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愷】醫生口中的「加強營養」,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王愷

河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臨床醫師


營養科門診:每周一至周五

德國吉森大學營養學碩士學位,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本科學位。

曾經在北京協和醫院腸內腸外營養科進修半年


目前主要:從事臨床營養工作,主要負責腫瘤患者的營養支持治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及管飼患者的營養支持方案制定,參與院內腸外營養支持方案的制定。

醫生口中的「加強營養」,到底是什麼意思?

原文來源: 摩羯座營養師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前言:

臨床查房中經常會遇到醫生囑咐患者要「加強營養」,可又不說到底怎麼加強……

多吃點雞蛋算不算加強了營養?

多喝點肉湯,算不算加強了營養?

回家吃個燒雞算不算加強了營養?

親戚給了點蟲草,算不算加強營養?

我每天吃次燕窩,算不算加強營養?

我天天吃紅棗,算不算加強營養?

…………

首先先來科普一下,到底我們身體裡需要什麼營養

碳水化合物

提供我們身體需要能量的60%,是主要的供能營養素。主要從澱粉類食物(如米面類,雜豆類、土豆等根莖類蔬菜)、雙糖(如乳糖,蔗糖,麥芽糖)、單糖(葡萄糖、果糖)中獲得。

脂類

也是重要的能源物質,相比1克碳水化合物只能供給4千卡熱量,1克脂肪可以提供9千卡的熱量,在短期飢餓的時候,人體主要能源來自於脂肪組織的儲備,不過在缺氧條件下,脂肪是無法氧化供能的。脂肪如何獲得?肉類、烹調油、堅果。

蛋白質

組成人體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而我們吃進去的蛋白質(主要來自糧食、肉、蛋、奶等)首先要被消化分解為氨基酸,而氨基酸的組成決定了這種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程度,因此好的氨基酸組成吸收利用就會更好,這就是營養師嘴裡常說的「優質蛋白」了,這些優質蛋白來自肉、蛋、奶以及大豆類食品。


礦物質

共有20多種,又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包括鈣、鎂、鉀、鈉、磷、氯;微量元素的部門多為微克或毫克,雖然需要量不大,只有體重的0.01%以下,但是一旦缺乏會導致一系列的癥狀。


維生素

又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雖然不是構成身體組織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來源,但是維生素在調節機體物質代謝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必須從食物中獲得。


不要拿水不當營養,生命源自於水,地球表面70%以上由水覆蓋(額,扯太遠了……)我是想說,水對於生命的維持是很重要的!


膳食纖維

對於經常關注營養科普文章的同志們來說,「膳食纖維」這個詞這些年可是越來越火了,微博大V們都會有幾篇關於「膳食纖維」的文章,可見「膳食纖維」的「顏值」是有多高!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表明,膳食纖維與很多疾病相關,如腫瘤、高脂血症、肥胖、膽石症等等。

好了,以上這七種物質就是營養師常說的7大營養素了

再複習一遍哈,它們是: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水和膳食纖維。

到底「加強營養」指的是什麼呢?

★是否有足夠的熱量及碳水化合物攝入?

每個人的熱量消耗是不一樣的,這是由年齡、性別、身高、活動度等諸多因素決定的,具體數值需要營養師根據這些情況來計算。碳水化合物類的食物可以直接有效的供能,因此飲食中的主食是不可以缺少的。

★是否有足夠的優質蛋白攝入?

為什麼是優質蛋白呢?因為吸收利用好!優質蛋白從哪裡獲得?魚、蝦等水產類,雞、鴨、牛、羊、豬等畜禽類,蛋類、奶及奶製品、大豆類製品。

★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是否攝入達標?

水果、蔬菜提供了我們身體必須的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在允許的情況下,蔬菜最好每天吃1斤以上,並且以深色菜為主,水果每天三、四兩,血糖高的人可以分2到3次在餐間吃。

★飲水是否充足?

每天至少6杯水,不要渴了才想起來喝水,小口慢飲最好,白開水就可以,不要喝飲料,什麼富氧水、鹼性水這些「概念水」除了價格高,從營養角度上來說與白開水沒什麼分別。

說了半天,加強營養跟正常吃飯有什麼區別?

Q:為什麼要有營養科?A:哈哈,如果你的身高、體重維持在一個正常範圍的話,那麼就叫「正常吃飯」,如果體重不能維持在正常水準並且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那就說明你沒有好好吃飯,或者說你的飯沒吃對,那麼就要「加強營養」啦。

當然,瘦子不是一天餓出來的,臨床上見到的消瘦的患者通常都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長期食慾下降、進食困難、進食後胃腸道不耐受才逐漸瘦下來的,這時候一句「加強營養」是無法解決患者營養不良的問題的,此時需要患者和患者家屬以及營養師、臨床醫生的配合才能讓患者的營養狀況逐漸恢復起來。這也是醫院營養科存在的意義啊(我們不是負責做飯的啊!)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18 年 7 月 2 號上午 8:00 時,本平台關注人數為:167361 名 。更多資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