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至茶語:虞美人映白牡丹

文/佚名


夏至節,去茶齋的路上,看到山下的虞美人嬌艷地開著,我不由得駐足觀賞。


虞美人吐紅掛翠,極像罌粟花,但沒有罌粟花的濃香。它開得裊裊娉娉嬌無力,姿容大有中國古典仕女的風韻。《花鏡》裡描述虞美人:「單瓣叢心,五色俱備,姿態蔥秀,常迎風飛舞,儼如蝶翅扇動,亦花中之妙品。」


我初讀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後來了解《虞美人》的詞調,原是唐代吟詠虞姬的教坊曲,因纏綿旖旎,才被文人推崇,然後成為著名的詞牌名。虞美人是花中的妙品,按韻填詞的詞牌《虞美人》,更是詞中的婉轉妙音。


有人說,垓下之戰的虞姬,聽完項羽的慷慨悲歌,揮劍輓歌,舞罷自刎。

一代美人,香消玉殞後,鮮血上開出了虞美人花。

我回到茶齋,虞美人的艷麗藏悲,嬌媚含怨,仍揮之不去。這首美人曲,從唐代一路逶迤而來,一唱三嘆。我的意識彷彿穿越到唐代,看到有美人懷抱琵琶,蔥白的手指,輕攏慢撚抹復挑,輕吟淺唱著虞美人。一曲又一曲,美人的黑髮漸漸成雪。女人的年華是經不起寂寞彈唱的,彈著彈著,就老去了。


有一種茶叫白牡丹,卻是新茶「銀裝素裹」,形似花朵,不懼時光流年。即使老去,也會變得香氣迷人,湯如朝霞。


唐代的美人,渴望像茶一樣在彈唱中老去。茶的老,不是紅顏劫灰,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唐代盧仝七碗詩裡有「五碗肌骨清」,他說,當茶喝到第五碗,你的肌骨就會變得清靈美麗。果真如此,美人們不僅應該像茶,更應該喝茶,茶中自有心顏如玉。


白牡丹茶,傳說是由白色的牡丹花變成的。類似的傳說有點牽強附會,大多不可信。


白牡丹,其實是政和、福鼎的大白茶品種,採摘春季的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不炒不揉,經萎凋和低溫乾燥而成。它以灰綠色的葉片夾著銀白色的毫芽,形似花朵,沖泡之後綠葉托著嫩芽,宛若牡丹的蓓蕾初開,故名。



昨天品的白牡丹,是當年的新茶,一芽兩葉,呈白褐黑三色,乾茶細嗅有雨後草甸的清香。我用高溫水沖泡,開湯幾無顏色,茶湯微苦,入口有津,香若野菊,淡香氣雅。


又泡一款五年陳期的白毫銀針,乾茶無香,芽毫肥壯,年輕時的銀白毫色,已轉微黃。開湯橘黃油亮,入口甜潤,回甘悠長,杯底和茶湯的香氣清雅,如梨花初綻。這樣的茶,溫品尤妙,香更濃,甘益甚,如啖秋梨。


清晨幾枝紅花,昨日一席白茶,絢爛和素淡,不過在一水之間。如果在繁華落盡、華鬢染霜時,內心還能安之若素、啜之淡然,未嘗不是一種人生的通透和醒悟。


仔細想想,世間沒有多少事物能像茶一樣,青春時素淡,經過跌宕的滄桑流年,在水中還能泛出本真的醉人紅顏。



白茶的素白味淡,來源於簡單環保的加工方式。不炒不揉的茶,保持了年少時的清淺笑靨,素樸純真。三五載的陳化,青澀的草香褪去,漸漸滋生了讓人心動的情愫,僅僅是這淡淡的秋梨香,就清涼甜潤得讓我無法相忘。


我多次品過原政和茶廠出口的一款老白茶,陳期已過三十年,葉片黑紅,已碎片化,水沸瀹之,色深紅,湯油亮,入口粘稠甘甜。前五水,木香、粽葉香、葯香融為一體。後五水,越飲越甜,以木香和粽葉香為主,但淡淡的沉香和葯香,仍會滲透其中。十水後,老茶品飲特有的汗感,喉咽部的清涼感,茶湯入腹的溫暖感,老茶飲完的飽脹感,同時具備且表現得淋漓盡致。


「質有餘也,不受飾也。」我感覺孔夫子的這句名言,最適合形容白茶之美。它出身簡單、清寒,沒有虞美人生來的炫目燦爛,清淡的時光裡,它如清水中的芙蓉,以一葉之微,淡然直面歲月的雕琢。



編輯:爾雅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爾雅慢生活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爾雅慢生活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