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較真丨加拿大醫生揭秘現代醫學黑暗騙局?難怪很多病治不好?

較真要點:

現代醫學不是萬能的,不是什麽病都能治,但是不能因為某些瑕疵的存在,就給現代醫學戴一個“黑暗騙局”的帽子。藥物確實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其正面效果不應被否認。

查證者:一節生薑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

養生圈這幾天流傳著一篇文章:《加拿大醫生揭秘:現代醫學的黑暗騙局,難怪很多病治不好》(以下簡稱《黑暗騙局》)。看了這篇文章後,有人不禁發問:現代醫學已經這麽不靠譜了嗎?

首先要說明一下,現代醫學不是萬能的,不是什麽病都能治,不像那些吹噓包治百病的江湖“神醫”;現代醫學有自己的瑕疵,也不是所有實施現代醫學的人都有完美的職業道德。但是,不能因為某些瑕疵的存在,就給現代醫學戴一個“黑暗騙局”的帽子。

有正常認知能力的人,應該能夠正確了解現代醫學對人類健康的貢獻,也能一分為二地看待現代醫學的不足。但是,這裡有必要對《黑暗騙局》一文中提出的幾個觀點進行分析,以供被迷惑的人了解。

一、聲稱不相信現代醫學的“MIT科學家”並沒有醫學背景

文章開頭的一個故事,其主人公是一位叫Raymond Francis的人,文中描述這是一位“MIT科學家”,但查證後發現,他的專業是化學,並不是醫學。學化學的人多了,但是Raymond Francis不一樣,他開了一個賣保健品的網站,而且寫了數本養生的書,這些書在網上也有銷售。

每個寫養生書的人都有一個傳奇故事,Raymond Francis也不例外。根據《黑暗騙局》一文的介紹,在46歲的時候,Francis感覺身體不舒服,去看醫生,醫生說:“你很健康,你只是老了,沒有什麽問題”。

但是,隨後他經歷了纖維肌痛、頭痛、頭暈等各種問題。Francis去看了36個頂級專家,35個束手無策,只有一個人給他開了一種藥,但這種藥物導致了他肝髒衰竭。自那之後,曾經特別相信現代醫學的Francis開始養生自救。

我覺得這個故事沒有編好。如果一個本來沒有問題的人,看了36個頂級專家,結果35人都說有各種疾病,吃了亂七八糟的藥,而且還吃出問題來了,那才是真正的《黑暗騙局》。

我們不清楚Francis的健康到底出了什麽問題,如果36個頂級專家中,有35個都沒有給他開藥治療,說明這些專家都知道現代醫學的局限,也沒有進行過度治療。只有唯一一個醫生開了藥,而吃了藥之後Francis就出現了肝髒的問題,這恰恰說明了那35個醫生是對的。

且不說Francis的求醫經歷是真是假,僅憑這個案例並不能證明“現代醫學黑暗”。

二、藥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其正面效果不應被否認

《黑暗騙局》中提到,通過飲食調理和改變生活狀態可以改善疾病,但是因為患者更迷信藥物,最後被不必要的藥物和副作用毒死,並舉了三個例子,即以下我們要重點討論的三個觀點。按文中的表述,這些觀點來自一位推崇斷食的加拿大醫生。

其實誰說的並不重要,我們討論這些觀點,也不是為了針對誰,而針對這些觀點本身。下面一一分析:

1、“降壓藥副作用很嚴重,患者本可通過飲食調理,但是因為迷信藥物被副作用毒死”

降壓藥有沒有副作用?當然有,但因為它是藥,並不是食物,一般人沒事不需要吃,而吃的人是因為血壓太高,如果不吃藥控制血壓,會出大事。

成年人的正常收縮壓範圍為100~120毫米汞柱,舒張壓範圍為60~80毫米汞柱。當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毫米汞柱時,就屬於高血壓。如果血壓升高不多,收縮壓在140~149毫米汞柱,同時身體又沒有糖尿病、高血脂,也沒有心、腦、腎等器官損傷,根據我國的高血壓治療指南,也可以先不服用降壓藥,而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調理,如控制飲食、適量運動、減肥等,這也是很多人認為的“養生”。但是,如果血壓繼續升高,身體又出現了其他問題,那就必須通過藥物治療才能獲得控制。

比如,有一類降壓藥,叫“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 大數據表明,與安慰劑相比,ARB可以將全因死亡率降低17%,將因心力衰竭而住院治療的風險降低36% 。到底降壓藥是在救人,還是在害人?這從數據上就可以看出。

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的數據,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7.9%,有45.8%的高血壓患者在進行治療,可見高血壓藥物被普遍使用的藥物。如果按照醫囑常規服藥治療,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機會極少。

相反,如果聽信謠言,高血壓患者擅自減少、停用降壓藥,卻會出大事。瀟湘晨報2020年8月29日曾報導過一個案例,47歲的丁女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服藥控制了十餘年,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誤入了一個“養生”機構,並聽信所謂“名醫”的話,通過控制飲食、運動、服秘方等方式來“治療”,還被“指導”高血壓用藥減半,胰島素減量,不要在乎血壓血糖數據。一個多月後,丁女士被家人發現昏迷,入院診斷為腦乾出血,最終不治身亡。

高血壓是導致腦乾出血的最常見病因,降壓藥雖然有副作用的風險,但是聽信謠言減壓、停藥,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2、“抗抑鬱藥並不是神藥,沒有太大作用”

抗抑鬱藥物是不是神藥?確實不是,並且因為抑鬱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藥物的副作用也會很明顯。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但是,不是神藥,並不等於沒有太大作用。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目前也不是僅僅靠吃藥來治療,吃藥只是治療的一部分。在吃藥的同時,還要配合其他的乾預措施,比如心理治療、運動治療。

抑鬱症也不同於一般的“心情不好”。如果只是偶爾出現不開心的情況,不管抗抑鬱藥有用沒有,都不需要吃,轉移一下注意力也許就沒事了。抑鬱症的一個特點是長期出現,頻繁發作,如果患抑鬱症,千萬不可忽視,需要正規和專業的治療,該吃藥的時候就要吃藥,雖然會有副作用,但是如果抑鬱症不能改善,將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3、“他汀類藥用處不大,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汀類對患者有效,患者應該停止服用這種藥物”

他汀類藥物是降血脂的藥物,對於高膽固醇的患者(總脂蛋白膽固醇過高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服用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這些血液指標。

早在1997年,已經有對16個臨床研究、總共約29000參試者的統計數據表明,他汀類藥物將患者的中風風險顯著降低了29%,將總死亡率降低了22%。降低血脂預防的是心血管疾病,而服用他汀類藥物,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顯著降低了28%!

他汀類藥物也是藥物,“是藥三分毒”,他汀類藥物到底會不會帶來死亡的風險呢?有研究進行了分析,認為在1萬例患者中,如果使用他汀類藥物將膽固醇水準有效地控制5年,能夠預防500~1000例心血管事件,但是同時在這1萬人中,也會有5例肌病、5~10例出血性卒中、50~100例新發糖尿病以及50~100例有症狀不良事件(例如肌痛)。

需要指出的是,服用了他汀類藥物出現的不良事件,不能都歸於他汀的副作用。到底是不是他汀引起,需要通過臨床試驗與對照組進行比較,但是對比並沒有發現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比對照組明顯出現了更多比例的上述不良事件。這說明在這些高血脂的人群中,不管吃不吃他汀,其實都會出現這些不良事件。

既然那麽多醫學研究的證據都表明藥物的效果,為什麽謠言還是滿天飛?造謠者的一個特點是張口就來,比如他們說他汀類藥物沒有用,根本不講什麽證據。

人無完人,很多醫學研究也是有缺陷的。造謠者可以用一份有缺陷的研究,來否定整個現代醫學。這就好比把所有的新聞都貼上“假新聞”的標簽,自己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只要能講一個好故事就無敵了。但故事是別人的,命是自己的。

本文編輯:ambergchen

點擊騰訊新聞APP搜索框,查看【較真榜】,每日最熱辟謠科普一網打盡。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