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八旬老人腦梗死 中醫藥療法「撿」回一命

文/金羊網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吳佳儀

81歲的練伯腦梗死並發梗死後出血,伴多種重大危象,中西醫結合診療將患者從鬼門關奪回。這是什麼回事?

「病危通知書我都簽過幾次了,沒想到我父親能『撿』回來一條命」練先生在父親出院當天,一邊整理被單一邊感慨。歷時一個月,輾轉兩家三甲醫院,81歲的練伯腦梗死並發梗死後出血,伴多種重大危象,最後通過中西醫結合診療順利將患者從鬼門關奪回。

專家提醒,最近羊城高溫不退,出汗多,血液粘度高,是腦梗病人的高發期,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病的老人更要注意防暑降溫。

年老體弱 反覆腦梗出血命懸一線

「沒經歷過是體會不到這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受。我怕父親走了,就再也不能盡孝了。」患者兒子練先生談及就醫經過,幾度哽咽。

據練先生口述,81歲的練伯於5月中旬突發左側肢體乏力,伴言語不利4小時,後就診於廣州某三甲醫院,以急性腦梗死收治住院。不幸的是,住院期間患者由於先後出現梗死後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在「是否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內科治療方案選擇上遇到了難題。練先生說:「用上了抗凝,出現了繼發性的腦出血;停抗凝,腦梗死又出現了加重;腦出血較前吸收後再次使用抗凝治療,消化道出血又來了。」

當轉至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時,練伯的生命體征雖基本平穩,但仍伴多種危象。除了腦梗死並發梗死後出血外,還伴有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房顫等情況。「意識模糊,我們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他半點反饋,我們不願意放棄,但說實話,也不抱太大希望」練先生說。

內科治療加上中藥+針灸 度過危險期

「中風病根據病位的深淺,有中經絡、中臟腑之分,兩者治療原則有所不同。練伯屬於中臟腑,病情較重。」據主管教授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針推康復科主任周國平介紹,練伯入院時症見中醫「失神」裡「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的典型表現,並見舌質紅,舌前部苔燥,根部苔黃厚,脈弦細,經辨證為痰火閉竅證,當即決定在常規內科對症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傳統中醫藥治療。

中藥內服先以「羚角鉤藤湯+安宮牛黃丸」清熱滌痰,醒神開竅,全程配合頭皮針針刺醒腦開竅及周國平教授獨創的全經針刺法改善肢體功能。六劑中藥服畢,舌質由紅變淡而乾裂,苔由厚變薄而少,脈細數,出現熱盛傷陰的癥狀,此時治療以養陰熄風為主,停用安宮牛黃丸,改用大定風珠,三劑服畢,練伯意識逐漸轉清,對部分提問能以點頭、搖頭示意。通過後續的基礎治療,練伯血壓、血氧等生命體征維持穩定,最終順利把練伯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度過危險期,轉下級醫院繼續康復治療。

周國平教授提醒,中風病後遺症還將需要長期、系統的後續康復,類似練伯的特殊情況,應先穩定生命體征、恢復其意識清晰後,才有能力且必須配合做吞咽、言語、肢體等方面康復訓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