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722期】

藍色字「醫承有道」關注我們

今日練習

陳某,男,24歲。自昨曰惡寒、身痛、咳喘、咽斡,自服A.P.C 2片後,汗出不惡寒,但仍身痛、咳喘、吐白痰、口乾思飲,舌苔白,舌尖紅,脈滑數。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四逆湯

上期原醫案

劉某,女性,50歲,1976年4月23曰初診。

近月來食則昏冒,甚則休克,下肢痩弱不能站立,靜靜臥少許時可復常。自覺胃中冷,脈沉細,舌苔薄白。

食則昏冒,裡虛甚精不能營上。脈沉細,胃中冷,裡虛寒甚。

綜合分析:此屬裡虛寒甚,治以溫中祛家,與四逆湯。

處方:炙甘草10g,乾薑10g,製附片(先煎)15g。

結果:服3劑,諸症已,迄今未再發。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92條: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

《傷寒論》第225條: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傷寒論》第323條: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傷寒論》第353條: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354條: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372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388條: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各家論述

《傷寒明理論》:此湯申發陽氣,卻散陰寒,溫經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味甘平,《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卻陰扶陽,必以甘為主,是以甘草為君;乾薑味辛熱,《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逐寒正氣,必先辛熱,是以乾薑為臣;附子味辛大熱,《內經》曰:辛以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暖肌溫經,必憑大熱,是以附子為使,此奇製之大劑也。四逆屬少陰,少陰者,腎也,腎肝位遠,非大劑則不能達,《內經》曰:遠而奇偶,製大其服。此之謂也。

《千金方衍義》:四肢為諸陽之本,故能運動不息,今因陽氣乖離,所以四肢厥冷。用黑附子溫補下焦之真陽,乾薑溫散中焦之寒逆,甘草溫養三焦之元氣,為直中陰寒之專葯。

《寒溫條辨》:此方通治三陰脈沉,惡寒,手足厥逆之證,故用附於之生者,上行頭頂,外徹肌表,以溫經散寒;乾薑亦用生者,以內溫臟腑;甘草獨用炙者,以外溫榮衛,內補中焦也。

——EN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