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歲以後還能跑馬拉松嗎,這可能是最適合你的運動

大家好我是提莫跑步,一個業餘的馬拉松跑者,每天一篇跑步經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點擊關注以防迷路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跑馬拉松成績好的人年齡多在30歲左右

在業餘選手裡面出成績最能跑的大部分也都是30歲以上的人

在大多數的體育競技運動中30歲可能都要退役了

可馬拉松剛好相反,很多職業選手都是30歲以後才取得好成績

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國際選手:基普喬格,貝克勒,基普桑,莫法拉……

我身邊接觸過的幾位破3選手基本都是30多歲

有一位60多歲的老爺子今年都破3了自愧不如啊

馬拉松是一項耐力運動中年人似乎更適合

多年的跑步經驗告訴他們:

如何平衡訓練與恢復之間的關係

合理的分配體能如何保持穩定的配速

起跑的時候你能超過他們,半程或30公里以後往往只能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想追可是身體已經提不起速度了

記得2017年衡馬起跑跟著一位400的大爺跑一開始目標就是跟住他,在10公里水站覺得有點慢我就超過了他

26公里的時候大爺還是原來的配速一點一點超過我,這時想繼續跟上可是已經沒力氣了

在業餘選手裡面經驗真的很重要,當然必須有一定的體能,不然也跑步了馬拉松

隨著年齡增加,你會逐漸失去快縮肌,並獲得慢縮肌纖維。喬治亞南方大學運動生理實驗室主任Greg Grosicki表示

有人發過這樣一段話看似雞湯實際說的非常有道理:

賴床舒服,但會誤事;熬夜很爽,但傷身體;玩手機有趣,但轉過頭髮現,時間流逝,你卻沒有進步…

那些能讓你變好的選擇,比如跑步、健身、讀書,過程都不會太舒服,但一步步往前走,你會離目標越來越近。所謂運氣,不過是時機來了,而你有能力抓住

比你成功的人比你更自律,並不是他們因為成功而努力,而是他們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非常佩服這些業餘選手每天早早的起床開始跑步訓練,雖然達不到運動員的成績,雖然拿不到獎金,可他們依然每天訓練風雨無阻

我有時候會給自己找借口,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跑,今天好睏下午再跑,下午有聚餐明天再跑……

他們遇到同樣的問題卻能不間斷訓練

很喜歡keep的廣告語:自律給我自由

有研究證明大眾選手在35歲之前沒有受過高強度訓練的跑友,他們在接受訓練後在成績上依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跑馬拉松最理想的身材什麼樣

有研究指出,最理想的跑馬拉松的男性身高在170左右,體重55公斤,身體(cm)和體重(kg)比在2.968左右。根據身高和體重比,你就可以算出適合你的跑馬體重了

我完全符合這些條件身高170體重57,年齡35

天生的易瘦體質隨便吃長不胖,今年好好訓練,爭取不辜負這完美的皮囊

建議大家量力而行,不要盲目的增加強度,一點一點的加大訓練強度,循序漸進

跑馬需要一定的基礎,沒有準備好千萬別輕易參賽。生命無價,健康第一

今天下午5點倫敦馬拉松也要開賽

讓我拭目以待莫法拉vs基普喬格精彩表現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