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咖啡大戰一觸即發!三周內連推6款新品,連咖啡打算怎麼玩?

去年咖啡市場的火熱行情,迫使各路選手一擁而上,生生把一個品類發展的「馬拉松」跑成了「百米賽」。

隨著氣象回暖,2019飲品旺季即將來臨,今年各大品牌會推出哪些新玩法?

就在本月,連咖啡在三周時間內連續推出6款新品,引起了內參君的注意。

咖啡市場競爭繼續升溫!

連咖啡三周內連推6款新品

氣象轉暖後,飲品旺季一觸即發。去年激戰正酣的咖啡品類,也再次成為行業焦點。

連咖啡的動作首先引起了內參君的注意,在3月份短短的三周內,連咖啡接連推出了6款新品,分別是——

播放GIF

據負責人介紹,其中市場反響最好的是濃醇日曬耶加拿鐵和滿杯意式奶凍,其中意式奶凍上市當天就大面積賣斷貨。

在內參君看來,這批新品在創新上有兩個很明顯的特徵:

首先打破了傳統咖啡產品創新的「八股文」,即原料單調,始終在咖啡豆、牛奶、糖漿和水的口味和配比上打轉。

連咖啡此次的新品思路裡,牛奶可以部分換成黃油,咖啡可以做成果凍,拿鐵裡還可以加上燕麥或茶,這使得喜好變化的中國年輕消費者可以從咖啡當中得到更多新奇感。

其次還可以感覺到,連咖啡在試圖模糊咖啡和新茶飲的品類界限,試圖從龐大的茶飲消費人群當中撕開一條流量通道,畢竟後者的市場規模同樣可觀。

此外,他們的創新也借鑒了新茶飲思路。新品種當中的路易波士鴛鴦拿鐵,意式咖啡奶凍從形態和口味上,明顯在向新茶飲看齊。

咖啡「奶茶化」的邏輯:

給不喝咖啡的消費者一個嘗試的機會

「對於不熟悉咖啡的人來說,傳統的咖啡產品創新太難被感知了。在中國咖啡文化逐漸形成的過程中,咖啡品牌必須想點辦法降低品嚐門檻。」連咖啡CMO張洪基說。

他認為,任何消費都有一個進階的過程,對於咖啡來說,最開始是嘗試,後來是嘗試多種口味並開始了解咖啡文化,再往後開始講究咖啡的品種和製作工藝,進而欣賞精品咖啡,最終形成一種消費咖啡的生活習慣。

即使中國的咖啡市場機遇再大、品類跑得再快,還是要尊重消費者對於事物認知和進階的過程。

咖啡文化加持還沒到位的時候,就要從口味上發力來拉新,這本質上是在做大蛋糕。

頻繁推新品背後:

專門開研發店,投入200%的精力

內參君了解到,連咖啡甚至專門為了研發新品咖啡而開了一家CoffeeBoxLab的研發店,門市除了環境升級以外,準備了足夠的咖啡豆烘製、倉儲和飲品製作空間。

播放GIF

「當我們下定決心,花200%的精力和成本在產品本身後,發現正是這樣的高配,甚至是浪費,讓我們的產品進步特別快。」張洪基說。

2018年開始,連咖啡就把咖啡全部升級成精品豆,開始使用冷鏈鮮牛奶,「奶的升級、糖漿的升級、黃油的升級,成本壓力都挺大,而且變化不是那麼直觀,但我們咬著牙去做,效果逐漸顯現出來。」

3月的六款新品只是試水,成績已經不俗,張洪基說,隨著旺季來臨,他們對夏季新品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對於CoffeeBoxLab研發店的「高級配置」,也是一種嘗試。

「今後我們會把門市類型的功能性劃分得更清楚一些。哪些店是負責到店體驗的,哪些店是負責生產配送的,有了區分,產品的創新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這也是商業模式的探索。」他說。

首度回應關店疑雲:

去年看對手,今年看自己

伴隨一連串新品出爐,連咖啡今年首次對自己的新戰略進行了解讀。

張洪基表示,團隊內部都非常認可周鴻禕的一個總結:沒有經歷過商業周期的公司,根本不叫創業公司;沒有經歷過商業周期的企業家,也不叫企業家。

「去年市場太火熱,我們太關注對手。一個區域開三家就夠了,為了壓製對手開了五家,必然有兩家不賺錢。開的時候就知道賺不到錢,這是暫時性忘記了商業本質。」他總結道。

連咖啡最早的兩個創始人都是連續創業者,一個是基於傳統行業,一個是移動互聯網行業,他們經歷過周期,使得團隊在去年下半年形勢突變的關鍵時期,及時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優化門市

正是這種極為迅速的動作,引發了市場對於連咖啡批量關店的各種猜測,張洪基表示,「去年12月做決策,優化是從1月初開始,1月中旬正式開始調整,然後到2月中旬的時候結束了。」

優化完畢以後,連咖啡目前門市的總數約200家,多種店型比例得到了很好的調整,多款爆品的問世趕上了氣象轉暖飲品旺季來臨,整體盈利能力快速加強。

「調整的核心就是及時,也許晚三個月就是另一回事了。」

動作越慢,舊的模式和包袱佔用企業帶寬越多,用來面向未來取得勝利的資源就相應減少了。畢竟比賽才剛剛開始。

咖啡在中國怎樣才能走遠?

答案只能「邊跑邊找」

在張洪基看來,中國咖啡市場競爭的馬拉松已經在去年正式開跑,後面的幾十公里用什麼姿勢才能跑贏,現在並沒有正確答案。

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比是上海的武康路,有著「星巴克之父」光環的皮爺咖啡佔據了臨街最好的位置,開面大、陽光充足,咖啡品質和運營能力在業內有口皆碑。

◎ 有「星巴克之父」光環的皮爺咖啡,店面選址、運營、產品業內口碑都很好

而另一家網紅咖啡館%Arabica則在緊靠皮爺咖啡的一個深巷裡,七拐八繞非常難找,人氣卻總是比皮爺好,不大的門市內外站滿了前來打卡消費的年輕人。

◎ 工作日下午3點,網紅咖啡%Arabica裡坐滿了年輕人

這使得一些咖啡從業者「看不懂」,他們對內參君表示,「負責任地說,無論是門市的舒適程度、店面位置、產品品質乃至性價比,皮爺都更勝一籌,但生意就是做不過背街小巷裡的網紅鄰居。」

「這就是中國咖啡市場有意思的地方。這時候你就要想,咖啡是一種情懷,更是一個生意。做生意就要滿足商業本質,這是從業者要解決的問題。」張洪基說。

產品做得最好的,會是最後「贏」的那個人嗎?不一定

店開得最好,會是嗎?不一定。

店開得最多呢,研發團隊最強呢?也不一定。

誰會是最後的贏家?

這就是已經在咖啡賽道上一路狂奔的各路選手們,在2019年和以後幾年裡,需要拚命找尋的答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