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古代絲綢發展史:華夏民族的寶貴財富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

——《七絕·重走絲綢之路》

絲綢是中華文明的標誌物之一,在中國古代貿易互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領域有舉足輕重地位。中國因盛產絲綢,曾被冠以“絲國”之稱,張騫對西域的“鑿空之旅”以及“絲綢之路”概念的提出,乃至後來的“海上絲綢之路”,絲綢都是珍貴的禮品和商品,扮演著國之重器的角色。絲綢的用途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發生著轉變,從最初的“敬鬼神”,到後來成為備受青睞的商品及至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貨幣,這些轉變中無一不彰顯了其獨特地位。

來自於蠶,“羽化升仙”

絲綢來自於蠶,是一種特殊的動物蛋白纖維。絲綢歷史悠久,傳說在黃帝時代,黃帝之妻嫘祖發明“養蠶取絲”並授之於民。但考古研究發現,中國先民最早馴養家蠶,逐漸摸索並掌握“治絲”技術的時期可以最早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要早於黃帝時代。考古學家在仰韶文化遺址曾出土世界上時代最早、帶有色澤的絲織物,這一重大發現直接證實了這一推斷。新石器時代先民為何製作絲綢,考古界沒有相對統一的說法。據說在商代,先民對自然界“鬼神”十分敬畏,經常舉辦各種各樣的祭拜儀式,使得對絲綢的需求迅速增加,這直接推動了絲綢織造業的發展。在商代,中國絲綢的生產已經初具規模,有了複雜的織機和十分高超的織造技藝,但生產的絲綢主要用途還是“敬鬼神”,即各種喪葬和祭祀。那麽為什麽喪葬和祭祀需要用到大量的絲綢呢?這是因為古時候先民比較迷信,對自然界現象並不理解,再加上對蠶十分崇拜,而絲綢之絲來自於蠶,古時候講究“羽化升仙”,所以先民們認為用絲綢“敬鬼神”是對鬼神的崇敬,而後來絲綢被用到服飾上更是希望自己長命百歲,羽化升仙。

絲綢真正應用到服飾上是在文明燦爛的春秋戰國、列國爭霸時期,最初流行在王公貴族間。春秋戰國時期,憂患意識很強,各國大力發展農桑以求富國強民,甚至作為評判百官業績的指標之一,這使得絲綢的產量和質量均大幅度提高。自此,綾羅綢緞成為王公貴族、達官貴人特有的衣服材料。同時春秋戰國時期,周禮文化興起,作為上等織品的絲綢也成為“分尊卑、別貴賤”的禮製工具之一。按照代代傳承的輿服制度,穿戴絲綢都是一種顯赫的特權。在中國古代士、農、工、商的“四民”結構中,雖然商人最有錢,但卻不可以穿絲綢衣物。這種禁令在秦漢時就很嚴厲,直到明朝初年,即使農民都可以穿綢紗,商人仍不被準許。至漢代,戰事平息,統治者勸民歸農,獎勵農桑,絲織業迅速發展起來,絲綢服飾才得以進入尋常百姓家,也自然解除了對商人的限制。由此可見,絲綢從最初的用於“敬鬼神”到後來的用於服飾,走入尋常百姓家,經過了漫長的過程。

絲綢等於貨幣

東漢《說文解字》對“貨幣”做了注解:貨,財也,幣,帛也。前者側重價值儲存,後者傾向價值流通。古漢語造字規律側面揭示了絲織品具有物品交換媒介的屬性。在中國,絲綢作為貨幣用於物品交換要早於金屬貨幣,最早的金屬貨幣是商代後期的銅貝,但其真正普遍被使用是在戰國中期。所以在較長的時間,絲綢不僅僅是用來購買的商品,還是用於購買物資的貨幣本身,可以直接在市場流通。考古學家在“絲綢之路”東端(現中國境內)多次發現羅馬和拜佔庭的金幣,而在西方卻很少發現中國古代所用的銅錢和銀兩,這也間接證實了絲綢的貨幣功能。

在中土,絲綢在較長時間內,其貨幣和商品屬性體現的淋漓盡致。先秦時期《管子》一書,有關於絲綢換穀物的記載,西周中期青銅器曶(hū )鼎銘文中也有“匹馬束絲”一說,即一匹馬和一束絲可以替五名奴仆贖身。南北朝時期,北齊所實行的“祿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錢”制度體現了以帛為先的優越性。在唐代,國內流通領域更是實行錢帛兼行政策,這使得商人無需攜帶大量銀錢,只需要攜帶輕便的絲綢就可以開展貿易。電視劇《甄嬛傳》片段體現了絲綢可以置於與金銀同等的地位:”甄嬛離宮去甘露寺,金銀絲軟都不帶,為何隻帶長相思?”意思是說甄嬛被趕出宮裡,去甘露寺,臨走前卻不帶金銀絲綢等珍貴的東西,只是帶了《長相思》的琴譜。《唐會要》中也有“貨物兼通。將以利用。而布帛為本。錢刀是末”的記載。其實,在中國古代,官方俸祿主要有土地、錢幣、實物等幾種形式,我們所熟悉的絲綢就屬於典型的實物俸祿。我們常常在電視劇中看到類似的片段,如賞銀多少量、綢緞多少批等,事實上不僅僅是在朝百官,那些守衛邊關的將士們的薪水也是成捆的絲綢,而且這些邊關的將士們更願意拿到絲綢,而不是金銀。這是因為他們可以在關口與來往的客商交換喜歡的東西。2015年杭州西湖博物館絲路之綢展覽中有相關史料展示了絲綢的價值:

武周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絲綢1匹=銀幣10文=銅幣320文;

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絲綢1匹=銀幣10文=銅幣460文。

吐魯番文書也有類似的相關記載,這些均是絲綢充當貨幣的最為直接的證明。

絲綢之路,風靡全球

重回大漢,張騫對西域的“鑿空之旅”雖未達到預期的政治目的,卻開辟了一條有深遠意義的商道。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將這條歐亞通道命名為“絲綢之路”,再加上後來的“海上絲綢之路”,這似乎是說絲綢之路的建立是絲綢向世界各地運送的開始。在《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僧侶》一文中闡述了絲綢之路最大的影響是絲綢西去,佛法東來。而事實上,在絲綢之路開辟之前,絲綢就已經西方各國開始流行,絲綢之路的開辟只是把這種潮流推向最高潮。在著於公元前5世紀的《舊約》中稱絲綢為“最美麗的織物”,甚至古希臘的雅典娜女神像也身披東方的精美絲綢。距離千里之外的羅馬共和國,與西漢處於同一時期,其著名的凱撒大帝也喜歡身著來自於東方的絲綢服飾,這使得當時的羅馬貴族競相模仿。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稱中國為“絲國”即“seres”,意為“絲的”或“絲來的地方”。

絲綢之路開辟後,東西方往來更為密切,見到有利可圖的富商巨賈更是爭相以出使為名開展商貿,這使得大量絲綢往西域各國傳播,再通過西域各國傳到更遠的地方。西域各國商人也如法炮製,致使絲路上的“使者相望於道”,乃至於後來允許商貿後,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商人迅速成為最為龐大的隊伍,傳播和學習佛法的僧人們也往往跟隨商隊以尋求庇護(詳見《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僧侶》)。絲綢之路正式成為一條貿易之路,在各國商人的推動下,絲綢也自然成為最古老的世界商品,引起各國人民的鍾愛。

各國人民對絲綢的喜愛使絲綢的價格居高不下,也使得其他各國失去了巨大的財富,他們擔心有朝一日沒有足夠的錢財購買絲綢,紛紛私下研究絲綢的生產技藝,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得他們生產的絲綢始終達不到東方絲綢的質量。儘管中國數百年以來一直嚴格把控絲綢相關的技術,更是嚴禁把桑樹種子和蠶卵帶出關外,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桑樹種子和蠶卵和我們所熟悉的兩個關口有關係,《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之所以叫玉門關,是因為當時中國需要通過這個關口進口西域於闐國(今和田)的玉石。“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在玉門關的南面,南面為陽,所以被稱為陽關,是漢朝為了防止玉門關被圍攻所建立。那麽桑樹種子和蠶卵是怎樣通過這兩個關口流出的呢?據說於闐國王向一位和親的漢朝公主求助,希望她能將蠶卵和桑樹種子帶回於闐,但接親使臣發現,在公主出關時,守衛關口的將士們不僅檢查了公主的行李及其衣物,連她所有仆從們的衣物也翻了一遍,均一無所獲,使臣便認為沒有辦法將蠶卵和桑樹種子帶出關外。在到達於闐後,使臣便提前告訴國王此事,以免國王對公主有所責怪。但沒想到公主主動向於闐國王呈交了蠶卵和桑樹種子。於闐國王很驚訝,便問她如何攜帶出關的。沒想到公主解開了他盤著的發辮,原來公主把蠶卵和桑樹種子藏在了發辮裡。就這樣桑樹種子和蠶卵就流出了關外,並進一步向其他國家擴散。

玉門關(左)和陽關(右)

尾語

“但使邊關磐若石,絲綢古道漾簫笙”,絲綢是中國燦爛文化的重要標誌物。中國是絲綢的故鄉,也是絲綢的最大出口國。“但見巨龍呼嘯過,絲霞萬匹映天紅”,絲綢遠銷海外,享譽全球,折射出了古時中國的強大。絲綢及其相關製作工藝更是與中國的禮儀制度、民風民俗、文化藝術等聯繫密切,是華夏民族的寶貴財富。

注:

相關史料印證

《絲綢之路》[英]彼得·弗蘭科潘 邵旭東/孫芳譯 2016-11 浙江大學出版社

《絲綢之路》沈濟時2010-3中華書局出版社

圖片來自於必應,其他引用均在文中指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