍告訴記者:「醫院一直秉持治療病人,不是治療疾病的理念。因此,每位患者都會進行出血風險評估,在確保可以使用抗凝葯的前提下,再予以治療。」

依託強大的信息系統、流程管理,創新的模式,規範可行落地,邵逸夫醫院VTE項目已成為浙江省院內VTE防治建設的領頭羊。可在多數基層醫院,VTE漏診率仍非常高。怎麼辦?陳文軍表示,邵逸夫醫院還將這一防控管理體系整個醫聯體部門,從底線保障患者安全。

「給予每位患者最大便利,保證病人安全」

作為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主任,浙江省醫學會肺血栓聯盟主席應可凈教授認為醫院VTE防控管理體系最大的特色就是注重人文和細節,在落地執行上能給予每位患者最大便利並保證健康安全。

去年8月,一位50多歲的中年男子老張(化名)來到邵逸夫醫院就診。原來一次打乒乓球後,老張覺得自己左側脖子有些疼,還伴隨腰痛。本以為是運動扭傷,沒太在意。可誰知,過了兩天,他走路也不像之前那樣順暢了,走兩步總要歇一歇。四天后,脖子疼痛還是沒有緩解。

醫院做了超聲檢查等後發現,老張頸部有血栓,後續經過CT和肺動脈造影后,確診老張患有肺栓塞。儘管打了一周抗凝葯後,老張的病情逐漸好轉。可是,應可凈卻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老張會的肺栓塞?他既不是老年人,平時也愛運動,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於是,繼續尋根究底。進一步檢查後發現,老張腹部有淋巴結腫大的現象。穿刺後,確診是腫瘤細胞。再經過胃鏡、腸鏡檢查,最後找到了引起老張肺栓塞的原因——胃癌。而腫瘤患者也是VTE的高發群體之一。

找出病症,才能對症治療。與老張相似的病例,應可凈碰到過不少。而正是因為有VTE的防控理念及完善的管理體系,才能最大限度保障病人安全。

VTE高發人群是哪些?該如何預防?

如今,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和「三高」發病率上升,VTE的發生率正逐年上升。應可凈說了一組數據:1997年至2016年,VTE發病率從十萬分之三提升到了十萬分之十七。而隨著年齡增長,患上該病的風險也會遞增。此外,住院手術的患者,特別是進行骨科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孕婦、腫瘤患者、久坐人群等都是該病的高發人群。

「雖然發病率升高,但是死亡率卻降低了。」應可凈表示,這是因為近年來,預防意識提高了不少。不過,規範院內VTE防治,仍任重而道遠。

據了解,目前醫院針對VTE的預防治療主要有這麼幾種:一是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二是需下地走動時,穿上彈力襪;三是進行用藥抗凝,早期可進行溶栓或取栓治療。

除了醫務人員亟需加強認知水準以外,陳文軍也呼籲民眾要加強對VTE的認識。

生活中,對這一疾病提高警惕。「胸悶、氣短、憋氣,同時伴有小腿腫脹,特別是一條腿粗一條腿細時,這些都是VTE的常見癥狀。」陳文軍說,腿腫是深靜脈血栓的最典型癥狀之一,如果兩條腿的堵塞程度不同時,兩條小腿就會出現明顯的粗細差異。當這一癥狀與胸悶憋氣加重同時出現,那麼是VTE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VTE跟腦卒中一樣,也有黃金時間,其形成後發病的時間,因個體差異而不盡相同,幾個小時、幾天甚至幾個月內都有可能。因此,一旦發現有典型癥狀或是長時間無緣由的病痛,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陳文軍還建議,長途旅行及久坐不動的人群,每兩個小時最好能站起身活動活動。邵逸夫醫院護理部的四肢運動操,也不妨試一試:

1、每天握拳、放鬆5-10次,持續時長10分鐘左右。

2、每天屈伸肘關節、抬上臂3次。

3、每天屈伸膝關節、抬腿3次。

4、踝關節的上下屈伸及環繞聯練習,每天10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