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國人為何願與唐人做生意?

絲綢之路對於漢人來說,主要是邊境貿易,漢人主動出境貿易,不佔主流。文獻資料記載,陸上絲綢之路擔當東西貿易的商人主要是胡人,中古時期主要就是粟特胡人(粟特人是原生活在中亞的古老民族)。《北齊書·和士開傳》說這位北齊寵臣是西域胡商之後。前些年出土的虞弘墓、安伽墓、康業墓等,都是在華粟特胡商或者其後裔。

成書於東魏(約547年)的《洛陽伽藍記》卷3《城南》記載,北魏“四夷館”前來販貨的客商,有的來自遙遠的中亞、西亞:“自蔥嶺已西,至於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歡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所謂盡天地之區已。”

隋唐一統,特別是唐太宗平東突厥、平高昌,促進了絲綢之路貿易發展。唐太宗對來自昭武九姓的使者(他們關心的大約正是貿易)說:“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於是,“諸胡大悅”(《新唐書·西域傳下》)。唐太宗的這種語氣,使人覺得,他對於開通絲綢之路,保障胡漢通商,似乎有一種責任與使命。

唐人文獻和小說筆記裡,商胡或胡商,是出現頻率甚高的詞匯之一。吐魯番出土文書中,對於貿易物品的規格和價格管理,井井有條,就是適應邊境貿易的外商而訂。

影視劇劇照

唐朝在邊境地區,設定了管理商貿活動的“互市監”,安祿山和史思明最早在幽州做互市牙郎,就是管這項工作的。他們通“六蕃語”,與外商談生意有優勢。邊貿開市時,外商將貨物帶到管理所,官員先跟外商核定物價,然後交易。(見《白孔六帖·互市》“市易之日,卯後,各將貨物、畜產,俱赴市所。官司先與蕃人對定物價,然後交易。”)

邊境節度使熱衷於邊貿,是因為這是其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而這筆收入,中央政府是把它計算在邊軍經費開支中的。如李隆基在位時,就向西域胡商收稅,撥給西北四個軍鎮使用,從北道的進出的外商則向輪台納賦,地大則賦費加倍。(見《新唐書·西域傳下》:“開元盛時,稅西域商胡以供四鎮,出北道者納賦輪台,地廣則稅倍”。)

唐朝社會高度開放,賓貢科是專門為外國居民設立的科舉考試,許多胡人在唐朝做官;唐初建國,無論從歷史傳統(北朝的延續),還是現實操作層面,都具有胡漢一體的印記;唐朝絲綢之路的開通,唐太宗充分考慮到胡商的需求;“天可汗”的稱謂和蕃邦君長的石雕,都象徵著唐天子兼祧胡漢的政治品客。

總之,唐朝的開放與自信,首先是經濟和社會繁榮發達的結果。其次,我們不能不看到,也是唐朝胡漢一家政治風格的自然表現。北朝社會就是胡漢一家,隋唐王朝延續了這一格局。

編者按:“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中華文明海納百川,兼收並蓄。唐代,就是傑出代表。開放包容的唐朝匯聚異域的文化,其禮樂制度、法令文獻受到其他國家的敬仰。

本文作者張國剛先生,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任中國唐史學會會長,致力於中國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史學理論的研究,特別是在隋唐史、歐洲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面造詣頗深,成就斐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