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葉知秋 | 秋分過後節氣養生指南

秋分是一年四季中最重要的四個節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它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健身、飲食、起居等都有其規律。秋分過後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成為養生重點。


1、秋分的宜和忌

秋分過後,氣候乾燥,氣象轉涼,要防止涼燥,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時添衣,切勿盲目貪涼。睡眠上也應注意迎合時宜,秋分後,天亮得晚、黑得早,可適當多睡會,早睡晚起。

秋分氣候乾燥涼爽,最顯著的特點是燥,主要外邪為燥邪,故秋分宜生津養陰、潤肺祛燥。

黃帝內經的養生理念就是「秋分當養肺」。秋分正是菊黃蟹肥美的季節,很多人都會吃肥蟹,但螃蟹屬寒性食物,脾胃虛寒的人群不宜多吃,建議大家淺嘗輒止。


2、保暖胃部,防止寒涼

秋分以後,氣候漸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

故此時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此外,還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


3、飲食溫潤,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不同於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燥令傷肺」,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

4、進補有度,切勿過量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在正是秋分進補的好時節,但秋分時節進補,不可太過,要適量。忌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忌慕名進補,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血壓升高等;進補應分清虛實,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只有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5、秋分灸,除虛寒

眼下氣象轉涼,燥邪、寒邪、風邪也漸漸增多。而人體毛孔收縮,免疫力下降,怕冷、感冒、咳嗽、腹瀉、腰酸背痛、過敏性鼻炎等虛寒病症也隨之多發。在秋分當令之時,藉助陰陽消長的變化,因勢利導實施艾灸,可以有效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溫通陽氣、祛風散寒、扶助正氣、增強免疫力,還能潤燥。


6、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秋分,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宜早睡早起。早睡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則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夜愈深,寒氣愈重,易入侵體內,給以後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


7、適量運動,輕鬆平緩

秋分養生,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比如: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時以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這樣既可得到鍛煉,又可避免寒氣通過毛孔進入人體,引發疾病。運動不宜過早或過晚,最好太陽升起來之後開始,太陽落山前就結束。

8、調養情志,放鬆心情

秋分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一部分人容易產生憂鬱傷感情緒,導致體內分泌紊亂,產生疾病。因此,要注意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心情舒暢,以適應秋天平容之氣。此時最適宜的運動莫過於登山,在晴朗的日子裡,登高望遠,心情愉快的同時,也鍛煉了身體,身心都能得到放鬆。


重點來了!

秋分以後湯水不能少 | 秋分喝什麼湯好 | 六款滋補湯推薦

經常喝,體質會變好,抵抗力會增強!

播放GIF


1、羅漢果百合豬骨湯


【材料】:羅漢果 半個、無花果 8顆、百合 15克、豬骨 400克、薑 2片、鹽 適量

【做法】:

1、豬排骨洗凈,用水淖一下去掉血水;

2、除百合外,把羅漢果、焯好的豬骨、無花果和薑片放入鍋裡,加適量的水;

3、大火燒開後小火煲1個小時;

4、加入百合繼續煲半個小時

5、出鍋前加適量鹽調味即可裝碗。

【功用】:

羅漢果百合煲豬骨湯的神奇功效:排毒輕體、潤腸燥、潤咽喉。對症治療:排毒不暢、咽喉乾澀咳嗽。另外,咽喉腫痛乾澀,經常咳嗽的人,也應該多喝這個湯,因為羅漢果除了潤腸之外還可以清肺。


2、白銀湯


【材料】:白蘿蔔、銀耳、鴨湯適量。

【做法】:

將蘿蔔切絲,銀耳分成半,放入清淡的鴨湯中小火清燉,注意時間不要過長。

Tips:該湯不可與參類同食,脾胃虛寒者少食。

【功用】:

白蘿蔔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也認為其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為食療佳品,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

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性平,味甘、淡、無毒。具有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安神、強心健腦等作用。歷代皇家貴族將銀耳看作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鴨湯滋陰,具有清熱去火、潤腸通便的作用。

老鴨湯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後病後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乾口渴者食用;對於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也有一定的食療價值。三者合一,能有效緩解「秋燥」等秋後不適,是較好的清補佳品。


3、蟲草花玉米骨頭湯

【材料】:蟲草花 1把、干貝 12克、玉米 1根、豬骨 400克、薑 2片、鹽 適量

【做法】:

1、骨頭焯水後撈出洗乾淨備用;

2、蟲草花洗凈,和干貝一起用清水浸泡20分鐘;

3、一個玉米切成三截,想讓湯水玉米味更足一些,再豎切成四塊;

4、將豬骨、玉米和蟲草花等材料連同薑片一起放進湯鍋裡;

5、加適量清水,蓋好鍋蓋,大火燒開後小火燉1個半小時;

6、出鍋前調入食鹽即可;

【功用】:

蟲草花,非草非花,它只是一種菌。鮮蟲草花成美麗的金黃色,與冬蟲夏草有相似的成份,但其各個成分的含量有差異,所以,蟲草花並非可替代蟲草,沒有那般神奇,也並未被列入中藥。

但其性質平和,不寒不燥,具有補肺、補腎和護肝養肝的功效,肝腎陰虛人士食用就最為適合。又因其味道不差,所以,是一種頗受歡迎的食材,多用作褒湯與葯膳,是新寵。

蟲草花用來褒湯,湯也會呈現美麗的金黃色,而隨蟲草花一起來煮的食材同樣會被染上一層淡淡的黃色,口味很獨特卻又沒有異味,是大家很容易接受的養生湯。


4、蓮藕冬菇豬排骨湯

【材料】:蓮藕、豬排骨各600克,冬菇、蠔豉各40克,生薑5片。

【做法】: 1、各物洗凈,蓮藕刮皮、去節、切塊;豬排骨切段;冬菇、蠔豉稍浸泡。 2、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個小時,下鹽便可。

【功用】:

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後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藕與菜豆熬湯,可改善睡眠品質,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廣東民間每逢秋冬節日時都愛用蓮藕蠔豉為湯,即寓意「年年好事」,有益氣養陰、健脾養心的營養功效。入秋之時,最宜以菌菇為湯,菌類入湯又有養胃健脾益氣之功。

5、雪梨豬肺湯

【材料】:豬肺 半個、雪梨 1或2個、無花果10顆、澱粉 適量、薑 3片、料酒 少許、鹽適量

【做法】:

1、豬肺用水沖洗乾淨表面和管裡的血;(如果是整隻豬肺,將豬肺的肺管套在水龍頭上,用細小的水流將豬肺灌滿,然後將水倒出,反覆幾次)

2、把豬肺切成厚片,放入澱粉,用粉抓多幾次,把髒東西吸附出來;

3、鍋內燒開水放入豬肺,(倒一點點料酒)煮開2到3分鐘,然後撈起沖洗乾淨;

4、將無花果、豬肺以及兩片薑放進鍋裡,加上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1個小時小時;

5、雪梨去皮切成塊,再放進鍋裡繼續煮半個小時;

6、出鍋前放入食鹽調味即可;

【功用】:

本湯以滋潤肺燥、清化熱痰為主。雪梨性味甘微酸涼,有潤肺生津、清熱化痰的作用,豬肺性味甘平,有補肺的作用,合而為湯,既可清肺之燥熱,又可補肺之不足,既可鎮咳,又可祛痰,共奏清燥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是標本同治之湯品。


6、番茄土豆牛肉湯


【材料】:牛肉138克、番茄5隻、土豆2隻、薑蓉1/2湯匙、生粉1湯匙、醬油1/2湯匙、油1湯匙、油3湯匙、白糖1/3湯匙、鹽1/2湯匙。

【做法】:

1、牛肉洗凈,逆著紋理切成薄片,加入1湯匙生粉、1/2湯匙醬油、1湯匙油和1/2湯匙薑蓉拌勻,醃製15分鐘待用。

2、番茄洗凈去蒂,切成瓣狀;土豆去皮,切成條狀,浸泡在清水中待用。燒熱鍋內3湯匙油,倒入番茄塊以大火快炒,直至番茄變得稍為軟身。

3、往鍋內注入3碗清水,倒入土豆與番茄一同炒勻,加蓋大火煮沸,轉中小火燉煮20分鐘,至番茄完全軟化。倒入醃好的牛肉攪勻,加入1/3湯匙白糖和1/2湯匙鹽調味,煮至牛肉變色,即可出鍋。

【功用】:

土豆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吃後可刺激腸道蠕動,能緩解便秘。新鮮土豆煮後在水中仍能保持塊狀,吃起來口感很面,所以適合做湯。

番茄土豆和牛肉是十分常見的食材搭配,但別小看這三樣東西,料理後的成品不但酸甜味美,而且葷素搭配合理,營養互補,有補血抗衰、益氣強身之效,是適宜四季常食的美味佳肴。


以上就是本期 德成行二十四節氣養生之秋分 的所有內容,

如對您有幫助,可關注我們/點贊/打賞,謝謝!

歡迎轉載分享,持續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