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共享黑茶,你來得正是時候!

安化地屬湘中山區,是中國黑茶發源地之一。

歷史上,安化黑茶就是通過古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西北邊疆,也銷往俄國、英國等國,茶馬古道、茶馬互市、古絲綢之路、萬裡茶路、駱駝古道、船艙馬背、茶馬精神……這些光彩熠熠的詞都與它有關。

4月30日,為期2天的「安化黑茶·世界共享」——「茶媒體走進安化」大型採風活動在安化拉下帷幕。

本次活動由中共安化縣委宣傳部主辦。

讀「茶經」:一枚致富 「黃金葉」

今年60歲的周介華走路帶風,正趕往茶園給茶樹進行培護。老周家原來窮得叮噹響,這幾年隨著安化黑茶產業的崛起一家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幾年前,在駐村鎮乾部幫扶下,周介華把家裡5畝田土改建成茶園,從此栽下致富樹。今年,老周家完成3件大事:在鎮區買了一套新房,買了一台小轎車,還投資入股村裡的亮漢振農業合作社,擁有了1000畝茶園10%的股份。像周介華這樣的因黑茶脫貧致富的農戶,在安化還有很多。

湖南省安化縣產業辦辦公室主任朱向陽說,安化立足優勢,大力發展茶產業,以各種方式吸納貧困戶進入黑茶產業,在山崖水畔開出「路子」,讓片片茶葉兌成「金子」。

2007~2018年的11年的時間裡,安化縣的茶園面積增長了24.1萬畝,茶葉加工量增加了7.1萬噸,茶葉加工企業增加了140多家。截止2018年,全縣共有茶園35萬畝,產量8.2萬噸,佔全國黑茶產量的32.5%,茶企160多家。

安化縣的茶園中,多有農作物或花木間作。不僅可以改善茶園的生態條件,有利於茶樹生長。而且,這還增加茶園生物多樣性,使生物群落保持最大的穩定性。

2018年,安化縣茶園面積達31萬畝,茶產業綜合產值達180億元,茶產業稅收達3.2億元。安化黑茶產業成為區域內規模最大、品牌最響、綜合效益最高、帶動能力最強、從業人員最多的富民主導產業,也成為了安化縣精準扶貧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安化縣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鄉鎮(村)+示範點+貧困戶+非貧困戶」「扶貧車間+扶貧產品+貧困戶」「致富能人+貧困戶」等利益聯結機制,重點推行直接幫扶、股份合作幫扶、委託幫扶三大幫扶模式。目前,依託安化黑茶茶業,已帶動貧困人口9.4萬人脫貧,佔全縣總貧困人口的62.6%。

品茶史:中國黑茶博物館

安化的茶史起源於漢代。「1972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安化『渠江皇家薄片』,是有文字記載的安化茶之始。」 中國黑茶博物館的講解員介紹說。

這座位於資江畔黃沙坪古茶市的博物館,採用中國傳統樓閣式建築風格,設計合理,工藝精湛,造型宏偉,風景優美。中國黑茶博物館是全國唯一的黑茶專題展示博物館,融收藏展示和觀光旅遊於一體,是中國黑茶之鄉的標誌性建築。現有館藏文物5037件,其中珍貴文物458件,所藏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文物為茶文物和牌匾石刻文物。

遊走在中國黑茶博物館裡,關於安化黑茶的歷史在腳下徐徐展開,這一部「菌花香」四溢的芳香歷史。製茶老集聚、樹木化石、泛黃的老照片……這些極具歷史感的老物件,讓我們感受到了它曾經的香韻與魅力。「太全面、太完善了,我從喝黑茶起,便對黑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在這裡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洗禮,也對黑茶有了重新的認識。」前來博物館參觀的陳女士興奮地說。

縣委宣傳部部長、縣茶旅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黃瑛表示,中國黑茶博物館不僅是展現安化黑茶歷史的窗口,也是集中、立體展示安化形象的窗口。

黃瑛

目前,安化縣正在著力打造以茶為主題的康養休閑城市,將茶旅品牌定義為「安化與你四季有約,加快安化黑茶小鎮項目的推進,著力打造安化世界黑茶中心,做成世界知名黑茶。

尋技藝:安化第一茶廠

「你來得正是時候,當黑茶飄香的時候,我在梅山煮茶等你,靜看資江悠悠……」踏著優雅、輕快的安化茶歌,我們來到了坐落於雪峰山脈的東北端,資水中遊的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化第一茶廠」)。

安化第一茶廠有著百年歷史、見證了一輩茶人的風貌、被稱作中國唯一一座活態型黑茶博物館。剛走進茶廠,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茶香。茶廠周圍都是木質結構的建築,饒有滄桑感。

據介紹,安化第一茶廠是「萬裡茶道」湖南段唯一工業遺產點,不僅是安化黑茶活態性史書,更是極具歷史、建築、文藝價值的建築寶庫。

安化第一茶廠始建於1902年。百餘年間,這裡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的第一和里程碑事件。1915年,茶廠出品的「湖紅」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最優大獎章;1928年,安化茶事試驗場,中國最早的茶學教育基地在此成立;1950年,中國茶業公司安化支公司奉命籌建,同年時任茶廠副經理的楊開智修繕木倉群;1951年,安化茶廠標誌性建築鋸齒車間在蘇聯專家的援建下落成。

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安化茶廠的守藝人,堅守茶葉生產,將「正統工藝、正宗配方、正源之味」延續下來,從而奠定茶廠行業尊崇的地位。

悠久的歷史給安化第一茶廠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寶藏」。茶廠擁有獨特製茶工藝的千兩茶踩製場、可同時晾曬1萬支千兩茶的千兩茶晾曬場、被列為省保文物建築的百年木倉群、獨特建築風格的鋸齒形車間等老建築。

百年木倉,可謂是「鎮廠之寶」。這是目前國內用於茶葉生產環節最為大型、保存完整且百餘年持續不間斷使用的木質倉庫。木倉主體採用松木為材,榫卯相連,由一棟背靠式茶葉倉庫和兩棟單開門式茶葉倉庫組成,總建築面積3192平方米,倉儲容量1000噸。

百年木倉歷久彌新。如今,中茶在老木倉中,建設了一套優於行業標準的製茶工藝,即 「一倉兩藏」(「一倉」就是指公司的百年木倉,「兩藏」是指原料和產成品的存放),把毛茶和半成品雙重進入黃金微生態和黃金微生物轉運站化,提升茶葉品質。

▲編排_初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