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聯用隨訪96周試驗,面向代償性人群,比較降低HCC發生率_Peg-IFN

為了證明核苷酸類似物(NAs)聯用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α-2b治療NAs、B肝表面抗原處於低水準、B肝相關代償性肝硬化能否提高B肝表面抗原清除率,降低肝癌風險,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主辦,臨床試驗編號:NCT03969017。

B肝聯用隨訪96周試驗,面向代償性人群,比較降低HCC發生率

本研究是聯合用藥治療B肝相關代償性肝硬化試驗,首次發布時間:2019年5月31日,最新發布時間:2019年6月20日,實際研究開始日期:2019年6月17日,預計初步竣工日期:2022年5月30日,預計研究完成日期:2024年5月30日,登記於全球臨床試驗數據庫中(見上圖)。研究納入84名B肝相關代償性肝硬化患者,接受NAs治療1年以上,B肝表面抗原小於1000IU/ml,分為2組。

其中,A組給予NAs+Peg-IFNα-2b治療,B組在入組前給予NAs治療。兩組受試者將被隨機隨訪96周。主要終點是比較兩組間,B肝表面抗原清除率。次要終點包括:(1)比較96周隨訪期間肝癌發生率,(2)比較兩組之間的不良反應,如腹水、胃腸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3)比較兩組的病毒學和生化反應。第二階段詳細說明:研究人員認為,B肝表面抗原的清除與肝纖維化和肝癌的低發病率有關,被認為是B肝患者的最終治療目標。

早期研究顯示,核苷酸類似物(NAs)治療的非肝硬化B肝患者改用/或聯用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α-2b,可以獲得更高的B肝表面抗原清除率。因此,本研究人員假設是,NAs+Peg-IFNα-2b治療NAs、表面抗原低水準、B肝相關代償性肝硬化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清除率高,有助降低肝癌風險。納入的84名B肝相關代償性肝硬化患者中,接受NAs治療1年以上,B肝表面抗原小於1000IU/ml,根據受試者意願分為2組。

A組採用NAs治療(原用替比夫定治療的患者改為恩替卡韋)加Peg-IFNα-2b(180ug/周,如果患者不能耐受Peg-IFNα-2b的副作用,則改為135ug/周或90ug/周)。Peg-IFNα-2b治療至B肝表面抗原小於0.05IU/ml,最長48周。B組將與注冊前一樣接受NAs治療。兩組受試者將被隨訪96周。實驗組:NAs+Peg-IFN組 NAs+Peg-IFN組接受NAs(原用替比夫定治療改為恩替卡韋)加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α-2b治療。

藥物: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NAs+Peg-IFN組給予Peg-IFNα-2b治療(180ug/周,如果患者不能耐受Peg-IFNα-2b的副作用,治療期間改為每周135ug或90ug)。Peg-IFNα-2b治療至HBsAg<0.05IU/ml,最長48周。NAs組和NAs+Peg-IFN組均與入組前一樣接受NAs治療。NAs組:NAs組將與注冊前一樣使用NAs。NAs組和NAs+Peg-IFN組均與入組前一樣接受NAs治療。

主要結果指標:96周內,兩組的B肝表面抗原清除率並比較兩組表面抗原清除率。次要結果指標:96周內,兩組肝癌發生率並比較兩組間肝癌發生率;96周內,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間比較腹水、胃腸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不良反應;96周內兩組的肝功能變化;比較兩組間的丙氨酸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白蛋白、總膽紅素、INR水準;96周內,兩組血常規指標變化,比較兩組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水準。

入選標準:16歲至65歲的兒童、成人或老年人,不接受健康志願者;臨床診斷為代償性肝硬化;Child-Pugh A級;血清B肝表面抗原陽性;B肝表面抗原滴度小於1000IU/ml;核苷酸類似物(NAs)治療1年以上;HBV-DNA小於20IU/ml;血清e抗原陰性;血常規:4×10e9/L<WBC<10×10e9/L、100×10e9/L<PLT<300×10e9/L等。

排除標準:半年內用干擾素治療;藥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謝因子引起的肝病;HAV、HCV、HDV重疊感染;HIV感染;嚴重呼吸道疾病;嚴重循環系統疾病;嚴重消化道疾病;嚴重神經系統疾病;其他疾病需要免疫抑製治療;其他疾病需要放療/化療;甲狀腺疾病;風濕性疾病;惡性腫瘤;嚴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神或心理障礙;有干擾素治療禁忌症;懷孕或3年內有懷孕計劃;哺乳期;不能遵守研究方案;未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人員確定的其他不適合入組的情況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