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仿葷不是肉,為什麽也要少吃?

作為肉類的替代品,

仿葷實物似乎是素食餐廳的必備。

仿葷味道很好,也不真是肉,

為什麽要拒絕呢?

今天我們從常見的五類仿葷素食切入,

看看為什麽要少吃些仿葷食品。

1

大豆蛋白類

大豆蛋白是唯一植物來源的完全蛋白質,其蛋白質含量豐富,是肉類的兩倍、雞蛋的四倍、牛奶的十二倍,還含有豐富的鈣質、維生素等。當然這是隻吃天然的大豆所帶來的營養,而由大豆蛋白質加工而成的仿葷是配合面筋、澱粉、海藻膠等做成的,比如:素雞、素火腿、素蝦、素臘腸、素蛋糕。

沒有形狀的大豆蛋白要加工成造型逼真的仿葷,就必須添加“明膠”。 因為明膠吸水性強,粘度高,對於塑形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明膠中的金屬鉻會破壞人體骨骼以及造血幹細胞,長期食用會導致骨質疏松,嚴重的會患上癌症。

不僅在仿葷中,其他食品中也都可能有它的身影。比如在主食,如酸辣粉、米線裡;肉製品,如火腿腸、肉餡裡;飲料,如酸性飲料、啤酒裡;零食,如龜苓膏、老優酪乳、冰淇淋、棉花糖、橡皮糖。大家應多注意自己的飲食。

2

面筋類製品

面筋加工而成的素鴨素鵝是仿葷食物中的主體。面筋就是麵粉加水揉成麵團後不斷的漂洗而成,其主要成分是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質。正常少量食用會和筋養血、益氣去淤,長期或者大量吃麵筋仿葷就會給腎髒帶來代謝壓力。

3菇類

正常食用菇類,不但滋味鮮美,且含有豐富蛋白質、氨基酸及維生素,可以美容養顏,能有效預防貧血、高血壓和骨質疏松。仿葷中,乾燥的香菇通過泡水、擠壓、打碎等工藝可以將其製作成美味而又有嚼勁的素牛肉干、素羊腩、素肉鬆等。

當我們吃到這些可口的美食時,不容忽略的一點就是仿葷素食中的添加劑——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乳酸、瓊脂、明膠、卡拉膠等。防腐劑、色素、凝固劑等食品添加劑攝入量超過一定數值,會對人體器官產生嚴重威脅。

4魔芋類

魔芋含有多種氨基酸及人體所需微量元素,正常食用可以幫助清潔腸胃、降低膽固醇、防治高血壓,而且對防治糖尿病有好的作用。魔芋仿葷一般是將烘乾的魔芋製成魔芋精粉,再用魔芋精粉製成各種仿素,比如:素魷魚、素腰片、素蝦仁、素海參等。

5豆腐類

豆腐營養豐富,也被外國人稱為“植物肉”。所以放入仿葷素類中,雞鴨魚肉都可以用豆腐、豆腐皮配合其他食材加工製成。

現代人既想吃素又要保證口感,很多素食餐廳推出以豆類食材為主的素食菜品。但為了滿足大家的口感和觀感,做出類似肉類的狀態和味道,調味料的加入就會過重,容易造成鹽分和植物脂肪的攝入過量。

總結來說:

(1)為了使仿葷形狀好看,會加入明膠,長期大量食用明膠對身體有一定影響;

(2)某系仿葷食品中會含有適量或少量添加劑;

(3)為了使仿葷味道好,調味料加入就會過重,容易造成鹽分和植物脂肪的攝入過量。

此外,還有假仿葷的“黑心素食”存在。

業內人士稱,仿葷素食技術含量高、保存期限短,其價格一般要比真的葷食還貴。不能排除一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而在素食中添加動物製品。

據台灣媒體報導:台灣東屏一名吃素30年的老媽媽,經醫院診斷大腦泡棉化,疑似“瘋牛症”的症狀,醫生排查原因發現,儘管她從不吃牛肉,卻常吃一種買來的素火腿。

經過調查,衛生署發現這種素火腿,很多是從美國、日本或泰國進口來的豬肉或牛肉罐頭,到台灣後就撕掉卷標,換上素火腿卷標,或是拿真的素火腿浸泡肉汁,以加重口味然後包裝上市賣給了吃素的人。

真正的素食者,若吃到這樣的食物也許會有違初衷吧!

來源:素易購Govegan

微信名:蜀中淨土

微信ID:szjtwx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