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784期)

梁某,27歲,初妊3月,嘔吐50餘日,體重減14斤。望其面色淡黃,形體瘦削,天不冷而裹厚衣,舌尖紅,苔薄白。詢知每食即吐,吐必凈之,或嘔膽汁,吐猶不停,唯食冰淇淋不吐。吐時引發咳嗽,面赤氣逆,痰誕代血。

飲食不馨,口乾口苦,思飲欲冷,腹中氣上沖逆,噯逆頻頻,小腹脹滿,臍腹畏寒,大便數日一行義不秘,而食冷即泄瀉。近三日小便頻數不暢,尿黃赤。腰不痛,四末不冷。診得脈來弦細略數,化驗小便:白細胞++,蛋白±。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四逆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子近2歲,其身不高,齒不齊,行立遲,言語緩,先天不足也。一日申酉發熱,體溫39.4℃,請治於西醫,點滴消炎液體,並滴人地塞米松一支(劑量不詳),輸畢歸。

子夜,患兒大汗淋漓,拭之不盡,瞑目沉睡,呼之不應,推之不動。急喚余診,視其面色蒼白,鼻息咻咻,細若屬絲,全身冰冷,非僅四肢厥冷也。撬齒觀之,舌淡潤滑。脈細如絲,指紋淡紅,已近命關矣。

觀其脈症,此大汗亡陽也。急宜回陽抑陰,以挽陰陽立絕之勢,若陽氣回復,則陰液固斂,汗自止也。擬四逆湯:

附子3g 乾薑3g 炙甘草3g,搗碎,開水煎煮,頻頻撬喂。及曉,一劑已盡,汗漸止,面微轉紅,肌膚四末亦溫,陽氣雖回,猶仍不足。

改用桂枝湯以溫陽益陰:

桂枝4.5g 白芍4.5g 甘草3g 生薑1片 紅棗3枚 。

翌日,諸症皆失,惟飲食不思耳。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92條: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

《傷寒論》第225條: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傷寒論》第323條: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傷寒論》第353條: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354條: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372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388條: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各家論述

《傷寒明理論》:此湯申發陽氣,卻散陰寒,溫經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味甘平,《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卻陰扶陽,必以甘為主,是以甘草為君;乾薑味辛熱,《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逐寒正氣,必先辛熱,是以乾薑為臣;附子味辛大熱,《內經》曰:辛以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暖肌溫經,必憑大熱,是以附子為使,此奇製之大劑也。四逆屬少陰,少陰者,腎也,腎肝位遠,非大劑則不能達,《內經》曰:遠而奇偶,製大其服。此之謂也。

《千金方衍義》:四肢為諸陽之本,故能運動不息,今因陽氣乖離,所以四肢厥冷。用黑附子溫補下焦之真陽,乾薑溫散中焦之寒逆,甘草溫養三焦之元氣,為直中陰寒之專葯。

《寒溫條辨》:此方通治三陰脈沉,惡寒,手足厥逆之證,故用附於之生者,上行頭頂,外徹肌表,以溫經散寒;乾薑亦用生者,以內溫臟腑;甘草獨用炙者,以外溫榮衛,內補中焦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