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觀點,抑鬱症並不是僅僅影響情緒的心靈感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3.22億,患病率為4.3%;2005年至2015年間,患者數量增加了18.4%。咱們這兒的抑鬱障礙患病率為4.2%。抑鬱症是首要致殘原因,也是導致總體疾病負擔的重大因素,抑鬱與焦慮障礙,每年導致1兆美元以上的經濟損失。抑鬱症可在任何年齡段發生,總體而言,女性患者數量多於男性,在年輕人群、圍產期女性、老年人中的發病風險較高。

抑鬱症,在未得到及時且恰當的治療時,會遷延為慢性,成為複發性抑鬱障礙,在發作期間,會出現心境低落,失去興趣和樂趣,精力下降,活動減少;很多患者還會伴隨焦慮癥狀、睡眠與食慾紊亂,存在自罪感、缺乏自我價值感、注意力難以集中,或者出現一些難以解釋的癥狀。輕度抑鬱症患者會在常規工作或社交活動中遇到困難,中度或重度抑鬱症患者則難以維持正常的社交、工作、家庭活動,社會功能極度受限,部分患者會有自殺傾向或行為。

普通群眾在遇到親友患有抑鬱症時,往往會鼓勵對方,要振作起來。實際上,抑鬱症的正確診斷率和治療率都相當低,就是說,很多患者並沒有被及時確診,或是沒有接受治療,更糟糕的是,有部分吃藥的人,很難在較短時間內獲得療效,對藥物無感,或者不能堅持規範治療,患者也想振作,但是,這真是太難。學界的最新觀點是,抑鬱症是1組綜合征,或是1組癥狀的集合,甚至認為,大約11%的男性和21%的女性,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罹患抑鬱症。只是患者本人,甚至專業人員都忽視或沒有能夠識別出抑鬱症的普遍存在。

抑鬱症難以在短時內治癒,其中,1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抑鬱症其實並非僅僅是影響情緒那麼簡單,而是全身性疾病,受影響的是整個身體。抑鬱與全身疾病,就像是硬幣的正反面,抑鬱是正面,反面則是其他軀體疾病,這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特定種類的癌症、卒中等,因此,有學者提出,抑鬱是致死性疾病,致死原因不僅是自殺,還會通過疾病的生理過程縮短壽命。抑鬱相關的生物學改變,不僅發生在大腦,也同時發生在整個身體內。試想,抑鬱症發作的時候,睡不好覺,無法集中注意力,感覺什麼都不對勁,這時候,勸人家去聚會、去運動、去旅遊,人家想死的心都有,還能精神振奮、感覺酸爽嗎?

對抑鬱症帶來的全身影響,其實很早就進行過研究。早期的發現是,沒有經過藥物治療的抑鬱症患者,存在易凝血體質,這會帶來血小板初始激活,也可最終導致血栓形成。此外,抑鬱症患者會出現多種氧化應激異常,部分炎性因子的水準有顯著升高,而炎症反應會參與糖尿病、卒中、心臟病等疾病進程。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現是,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等水準的升高,而C反應蛋白升高是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從進化角度看,炎症反應是適應病原體侵入及某些癌症的免疫應答,但是,過度的炎症反應,則與肉芽腫、乾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狼瘡等疾病直接相關。問題的另一端是,只有28%左右的患者可通過單葯治療獲得治癒,因此,隻盯著抑鬱治抑鬱,效果很差,也容易讓患者失去治療的耐心和信心,需要做的,是以整體診療的視角來相對抑鬱症。

抑鬱症是高度異質性的疾病,癥狀及病程存在著顯著的個體差異,有多達227種癥狀組合模式可滿足抑鬱症的診斷標準,而且還有著不同的嚴重程度、發展軌跡、變異度等差異。真是挺複雜,因此,僅通過量表總分進行評估,會對個體診療帶來干擾。荷蘭學者曾針對不同癥狀在9年內的發展軌跡,將28種抑鬱癥狀分為3組。心境癥狀10種,包括感受快樂能力、總體興趣、心境質量、心境反應、焦慮或緊張、易激惹、悲傷程度、人際敏感性、灌鉛樣麻痹、驚恐癥狀;軀體神經癥狀14種,包括疼痛、便秘或腹瀉、一天內的心情變化、早醒、精力下降、交感神經喚起、入睡困難、夜間睡眠、精神運動性激越、運動遲滯、慾望、睡眠過多、體重增加或下降、食慾增加或下降;認知癥狀4種,包括注意力或制定決策能力、對自己未來的看法、對自我的看法、自殺觀念等。研究結論是,抑鬱症患者通常是精力及心境相關癥狀最重;核心癥狀,如心境及快感缺乏等的轉歸最好;睡眠問題及軀體癥狀最容易遷延不愈;精力相關癥狀的變異程度最高。這項研究結果提示,抑鬱症的治療要找準重點,集中以整體觀進行多種聯合治療,有的放矢,各個擊破。

抑鬱症與許多慢性疾病之間的關係,既是原因,也是結果,較難分清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類問題,常見的相關疾病有關節炎、哮喘、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等。比如,沒有其他疾病的人都會抑鬱,您覺得查出癌症的人會怎麼樣呢?有研究也證實,抑鬱癥狀加重的時候,炎症癥狀也同樣會加重,這是抑鬱症導致與神經恢復相關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水準下降的結果 。再比如,抑鬱症患者中,糖尿病與肥胖較普通,而肥胖與抑鬱又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風險。抑鬱症,也可能由甲狀腺激素過高或過低引起,亞臨床甲減則與抗抑鬱治療無應答有關,也就是說,許多患者,特別是女性患者,吃抗抑鬱葯無效,應該先關注甲狀腺激素水準。因為,研究發現,約40%的抑鬱症患者存在未被診斷的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不全,這類患者通常對抗抑鬱治療應答不佳,而簡便的T3增效治療,會較好的提高藥物應答。抑鬱症的另1個常見合併症是慢性疼痛,比如關節炎、肌肉骨骼疾病、偏頭痛等,而疼痛的存在會嚴重影響抑鬱症的診斷及治療。此外,有研究也發現,抑鬱症與葉酸水準過低有關,這種情況是可以通過食療等來糾正的。講了一大堆,隻總結一點,抑鬱症影響的不僅是情緒,特別是在治療效果不好時,需先做全面體檢,要將抑鬱症視為全身問題來應對。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