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740期

今日練習

何某,女,34歲。咳嗽斷續2年。2年前感冒後患咳,四季皆作,冬重夏輕,咳嗽為陣發性,且以上午10點,午後3~4點、晚上8點為著,曾患肺結核,上月曾在某中醫院服中藥30餘劑(多為宜肺化痰,如杏仁、桔梗、清半夏、瓜蔞、枇杷葉.前胡等)皆未見效。近咯吐白泡沫痰,噁心,咽乾,無汗,兩脅脹滿,舌質紅,苔薄白,脈弦滑。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四逆東加味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閻某之妻,患瘧證二十餘日,每日午後發作,先寒而後熱,寒甚則顫慄鼓頜,熱退則汗出如洗,發作之時頭痛如劈,飲食不進,嘔吐酸苦涎沫,大便溏瀉,兩脅撐脹而痛、惟喜滾飲。脈細遲無力。舌苔白滑,質含青色,曾服消食清熱平肝等十餘劑未效。

此乃陽氣內虛,陽不勝陰,肝邪夾寒水之氣上逆,午後之時,陰盛陽虛,真陽被陰邪格拒,浮越於外,遂成是狀。擬四逆東加味治之。

天雄片60克 乾薑30克 公丁5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法夏12克 茯苓30克 甘草6克

並囑先吞烏梅丸二粒,是晚服藥一劑,次晨又一劑,午後遂不復作。後照原方加砂仁10 克,兩劑而愈。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92條: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

《傷寒論》第225條: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傷寒論》第323條: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傷寒論》第353條: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354條: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372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388條: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各家論述

《傷寒明理論》:此湯申發陽氣,卻散陰寒,溫經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味甘平,《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卻陰扶陽,必以甘為主,是以甘草為君;乾薑味辛熱,《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逐寒正氣,必先辛熱,是以乾薑為臣;附子味辛大熱,《內經》曰:辛以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暖肌溫經,必憑大熱,是以附子為使,此奇製之大劑也。四逆屬少陰,少陰者,腎也,腎肝位遠,非大劑則不能達,《內經》曰:遠而奇偶,製大其服。此之謂也。

《千金方衍義》:四肢為諸陽之本,故能運動不息,今因陽氣乖離,所以四肢厥冷。用黑附子溫補下焦之真陽,乾薑溫散中焦之寒逆,甘草溫養三焦之元氣,為直中陰寒之專葯。

《寒溫條辨》:此方通治三陰脈沉,惡寒,手足厥逆之證,故用附於之生者,上行頭頂,外徹肌表,以溫經散寒;乾薑亦用生者,以內溫臟腑;甘草獨用炙者,以外溫榮衛,內補中焦也。

——EN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