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動動嘴就能月入百萬 隱隱挑戰大咖付費音頻

替換高清大圖

頭部主播月入百萬  隱隱挑戰大咖付費音頻

有聲書生態鏈日漸豐滿,優質有聲版權叫價超十萬,盜版成最後的頑疾

IT時報記者 孫妍

2016年至2018年,有聲書市場進入高速車道,艾媒谘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達32.4億元,預計到2020年超過78億元,比肩中國電影市場井噴式增長時期的速度。

兩年前,有聲書的版權“暗戰”才剛剛開局,雖然頭部作品的有聲改編權較之前漲了5至10倍,但是付費收聽帶來的收入並不明顯,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盜版;兩年後,有聲書版權價再度猛漲10倍,音頻主播開始漸成生態,頭部大V月入百萬,有聲書給平台帶來的收入逐年上漲,但盈利率仍顯不足,版權價格膨脹是一大原因,但最大的阻力依然是盜版。

動動嘴就能月入百萬

“當了全職主播後,我的收入比之前高了3到5倍,月入過萬,多勞多得,上不封頂,每天工作5小時,工作時間隨意,身心自由。”在成為一名全職有聲書主播之前,牟欣只是一名普通的文員,朝九晚五的工作之餘,她最愛做的便是聽有聲小說。

一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牟欣在一位有聲書主播的引薦下參加了蜻蜓FM的試音,錄了一部宮鬥劇,沒有任何播音專業背景的她,勝在聲音甜美,就如她的藝名“醉蝶”。

每到夜深人靜時,她就坐在家裡小小的錄音角裡,開始漫長的錄音工作,往往錄兩小時就能出一小時的成品,全職投入的她,一年就錄了將近19部作品。

動動嘴就能賺錢,這個在老一輩看來不務正業的主播行當,卻讓牟欣收獲了想要的生活和漸長的聲名。擅長播演網絡小說的牟欣,迅速籠絡了一批二十多歲的“萌新粉”,但也不乏60多歲的醫院院長和十幾歲的小學生。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最向往的新興職業排行榜中,有54%的應屆生選擇了網絡主播。剛剛獲得蜻蜓FM“天聲計劃”大賽狀元的秦川,就是一名即將進入大二的學生。

兩年前,行業內有演播水準的主播只有400到500人。如今,光是蜻蜓FM的簽約主播就達到10萬餘名。這兩年,主播的收入也有了質的飛躍,頭部主播增幅200%以上,中部主播增幅100%以上,一般主播增幅80%以上。

有聲界第一大V“紫襟”就創造了月入百萬的紀錄,但正如蜻蜓FM COO肖軼所言,音頻主播市場已經不再適用“二八法則”,只有1%的主播能到達頭部,最窮的主播分文未進账。

有聲書行業“老兵”中廣影音創始人兼CEO孫雨向《IT時報》記者分析,主播收入水漲船高的原因有三:蜻蜓FM、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等少數平台開始簽約主播,錄製自有版權作品,頭部主播的收益被拉高,頭部主播的收入是普通主播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出版機構和少數作者的有聲改編權不再對外授權,而是自己製作運營有聲書,從而豐富了有聲工作室和個人主播;資本的瘋狂注入,使得一些有聲書平台缺乏製作經驗和對主播成本的有效評估,造成了高價製作有聲書的局面。

音頻主播生態圈逐漸形成

主播圈子也越來越標簽化和區域化。牟欣就是一位“拚書黨”,錄音錄到無聊時,她就會打開YY語音,和其他主播彼此聽著錄書,彼此批評調侃,行話稱之為“拚書”。於是,主播之間便形成了一個小江湖,自成派系,認師收徒,論資排輩,這便是公會的雛形。

生態鏈形成的背後,少不了音頻平台的推動。2015年,蜻蜓FM在音頻行業首次提出PUGC主播生態概念。先是大規模邀請廣播電台、電視台主持人和各垂直領域的意見領袖入駐開設音頻節目。如今,高曉松、蔣勳、梁巨集達在蜻蜓FM上的付費節目都已經播放過億。

在建立了大咖壁壘後,蜻蜓FM順勢開始著力培育素人主播。2016年末,上線了為音頻直播打造的主播客戶端,主播可以通過文圖、連麥、打賞等方式跟聽眾進行互動。發展至今,蜻蜓FM日均直播場次過千,收聽人次超過200萬,還與百餘家音頻直播公會建立了合作。

“簽約主播不光做音頻節目,還有可能選送影片節目,蜻蜓FM即將和騰訊影片《一生之書》合作,製作衍生節目,此外,主播還會參與到廣播劇、影視作品中去。”肖軼告訴《IT時報》記者。

點播節目主播、有聲書主播、直播主播共同構成了其PUGC生態鏈,蜻蜓FM為主播提供專屬的版權、資金、培訓、商業化工作室等一系列資源,聯動影視綜藝、電商等多維度打造主播IP,讓處於幕後的主播衝破錄音間。

有聲書版權猛漲10倍

頭部叫價10萬以上

“近兩年,有聲書版權價格突飛猛漲,最高漲了5至10倍。”在孫雨看來,由於資本的催生,有聲書版權市場進入了膨脹期,缺乏一個有效的有聲書版權評估體系,這也是行業內整體盈利低的主要原因。

著有《左耳》《沙漏》的青春小說家饒雪漫,其實還有另一個身份——電台DJ,十幾年的時間裡,她一直在通過電台的聲波訴說著故事。饒雪漫從來沒有想過的是,當她在荔枝FM上傳了一期節目後,就迅速達到了1000萬的播放量。

2008年紙質書興盛時,饒雪漫的暢銷書經常能輕鬆創造1000萬本的銷量,如今實難再複紙質書時代的盛況。

不過,書換了更多的形式來觸達讀者。“大多數人能靠‘聽’把我的書讀完,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饒雪漫對《IT時報》記者說道,“很多年前,我的書就有改編成廣播劇等形式,但我沒收過一分錢,現在蜻蜓FM等平台給我主動送錢,這對作者來說是一種尊重。”

除了經典名著、名家名作外,有聲書相當青睞網絡小說,孫雨向《IT時報》記者透露,網絡小說頭部作品的有聲版權由之前的萬元,迅速上升到數萬甚至十萬以上,特殊的標簽作品價格更高。

血煙天照,是一位在某輕小說平台上連載的網絡小說家,雖然只是高中畢業,至今隻出版了兩本網絡小說,但其版權收入換來了浙江某三線城市的一套房,價值100多萬。血煙天照告訴《IT時報》記者,他的小說已經被改編成漫畫和有聲書,這給他帶來了更多的增值收入。

近來,蜻蜓FM便與主推網絡小說的縱橫文學合作,縱橫文學為蜻蜓FM每年獨家開放1000本作品的優先選書權,作品由蜻蜓FM製作成有聲書後,除了在蜻蜓FM播出,還將反哺給縱橫文學旗下的熊貓看書App,形成雙向互動。

這兩年,用戶付費收聽的習慣被培養起來了,有聲書也給音頻平台帶來了更多的收入。在蜻蜓FM的1萬多本有聲書中,半數以上由平台自製,大部分有聲書定價在0.2元/集左右,中等長度的書需要花120元聽完一本,於是,蜻蜓FM將超級會員的價格定為198元,相當於聽1.5本書。如今,有聲書是平台上複購率最高的產品。肖軼向《IT時報》記者透露,目前有聲書的收入超過了一半,單本書的付費收聽價格大有超過大咖付費節目的勢頭,行業內大咖的付費音頻節目客單價最高可以達到200元左右,天花板是可見的。

杜絕盜版之前,不開放UGC

盜版,一直是音頻平台的一大心病。近來興盛的知識付費騙局,拉老人進群,花錢聽大師講座,就是音頻盜版的一種惡劣影響。

負責金庸作品有聲改編和獨家發行的朗銳數媒聯合創始人卞吉康回憶,2014年,遍地都是金庸有聲書的盜版,全國30多家廣播電台、幾乎所有聽書平台和絕大多數音頻平台上都存在盜版,從2014年至今,他們一直忙於發律師函和訴訟,慢慢培養用戶付費的意願。

音頻盜版成本相當之低,一次付費收聽音頻,旁邊放一部手機就可以進行翻錄,而監測盜版的技術仍在發展中,業內仍存在用耳朵聽辨別盜版的方式。

據《IT時報》記者觀察,有聲書的傳播管道主要是中小網站、App,此外還有雲盤、社交平台、電商平台。《IT時報》記者在App Store輸入“有聲小說”,就找到了至少20個《盜墓筆記》的盜版有聲小說App。

根據市場調研數據,一首較熱門歌曲的獨家版權大概在10至20萬,冠勇科技監測事業部總監劉峰向《IT時報》記者算了一筆账,如果全球有10萬個付費用戶,一首歌平均2元,那麽平台的收益為20萬,可以基本覆蓋採購成本。如果平台採購了1000首熱門歌曲,網上充斥著盜版,那麽虧損就是2億,而熱門有聲書的版權價格相當於熱門歌曲,再加上主播分成、錄製費、推廣費,其損失可想而知。

目前,冠勇科技與國內主要音頻平台達成了長期監測合作,他們採用的是音頻指紋比對系統,將疑似侵權內容與正本內容進行音頻指紋比對,從而查找盜版侵權內容。

UGC(用戶原創內容)內容是盜版重地,很多盜版團夥常常使用個人账戶來做馬甲,版權方維權難度十分之大。之前,喜馬拉雅FM平台上發現了《世上有顆後悔藥》整本有聲書,作者曾鵬宇指責喜馬拉雅FM侵權,這本有聲書沒有獲得其本人和出版社的授權,而且直接影響了他6位數的有聲書版權收入。在他的號召下,相似遭遇的作者都站出來向喜馬拉雅FM維權,涉嫌被侵權的作品包括蔡春豬的《爸爸愛喜禾》、唐小飯的《被美人》、編劇張瑤的《若你我從此孤獨終老》等。

卞吉康也對《IT時報》記者表示,UGC內容無法完全杜絕盜版,懶人聽書兩次侵權金庸有聲書版權,目前仍在訴訟中。

蜻蜓FM則對UGC內容關上了門,直到盜版防範技術成熟,行業規範,才會把這扇門打開。針對這個問題,冠勇科技推出了UGC內容過濾系統,一旦發現侵權內容,系統便會報警,並根據相關規則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