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前名優綠茶紛紛上市,普洱茶卻罕有新茶麵世,原因何在?

俗語有雲:「明前茶,貴如金」不少名優綠茶,都以清明節作為時間節點,推崇清明節前後所採收的茶葉,以此為珍品。如今已經是三月底,清明將至,但普洱茶,尤其是以喬木古樹茶菁為原料的普洱茶,卻罕有新茶麵世,這是為何呢?

普洱茶為何明前不能上市?因為普洱茶的採摘要求、製作工藝的特殊,普洱茶從採摘到製作成為可以出廠的茶餅至少兩周以上的時間,這還得在量夠的情況下。另外明前上市的大多是普洱茶原料。那麼,古樹普洱春茶為何發芽較晚呢?下面一起和崑崙來了解看看。

關於明前茶、頭春茶

明前茶這一概念,多見於傳統江南茶區,而北方茶區則因為氣候偏冷茶樹發芽較晚,所以並沒有明前茶的概念。但雲南不同,雲南因為氣候原因,隻分乾、雨季兩季,並無春夏秋冬。雲南的春茶一般泛指2月到5月中旬所採摘的鮮葉。可見與北方茶區不同,普洱茶春茶較晚面世,並非氣候原因。

「明前茶」是江南一帶綠茶的季候概念,和普洱古樹關係不大,在雲南不同茶區甚至同一茶區的不同樹種採摘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明前只能采少量,有的只能采芽尖,有的完全沒有開採。多數優質的古樹茶都不是明前茶。

比起「明前茶」,「頭春茶」要略微靠譜一點,從大的範圍來說靠前面採的茶的比春尾茶的要好一些,但是並不是越前面越好。古樹茶有其自身的規律,往往是春茶季期間的某幾天茶質最好,前面、後面都相對遜色,這裡面門道可深了,和植物自身規律、月相都有關係。

明前茶的概念主要見於綠茶,大家所熟悉的名優綠茶,很多是採摘茶樹葉子的芽頭,或一芽一葉的葉片來製作,嫩度高採摘時間較早。

而普洱茶,則是採摘一芽二、三葉的茶箐來製作,自然需要更多的時間讓葉子成長,吸取更多的養分。

古樹普洱春茶為何發芽較晚?

雲南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悠久的植茶歷史,保留了大量成百上千年的古茶樹,近年來出於對原生態和口味的追求,用這些古茶樹來製作普洱茶蔚然成風。

但與茶園茶不同的是,這些樹齡百年以上古茶樹發芽時間較晚,據統計在2006-2010年,雲南古樹春茶採摘時間約為3月下旬至5月中旬,茶樹樹齡越大,發芽時間往往也越晚。所以即使在雲南,台地茶、小樹茶(樹齡百年以內)、大樹茶(樹齡百年以上)的採摘時間也有所不同。

不同的採製標準,得天獨厚的高齡茶樹,迥異的生產工藝,是普洱茶千變萬化口感產生的源泉,但也讓普洱茶,尤其是大樹茶,錯過了明前的盛宴,但多等些時日,當普洱茶獨具魅力的茶湯入口後,你會覺得這一段不長的延宕絕對值得,正如你為普洱茶陳化而做出的等待。

要了解古樹普洱春茶發芽晚的原因,我們就得從古茶樹自身因素外界影響因素兩大方面進行分析。

1、古茶樹自身因素

每一個生命的一生,都是從生到死的一生,在這一過程中,又會出現繁盛和衰落的情況,茶樹也不例外。每一棵植物從生到死,都會經歷四個階段:生長—繁殖—衰老—死亡。

當茶樹處於生長期時,芽葉、樹梢的生長就是茶葉的養料歸宿;而當茶樹正處於繁殖期時,花、果等成為茶樹養料的主要歸宿;因此一旦古茶樹正處於繁殖時期,那麼開花結果才是茶樹生長的主要內容,這導致的直接後果是茶葉的發芽能力不斷降低。

雖然茶樹以前能夠很快發芽,然而當茶樹處於生命周期中的繁殖期時,開花結果成為茶樹繁殖期中的重頭戲,因此茶樹要想發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那麼茶樹就會出現晚發芽現象。

而到衰老期時,茶樹這時生長的重點已經轉移到維持生命力上,這也會降低茶樹的發芽的能力。

2、外部因素

(1)氣候因素

極端的氣候,如過於乾旱。古茶樹無法獲得必要的水分去生長和發芽。

(2)氣溫因素

我們都知道,冬氣象溫較低,茶樹處於一個休眠期,若是到了來年春季,氣溫依舊回升不了,那麼古茶樹得不到喚醒生長能力的溫度,繼續休眠,也會導致發芽推遲。

(3)海拔因素

海拔高低引起溫度不同從而影響不同區域茶樹的生長節奏:這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一個道理,高山高海拔地區的古茶樹發芽會比低海拔地區的古茶樹、小茶樹發芽更晚。

(4)人為因素

近幾年隨著古樹茶價格的不斷攀升,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地方的古茶樹大多存在過度採摘的情況。過度採摘會加速茶樹的養分消耗,當茶樹要再發芽時,茶樹無法在往常的時間內提供充足的養分,所以導致古茶樹發芽晚。

春季是人體一年四季中生命力最為旺盛的時期,新陳代謝開始轉盛,要「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茶從大自然中來,本身帶有新春的活力,利於人體吐故納新、採納真氣,加之春茶特有的色、香、味,能給人以怡心悅目的舒展感覺。因此,古人早有結論,春季重養生,一年健康有保證。而這保證裡,春茶功不可沒。

雲南地理環境優越,特別是古樹春茶,終日與鳥語花香陽光雨露作伴,紮根於深山之中,生於自然,成與自然,更是難得。

本文分享自東家匠人:潤土茶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