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安化黑茶的用料不得不說的小知識

關於安化黑茶的用料不得不說的小知識

「安化黑茶,都是用外地料做的!」

在茶圈,經常聽到有人這麼說,並且是若有其事地侃侃而談——「安化,一個小小的縣,哪裡有那麼多原料供應全國所需?」

1、安化縣的面積,小嗎?

乍一聽,是有點道理。

所以歲越茶學部就把2018中國茶葉百強縣名單中前十位縣(區、市)的面積、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做了統計。

結果發現安化縣的面積,竟然排到第二。

2018年安化有茶園面積35萬畝,排第五。

2018年安化茶葉產量6.83萬噸,排第一。

這與安化黑茶一般採摘具有一定成熟度的鮮葉為原料有一定關係。

2、歷史上的安化,有多少茶?

安化縣產茶歷史悠久,境內生態環境優良,茶樹「山崖水畔,不種自生」,且產製規模較大,在全國範圍內處於前列。

元、明時期,山林私有化,推動了人工種植茶園面積迅速擴大,茶葉品質優秀,產量較大,使得安化一躍而成為茶馬貿易中的重要角色。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湖南省茶事試驗場調查:「安化產茶之豐,品質之佳,為全省之冠,在全國茶業中亦佔有重要地位。安化地域分為前鄉後鄉,產茶最盛之區,全在後鄉,就中尤以東坪、黃沙坪為中心所在地。」

據《安化縣茶葉志》記載:

1982年,安化縣茶葉產量居全國第三,全省第一,是當時三個產茶十萬擔以上的縣之一。

1985年時,雲台茶區有10.6萬畝,小淹茶區有9.4萬畝,芙蓉山茶區有5萬畝。

目前茶樹資源分布情況與19世紀時大體一致,後鄉產出遠多於前鄉。

全縣每個角落,到處都有茶樹分布。

後來由於國際國內市場震蕩,以及退耕還林等國家政策影響,安化茶園雖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是據統計,2006年全縣茶園面積仍有10.3萬畝,此後一直處於較快的恢復增長。

2006年茶園面積10.3萬畝,2018年茶園面積35萬畝,面積足足增長了2倍多。

3、安化35萬畝茶,在哪裡,長啥樣?

如今,全國各茶葉流通市場都有經營安化黑茶的商戶,黑茶消費者數以億計,但是由於安化交通閉塞,尤其是有茶的地方,所以真正能夠深入產區的商戶和消費者是少之又少。

曾經由於耕地缺少,低海拔的位置經常被種上了糧食蔬菜,所以安化茶多數分布在中高海拔的山上,林茶相間,小塊分布,不走近往往發現了。

這種生長環境非常生態,有機,在全國範圍內都極為罕見。

2009年起,歲越不斷深入安化各個茶產區,幾十萬公里,踏遍了每個鄉鎮茶產區,對安化群山中的茶樹資源進行梳理。安化的茶樹資源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Ⅰ類:林茶相間荒山野放茶園

此類茶園多存在於中高海拔山地,由於各種原因曾被長期拋荒,甚至種上了藥材、經濟林,這類茶園在安化廣泛分布。

這2張圖片,均為冬天拍攝。

厚樸林樹葉落盡後,一叢叢茶樹格外顯眼。

Ⅱ類:叢式老茶園

此類茶園多數是19世紀50年代以前形成的,以株植單叢的老式栽培方法培管。此類茶園多分布在產製條件優良,海拔坡度交通較為便利的茶區。

Ⅲ類:條列式密植新式茶園

此類茶園是19世紀50年代以後推廣種植的,條列式分布,植株密集,產出高且管理成本低,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性價比。

Ⅳ類:新茶園

2007年以後,受政府政策引導以及安化黑茶市場火熱的影響,而開闢的新茶園,如今多數已經開採,並逐步進入豐產期。

4、道地茶與外路茶

豐富的茶園茶樹資源,為安化黑茶的健康和規模發展提供著有力的支撐。

不過在市場經濟時代,受價格因素以及供需關係影響,魚目混珠,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各行各業中早已見怪不怪,於安化黑茶,亦是不能倖免。

「安化黑茶之父」彭先澤在《安化黑茶》中,也早有「道地茶、外路茶」之論述。

所幸的是,安化仍有一部分茶企守心如玉,在堅持做道地的安化純料。

安化本地原料品質優秀,酚氨比適合發酵,製作安化黑茶有相當的適製性優勢。

歲越一直是安化原料的忠實擁躉。

5、守心如玉,純正小產區安化黑茶首倡者

歷經十年深耕,目前歲越已建立高馬、雲台山、罄子山、辰山、洞市、九龍池等多個一線小產區原料基地。

歲越每年在安化收購本地鮮葉超過50噸,堅持「好黑茶,從鮮葉開始」、「好黑茶,從初製開始」的製茶理念。

每一款,都是核心產區一二級原葉;

每一款,都是從鮮葉採摘開始把控;

每一款,都是精準發酵而成;

每一款,都是鬆木或精炭烘焙而成;

每一款,都是業內首屈一指的精良倉儲。

自2017年起,歲越已經連續3年進行茶季直播活動,積極傳播真實,實時的安化黑茶茶文化。

歲越相信,選用安化本地原料,採取傳統精良工藝,推動安化黑茶真正走上名優化之路,純正小產區安化黑茶是我們堅定不移的選擇。(作者:歲越茶學部,資料來源: 歲越黑茶,本文原題:黑茶都是用外地料做的嗎?安化,難道就沒有茶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