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些錯誤在馬拉松跑步時你有犯錯嗎?

對於業餘馬拉松運動員來說,「速度」還遠遠起不到決定比賽成績的地步,即便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馬拉松運動員基普喬格也是靠著強大的專項能力拖垮對手取勝,而非最後衝刺取勝。

所以,加強有氧耐力訓練才是最重要的,也是馬拉松運動員最應該堅守的重要訓練內容。

在馬拉松圈,「撞牆」一詞是形容馬拉松運動員在比賽跑到後程(通常30公里以後)時,配速直線下降,甚至崩盤。這時候不少跑友會覺得「撞牆」是因為自己的速度不夠造成的,恨不得立刻回家加強自己的「速度」訓練。

首先,造成馬拉松運動員比賽中「撞牆」的原因有許多。但是運動員高估自己的運動水準,前程跑的太快,造成崩盤式「撞牆」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果前程跑的並不快,完全按照自己的訓練水準在跑,依然出現「撞牆」,那麼,恰恰說明運動員的專項能力不夠,也就是自己的有氧耐力基礎差,而並非是「速度」不行

「後腳跟落地」是錯誤的

對於需要長時間奔跑的馬拉松運動員來說,跑步運動技術的好壞不僅對運動員能否取得好成績至關重要,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運動員受傷風險。

但是,受運動員個體的差異,運動技術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馬拉松運動員的跑步跑姿也是五花八門,但人家也能取得成功。

雖然,我們都知道前腳掌落地產生的奔跑效率更高,但這並不能否定後腳跟落地就一定是錯誤的。目前,不少跑步培訓公司一直在強調前腳掌跑步姿勢才是正確的,後腳跟落地姿勢是錯誤的,並要求每個人都應該去模仿和嘗試前腳掌落地技術。

殊不知,對於一些剛開始跑步的小白,如果基本運動能力不夠,下肢小肌肉群力量薄弱,硬去嘗試前腳掌落地技術,反而會造成腳踝、跟腱等部位的損傷。

我們常說,馬拉松運動技術的運用首先是建立在運動員「運動能力」基礎上,這個「運動能力」包含了運動員跑的能力和身體承受能力,如果拋開「運動能力」空談技術,純粹是耍流氓。

所以,對待跑步技術,我們不必刻意去追求,做好日常訓練,不斷提升自己跑的能力,不斷強化身體各部位肌肉群力量訓練,做到這兩點,優良、實效的跑步技術會自然地形成。

#誤區三#

完成30公里,就一定能跑完全程馬拉松

現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基普喬格也是用了十多年的基礎訓練做儲備,才完成了打破世界紀錄的壯舉。

然而,當下不少業餘馬拉松跑友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不少跑友僅僅跑步不到3個月,就去挑戰全程馬拉松,甚至覺得只要賽前跑完30公里,就一定能夠完成全程馬拉松,其實這只是心理上的「安慰」。

事實上,馬拉松運動訓練,強調科學、系統和連貫,需要運動員較長的訓練周期做保障,而並非一次課、兩次課這麼簡單。

如果運動員在整個備戰期間,很少跑20公里以上的距離,僅僅在賽前完成一次30公里,並不能保證一定會安全順利地完成全程馬拉松比賽。

跑步健身相對簡單,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跑起來,但是想跑完42.195公里全程馬拉松並不是那麼簡單。

現如今,對於正在跑步的業餘馬拉松跑友來說,如果不跑個全程馬拉松,好像都不敢在自己的跑步群裡打卡、炫耀。所以,很多跑友都想儘快實現自己的首個全程馬拉松。

我們都知道,訓練周期長是馬拉松運動訓練的一大特點,如果沒有長時間的基礎訓練做保障,運動員很難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比賽,即便完成,對運動員的身體刺激也很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