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淨利不到伊利的一半 蒙牛到底差在哪?

作者|張彬 設計|張亞茹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使高速發展的乳品行業遭遇重創。

此後的十年間,經歷整頓和調整轉型,乳品行業進入穩定發展期。有機構預測,未來5年國內乳製品行業銷售額複合增速將達到8.68%,總銷售規模有望超過5400億。

5000億市場,注定將上演一場精彩的較量。伊利、蒙牛等全國性乳企利用品牌、渠道優勢不斷拓展份額,但仍面臨產品差異化的壓力;光明、三元等區域性乳企則深耕當地市場,在低溫等領域尋找發展契機,同時也在渠道拓展、物流搭建和多元化的方向上努力。

與此同時,消費趨勢的升級、洋品牌的衝擊、食品安全的挑戰是所有乳品企業的共同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抓住、創造、更新消費者的需求,始終是致勝的關鍵。

本周,《財看見》聚焦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幾大頭部乳品公司,通過解析各自近5年的財報,複盤它們的成功與失意,優勢與困境,探索與迷失。

乳品系列第四篇,我們來看看乳業雙巨頭的老二蒙牛乳業,看看它是如何與伊利拉開差距的。

乳業雙巨頭蒙牛、伊利由於產品結構高度相似,經常被放在一起談論。

但二者的實力其實相差巨大。2018年,蒙牛營收690億元,比伊利少100億,且近3年二者營收差距越來越大。

差距更懸殊的是盈利水準。2018年,蒙牛淨利潤30億元,不足伊利(64億元)的一半。

蒙牛的盈利能力為何遠遜於伊利?曾經的乳業老大,是如何被伊利遠遠甩在身後的?

淨利率低的苦惱

2019年3月27日,蒙牛公布2018年業績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89.77億元,同比增長14.66%;股東應佔溢利30.43億元,同比增長48.6%。

儘管業績亮眼,但與競爭對手伊利相比,蒙牛的壓力仍大。2016~2018年,蒙牛營收分別比伊利少65億、74億、100億,差距逐年增大。

2018年,蒙牛毛利率提升2個百分點至37.38%,與伊利(37.84%)幾乎持平,這也是近10年來蒙牛毛利率頭一次追趕上伊利。

蒙牛財報中解釋稱,2018年毛利率提升,主要由於產品結構的優化原奶價格相對平穩

蒙牛的產品主要分為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及其他(奶酪等)四類。其中液態奶又包括UHT(常溫奶)、乳飲料、優酪乳。2018年,蒙牛UHT奶和奶粉收入佔比均有所提升,其中高毛利的奶粉產品收入大增49%,佔總收入百分比提升2個百分點。

毛利率還不錯,但淨利率就經不起比較了。2018年,蒙牛淨利率為4.4%,遠遠低於伊利的8.1%。蒙牛的盈利能力差在哪?

首先從費用端看,2018年蒙牛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佔營收比重均高於伊利。

2018年,蒙牛銷售及費用為188億元,佔營收比重為27.3%,高於伊利的24.9%。且銷售費用同比增幅(26.7%)高於營收增幅(14.66%)。

其中,廣告及宣傳費用為70億元。2018年蒙牛圍繞世界杯展開一系列主題行銷活動,成為FIFA世界杯全球官方讚助商,簽約阿根廷知名球星梅西為品牌代言人。同時邀請李易峰、趙麗穎、吳亦凡、陳偉霆、張藝興、TFBOYS、盧靖姍等多位當紅明星協助宣傳。此外,2018年蒙牛加大三四線城市銷售渠道投入,拓展鄉鎮市場及校園渠道,拓寬電商渠道和建設新零售渠道也導致銷售費用上漲。

進一步分析,蒙牛的高渠道投入,並沒有拉動同等比例的營收增長,與蒙牛的“大商製”經銷模式有關。

大商製的優勢是初期渠道擴張快、管理成本低,但隨著大經銷商的壯大,其對蒙牛的議價能力也在變強。近年來,由於渠道激勵不足,蒙牛對渠道的控制力減弱,使得公司投入的促銷費用對營收的拉動偏小。

而伊利採用多級分銷模式,在全國建立幾個大區,每個大區有分銷商、經銷商和零售商。伊利深度參與銷售網絡運作,安排大量的行銷人員進行銷售網絡的開發、終端維護、陳列和促銷等工作,對渠道的掌控力更強。

2018年,蒙牛行政費用為29.15億元,佔營收比重為4.2%,同期伊利的管理費用為29.8億元,佔營收比重為3.7%。

另外,並購標的虧損也拖累了蒙牛的利潤。為了加強對上遊奶源的控制,2018年蒙牛增持現代牧業股份至61.3%,當年現代牧業(1117.HK) 業績大幅改善,但仍虧損4.96億元2018年蒙牛應佔聯營公司虧損約3億元。而伊利同期卻有2.61億元的投資正收益。

政府補助也是二者利潤拉開巨大差距的原因。2018年,伊利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8.32億元,而蒙牛當期政府補助金只有1.16億元。

對於未來如何提高盈利能力,蒙牛乳業首席財務官張平在業績發布會上作了回應:首先毛利率仍有改善空間,例如雅士利奶粉、鮮奶、冰淇淋等業務銷售佔比的提升,會帶來毛利率的改善;第二是提升費用的使用效果,降低銷售費用的比例。

同樣差距大的是二者的市值。受“百億回購”消息刺激,伊利股份4月9日大漲8%,截至4月10日收盤,伊利股份總市值1887億元,蒙牛乳業總市值1163億港幣(折合人民幣997億元),二者相差近一倍。

蒙牛是如何被伊利甩在身後的?

蒙牛落後伊利已有7年之久。而在此之前,蒙牛從零到銷售額超越伊利,隻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

蒙牛乳業創建於1999年,創始人為原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牛根生。乘著國內乳業爆發式增長的東風,蒙牛銷售額突飛猛進。2003年,蒙牛營收只有伊利的六成。2007年蒙牛營收突破200億,首次超過伊利,並在液態奶市場擁有40.7%的佔有率,一時風光無限。

這期間,蒙牛在產品創新和行銷上均步步領先。產品上,構建細分的產品陣營,打造早餐奶、晚上好等調味乳;首次推出高端牛奶特侖蘇,2017年特侖蘇銷量突破百億,為蒙牛主要的營收來源。

行銷上,2005年蒙牛酸酸乳冠名現象級娛樂節目“超級女聲”,火遍大江南北;2003年神舟五號上天,蒙牛打造“航天員專用奶”的品牌形象也取得巨大成功。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使乳業遭遇重創,從此,乳業雙雄的競爭態勢悄然改變。

2009年,中糧入主蒙牛,獲得控股權。2008年~2010年,蒙牛營收增速放緩,但仍然小幅領先伊利。2011年6月,牛根生辭去蒙牛董事長職位,僅保留非執行董事一職。當年,蒙牛的營收和淨利潤開始被伊利超越,2012年之後,二者差距不斷拉大,2015年,蒙牛營收比伊利少108億元,曾經的“逆襲者”已被遠遠落下。

蒙牛落後伊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管理層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2011年牛根生辭任蒙牛董事長後,蒙牛經歷過三次換帥:老將楊文俊、中糧系的孫伊萍和達能系的盧敏放先後擔任蒙牛總裁,管理層的動蕩不利於公司穩定經營。而伊利從2005年至今一直由潘剛擔任董事長及總裁,管理層較為穩定。

此外,中糧系接管蒙牛後,為了掌控上遊奶源,布局高毛利的奶粉業務,拓寬產品種類,開啟了一系列並購。而被並購標的虧損,拖累了公司業績。

2010年,蒙牛以4.69億元收購君樂寶51%的股權。2013年,蒙牛以31.8億港元增持乳牛畜牧公司現代牧業至28%,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同年,蒙牛以4.7億港元入股原生態牧業,以114億港元收購奶粉巨頭雅士利。2016年,蒙牛增持現代牧業股份至61.3%,收購達能集團旗下奶粉企業多美滋中國

自從被蒙牛收購後,雅士利和現代牧業就陷入業績下滑泥潭。雅士利2013~2016年業績持續下跌,2016年虧損3.2億元;現代牧業2014~2017年分別虧損7.42億元、9.75億元、4.96億元。受二者拖累,蒙牛2016年首次虧損7.5億元。

此外,蒙牛的原材料價格高於伊利。由於伊利前期深耕上遊原奶基地的建設,而蒙牛早期對奶重視不足,使得蒙牛的原奶成本高於伊利,且更容易受到原奶價格波動的影響。對於乳製品企業來說,得奶源者得天下,這也是蒙牛近年來一直加強自有奶源建設、並通過收購加強對上遊奶源控制的原因。

另外,伊利在毛利率較高的奶粉和冰淇淋等領域做得更大。伊利早在2007年就開始布局奶粉業務,2012年奶粉收入已經突破40億元,而蒙牛布局奶粉業務晚於伊利,2016年並購雅士利後又面臨諸多困難。蒙牛冰淇淋產品營收2014年起降至30億以下,而伊利冷飲產品近年來高速增長,2018年營收已突破80億元,佔營收比重超過10%。

奮力追趕的三年 蒙牛都做了什麽?

2016年9月,盧敏放接棒孫伊萍擔任蒙牛總裁。上任以後,他主要做了幾件事:其一是調整組織架構,啟動新事業部製,打造常溫、低溫、奶粉和冰淇淋產品獨立業務板塊。其二是通過打折促銷優化原料奶粉庫存,並通過對奶粉業務的商譽進行減值撥備,甩掉“包袱”,輕裝上陣。

2017、2018年,蒙牛乳業營收、淨利潤均實現雙位數高增長。

2018年,蒙牛繼續布局上遊奶源、開發新品,並推動渠道下沉。2018年12月,蒙牛擬3.03億元收購中國聖牧下遊液態奶業務,布局有機奶領域;常溫業務方面,推出特侖蘇有機純牛奶以及首款體重管理牛奶曼然纖維奶昔牛奶;低溫業務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奶粉業務扭虧為盈。新業務方面,設立奶酪事務部,通過加強與歐洲乳企Arla Foods合作,開拓奶酪市場;推出17個鮮奶單品,主打布局高端市場的每日鮮語鮮牛奶;植物基蛋白飲品業務,聚焦豆奶品類,推廣silk美食豆奶,強化與星巴克的B2B合作。

渠道方面,蒙牛加大三四線城市銷售渠道投入,並拓展鄉鎮市場及校園渠道,拓寬電商渠道和建設新零售渠道。

海外業務方面,蒙牛優益C印尼工廠2018年1月投產,設計日產能130噸,將以產供銷一體模式拓展東南亞市場。

接下來,蒙牛的重點將放在常溫優酪乳、高端常溫牛奶以及低溫新鮮乳製品上。

常溫業務方面,聚焦特侖蘇等高端品類以及純甄小蠻腰;低溫業務方面,聚焦冠益乳及優益C的市場發展,優化低溫優酪乳產品結構和市場基礎。同時,加大對鮮奶等新新型業務的投入,培育新的增長點。

渠道方面,加速渠道下沉,繼續推動鎮村通工程、智網行動、亮劍行動等渠道創新、提升項目,擴張網點及提高銷量。

蒙牛曾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銷售額千億元的目標。現在距離目標營收還差300多億,也意味著蒙牛未來兩年的營收增幅將超過2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