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實講,少吃VS多動,哪個更減肥?

一說到減肥,幾乎都認為要少吃多動、管住嘴邁開腿。

不小心多吃了,轉身就去跑五六公里,甚至去健身房做兩個多小時有氧,靠運動消耗掉多吃的這些熱量。

可以多吃,只要願意做運動來消耗掉。

一天運動或許能消耗300卡-500卡。

真的是這樣嗎?

在討論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人體的每日消耗主要分為哪幾部分:

每日消耗熱量

基礎代謝率BMR:身體維持你自身所需的絕對最小能量,意思就是你倒在床上躺屍,啥也不乾,一天下來所消耗的熱量

食物熱效應TEF:身體消化你吃進去的食物所消耗的熱量

自適應熱生成AT:身體環境變化引起能量消耗的變化(例如力量訓練後肌纖維的破壞會增加蛋白質周轉率)

活動消耗NEAT:刷牙、走路、抖腿、睡覺翻身等非運動消耗

運動消耗EAT:運動消耗的熱量

但基代和肌肉、身體成分、年齡等有關,食物熱效應和食物消化有關,自適應熱生成和身體環境有關,所以這三個因素,短期內基本上沒辦法人為控制的。

那就只剩下【消耗】是人為可控制的,當你吃多了,既熱量攝入大於熱量消耗的時候,那再額外增加運動消耗,把卡路裡拉平衡,就不怕多吃了。

這麼一聽,好像很有道理?

1

抑製性能量消耗

人體的額外消耗,並不是一直遞增,而是有一個上限,因為有抑製性能量消耗。

根據實驗數據顯示,分別每天進行30分鐘/60分鐘的有氧運動,持續13周,結果是:

雖然60分鐘組能量消耗是30分鐘運動組的兩倍,但由身體成分變化計算得到的累積能量平衡並沒有太大差異。

30分鐘運動組的反而比60分鐘運動組體重下降多達1KG

而且隨著有氧運動時間越來越長,能量消耗也會被抑製的越來越多,我們身體的每日總消耗值,是有一個上限的。

對於」我吖「同學提問應該提升多少運動消耗來擴大一日總消耗的問題,仍然存在模糊性,所以並不能輕易相信App軟體顯示的卡路裡運動消耗值。

再加上每日總消耗佔比最大的因素是基礎代謝率,鋼彈60%,食物熱效應10%左右,剩下的額外消耗大概只是10%-20%左右。

如果你不控制飲食,妄想著靠運動這麼一點點的消耗佔比,來抵消你多攝入的可樂薯片的熱量,明顯本末倒置

這是不可行的。

2

代謝補償模式

大量長時間運動,會讓身體越來越有【效率】,也就是說,你運動的時候,可以用更少的熱量去完成這個動作,這是代謝補償模式的體現之一。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跑步到一定時長之後,越到後面你會越舒服,因為身體會產生適應,Vo2Max(最大攝取氧量)也會比一開始少。

所以當你跑了5KM,消耗300Kal的情況下,就算繼續辛辛苦苦跑完10KM身體並不會翻倍疊加消耗600Kal。

除此之外,還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都會低估自己的熱量攝入(更別說大部分減脂新手還不會做飲食記錄),同時高估自己的熱量消耗,相信App顯示的卡路裡消耗。

在運動後會產生獎賞心理,【覺得自己運動消耗很多好棒棒,回頭就去吃零食,認為消耗這麼多,吃一點也沒關係】關注「好輕Club」,5天體驗減肥,可瘦3-5斤,調理易瘦體質,提高基礎代謝,每日飲食打卡和運動指導。

這也是很多人覺得自己吃的很少,運動很多但卻沒有瘦下來的重要原因。

要減脂,最重要的還是飲食

很明顯,飲食控制比運動消耗更重要,每天的熱量缺口應該來自於飲食控制,而不是大量的運動消耗。

雖然運動消耗不是減肥最重要的一環,但無可否認,它給我們的身體、生理都帶來非常大的好處。

雖然,通過運動來增加消耗幫我們減肥,不是個有效的辦法,但運動仍然是重要輔助手段。(比如通過力量無氧訓練增加肌肉量,提高EPOC效應)

但是管住嘴、邁開腿對於有減脂需求,運動基礎不好的人而言,實在是太辛苦了。

不如先管住嘴,再邁開腿。

使用高蛋白、適量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每餐都要有肉、蛋、豆,三種其一的蛋白質來源,不要害怕吃肉長肉。

去計算自己的每日消耗需求,並限制一個安全熱量缺口,做好飲食記錄。

最後,分享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與其辛苦鍛煉,不如先在生活中維持一個好的飲食習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