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做好肝臟膽管細胞癌的鑒別診斷?

肝臟膽管細胞癌

肝內膽管細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由類似膽管的細胞組成的一類肝內惡性腫瘤。肝內(或周圍性)膽管細胞癌(ICC)來自肝內膽管上皮的任何部位,如肝內大膽管(段和區膽管及其細小分支)、肝內小膽管。指起源於二級膽管及其分支上皮的腺癌。ICC約佔肝臟原發惡性腫瘤的10%~15%,發病率僅次於肝細胞肝癌的肝臟原發惡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病理

大體類型:ICC的大體形態分為腫塊型、管周浸潤型和管內生長型三種類型。最為常見的為腫塊型,佔ICC的60%~80%;管周浸潤型佔15%~35%,可沿膽管系統和門靜脈系統瀰漫性浸潤,從而導致膽管狹窄和周圍膽管擴張;管內生長型佔8%~29%,多表現為乳頭狀、息肉狀或顆粒狀生長,沿膽管表淺蔓延。

組織學類型

ICC的組織學病理類型包括腺癌、腺鱗癌、鱗癌、黏液癌、印戒細胞癌等多種類型。ICC大多數為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可分為高、中、低分化。發生於較大膽管者,可形成乳頭狀結構。腫瘤常有豐富的間質反應,甚至出現局部鈣化。多數腫瘤可見多少不等的黏液。癌細胞常浸及匯管區、匯管區血管或神經,可循淋巴引流途徑形成肝內轉移或轉移至局部淋巴結。

臨床表現

ICC早期無明顯癥狀,經常在肝功能異常時行影像學檢查偶然發現肝臟腫塊。即使腫瘤大小已達5~7 cm,仍約有1/3病人無任何臨床癥狀。癥狀出現時包括:腹部不適,嘔吐、夜間盜汗、乏力等全身癥狀。僅有約10%~15%患者因瘤栓阻塞膽管或轉移淋巴結、腫瘤自身壓迫膽道引起黃疸,極少發熱、白細胞升高。偶可觸及右上腹腫塊。

鑒別

1、肝細胞肝癌

原發性肝細胞肝癌遠較ICC常見,絕大多數的肝細胞肝癌病例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證據(90%左右),以及有肝硬化表現(80%左右),多數有AFP升高。CT平掃絕大多數病灶為低密度,邊界較清,病灶內出現鈣化極為少見;增強掃描,特別是螺旋CT雙期掃描具有特徵性,在動脈期表現為高密度,而在門脈期則為低密度,增強曲線為「快進快出」。另外,較大的肝細胞肝癌多有門靜脈癌栓形成,累及分支及主乾,而ICC多無肝炎病史和肝硬化表現,AFP陰性,病灶多位於肝左葉,常較大,邊界欠清,部分病灶內出現不規則鈣化。

2、肝膿腫

臨床上常有感染癥狀和體征,CT可表現出「簇征」或「靶征」,但有時兩者鑒別需依賴超音波或CT引導下穿刺診斷。

3、肝臟轉移性腫瘤

轉移瘤患者常有原發腫瘤病史,特別是消化道腫瘤,常為多發。CT表現為腫塊輪廓光整低密度腫塊,中央常見更低密度壞死區域,增厚後周邊強化表現出「牛眼征」。少數肝轉移癌病灶內可出現鈣化,其特點為鈣化密度較低、範圍大、位於病灶中央部分,周圍有低密度腫瘤組織與正常肝組織相隔,同時在多個病灶內出現,與ICC的多發點狀高密度鈣化形成明顯對比。

4、肝血管瘤

CT平掃呈邊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增強曲線為「早出晚歸」型,早期病灶周邊呈典型條片狀斑點狀明顯增強,其增強處密度與腹主動脈大致相同,延遲後呈等密度充填。而ICC平掃邊緣不清,增強早期為邊緣環形增強,延遲後病灶往往大部分未被充填。MR鑒別血管瘤與ICC較CT容易,因在T2加權上,血管瘤病灶的信號極高,可出現「亮燈征」,為血管瘤的典型表現。一般不需增強即可明確診斷,而ICC極少出現此影像表現。

5、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

肝內管壁浸潤型ICC中表現為管壁增厚者需與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相鑒別,後者影像學上表現為膽管串珠樣擴張與狹窄相間,而且常合併ICC。在動脈期和門脈期擴張的膽管可能也表現為周邊環樣強化,延遲掃描可以鑒別擴張的膽管和ICC,後者表現為延遲強化。

來源: 腹部醫學影像論壇

關注消化,我們有很多乾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