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缺乏膳食纖維:腸道自我消化?(薦讀)

膳食纖維,被現代營養學家稱為「第七大營養素」,其它六大營養元素分別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



普唯爾發現,膳食纖維的特別之處在於:

1. 抗人體小腸消化吸收(人體不能分泌分解膳食纖維的相應酶類)。

2. 在人體大腸部分或全部發酵(腸道菌群利用膳食纖維發酵,可產生短鏈脂肪酸)。

廣義上的膳食纖維包括所有的非消化性碳水化合物,如 非澱粉多糖(NSP)、抗性澱粉、抗性低聚糖等。


膳食纖維具體有什麼用處?

膳食纖維包括兩種,一種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包括樹膠、黏膠、果膠、和一些半纖維素等,主要來自於豆類、水果,能夠吸收水分,有效改善腹瀉;進而形成類似果凍的膠狀物,增加食物的體積,有效減輕飢餓感。


另一種是不溶性膳食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素、一些半纖維素,主要來源於全穀物及一些高纖維含量豐富的蔬菜中,其間隙能夠保留水分,就像掉在浴室的頭髮,總能帶一些水。可以增加便便的體積和濕度,有效改善便秘。


當然,普唯爾發現,這兩種膳食纖維的功能有些不一致,但在食品營養學中,專家建議這兩種都要適量食用,才能達到它們對於我們身體健康的促進作用。

腸道細胞分泌黏液覆蓋上皮粘膜層,構成腸粘膜,具有阻止腸腔內有害物質如致病微生物、多種生物大分子和抗原進入血液循環的作用,從而維護人體健康。

富含纖維的飲食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腸道菌群,並增加菌群多樣性,促進粘液生成和連接蛋白表達,可增強腸道屏障功能、降低腸腔內的氧含量。


腸道菌群代謝膳食纖維生成短鏈脂肪酸,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還能降低腸道氧含量,維持功能性免疫系統。

膳食纖維還能結合併調節營養物質和膽汁酸的吸收和代謝,對炎性腸病、結直腸癌、慢性哮喘、肥胖和糖尿病等免疫和炎症相關疾病均有一定益處。


缺乏膳食纖維:腸道自我消化?

長期缺乏攝入膳食纖維會損害腸道粘液屏障。普唯爾發現,當飲食中沒有膳食纖維時,一些腸道細菌利用上皮細胞代謝譜系,通過誘導粘蛋白降解酶的基因表達,使粘液中的蛋白降解為粘蛋白多糖供其使用。破壞腸道表皮細胞緊密連接、破壞粘液層和粘液生成。並可增加易感性,加速慢性炎症疾病的發展。


小鼠實驗表明,少量菊粉( 1 % )、益生元或長雙歧桿菌給葯可防止小鼠的西式飲食(非常低的纖維含量)引起的粘液缺陷。菊粉的添加糾正了內粘液層的滲透性,而長桿菌的添加則恢復了粘液生長速率缺陷。普唯爾發現,高菊粉攝入( 20 % )可防止微生物群侵入,改善腸道健康,並解決與肥胖小鼠代謝參數改善相關的低度炎症。

攝入低劑量菊粉足以恢復腸黏膜屏障部分效應,包括防止腸道感染,但想要獲得代謝益處則需要攝入更多的菊粉,這暗示了菊粉等膳食纖維劑量依賴效應。然而,過高劑量的菊粉很可能不會被人類耐受(建議每天攝入量限制在15克以內)。


怎麼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

國際相關組織推薦的膳食纖維素日攝入量為:美國防癌協會推薦標準為每人每天30~40克,歐洲共同體食品科學委員會推薦標準為每人每天30克,其中可溶性膳食纖維(25%~30%),不溶性膳食纖維(70%~75%)。但這是針對於成年人的標準,兒童及有腸胃疾病的人也不宜過多食用,補充膳食纖維的同時注意每天飲用1500-1800mL水。


吃飯不是做實驗,其實不用太過糾結,普唯爾益生菌建議從全面的角度考慮飲食結構,只要遵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每天食用250-400克穀類,300-500克蔬菜,200-400克水果,再加上30-50克豆類,就完全能滿足需求了。



一般來講,粗糧(包括穀物類、塊莖類、雜豆類)中膳食纖維的含量多於水果、蔬菜中的含量。每天攝入一定量的粗糧可大大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當飲食中的膳食纖維來源不足時,也可外源補充普唯爾益生菌等富含膳食纖維的營養補充劑,添加菊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等膳食纖維成份,幫助快速有效補充膳食纖維,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



最後,更好地理解飲食與微生物群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有助於開發個性化的營養方法,以更有效地瞄準和減少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發病率。


[1] Lee Y K. Effects of Diet on Gut Microbiota Profil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and Disease[J]. Bioscience of Microbiota Food & Health, 2013, 32(1):1-12.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關於 膳食纖維 的健康資訊:

TAG:膳食纖維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