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防患於未然,科學管理「B肝」

我國是B肝感染人口最多的國家,全球約有3億B肝感染者,我國約有0.93億人,感染率約為7.18%(數據來源於2006年全國流調),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慢B肝)患者約2000萬例,其中25-40%的患者將發展為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在全國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B肝引起的比例分別為60%和80%。

B肝—— 「隱匿殺手」

B肝被稱為「隱匿殺手」。經常「偷偷」的導致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

在慢B肝患者中,每年約有2~10%的患者發展為肝硬化。

在肝硬化患者中,每年約有3~5%的患者發展為失代償期肝硬化,出現腹水、嘔血、肝昏迷,5年生存率不足40%。

肝硬化患者還容易發展為肝癌,每年約有3~6%的患者發展為肝癌,5年的生存率約10%。

起病隱匿容易被忽視

不及時就診導致耽誤病情

我們都知道「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命」的道理。我們時常遇到一些小毛病,但是身體很難受,促使我們主動去就診,比如:痛風、牙痛、感冒發燒等。

而有一些很嚴重的疾病卻恰恰相反,他在起病的初期往往沒有感覺,或者僅有一點點疲乏,食慾下降,猶如「冰山一角」。很多人不引起重視,以為沒病就不去找醫生看,甚至認為醫生把病情說重了,「扁鵲見蔡恆公」的典故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慢B肝危害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發病隱匿。臨床資料顯示,大部分B肝患者早期沒有任何癥狀;隨著病情進展,部分人會感到「沒胃口,身上沒力氣」。試想一下,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是不是大部分時間都認為這僅僅是因為太過勞累、消化不良或者感冒了,完全沒有意識到需要到醫院去檢查看看。加上一些官方體檢常常迴避「B肝」的篩查,患友的自知率也不高。據統計,我國慢B肝的年就診率只有5%。

B肝患友不主動就診還存在一些主觀認識的不足:認為B肝治不好;怕被人知道等等,導致主觀上忽視,甚至逃避心理。殊不知隨著現代醫學的高速發展,B肝的治療已經取得很多突破性的進展。雖然B肝治癒的新葯預計還需要5-10年的時間才能面世,但是當前的藥物已經可以完全控制住B肝病情,甚至能逆轉部分已經發生肝硬化的患者,規範治療後B肝患者完全可以正常上大學,參加工作,結婚和生兒育女。

然而日常工作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B肝患者平時忽視了B肝的問題,許多患者第一次就診就已經是肝硬化甚至肝癌。「隱匿殺手」這個稱號也就在醫學界傳開了。

如何正規規律隨診 ?

那麼,B肝患者該如何科學的管理自己的病情呢。

首先,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就診。第一次就診(首診)很重要,要到區域的傳染病防治中心或者大型三甲醫院的肝病專科就診。

其次,應規律複診:首診後,經醫生判斷病情,確定診斷。

「病情穩定」的B肝攜帶者,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目的是常規監測,及時發現病情如何由「穩定」變為「不穩定」,及早採取乾預措施。

「病情不穩定」的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一般選擇口服核苷類/核苷酸類藥物或者皮下注射干擾素進行抗病毒治療。以後每3個月進行一次驗血檢查,每3~6個月進行一次腹部彩超。

肝硬化者,腹部彩超檢查必須每3個月一次。

最後,除了常規體檢,如平時出現厭食油膩、噁心嘔吐、臉色發黃,腹脹腹痛、下肢浮腫、嘔血、黑色糊樣大便等,均應該馬上就診。 (肝膽相照-肝膽病在線公共服務平www.igandan.com)

專家簡介

蔡慶賢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病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兼任廣東省醫學教育協會感染性疾病學專業委員會秘書兼常委;亞太醫學生物免疫學會委員;廣東省預防醫學會感染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脂肪肝專業委員會委員。近年來承擔及參與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及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餘項;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廣東省醫學科學基金一項,國家教育部大學生暑期科研項目一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參與多部醫學專著和衛生部統編教材的編寫。承擔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傳染病本科及全英班教學工作。

科室簡介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是在1996年由深圳名醫楊大國教授創建,歷經王植芳、聶廣、李曉良等中西醫肝病專家的精心培育,現已成為擁有高素質的學術隊伍、高質量醫療技術的集門診、病區和實驗室一體化的診療體系,在中西醫結合肝病診治領域取得了較大的影響,具有較高的學術聲望。科室現為深圳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掛靠部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型肝炎專病協作組成員,廣東省特色專科建設部門,已經成為本地及周邊地區中西醫結合肝病診治臨床、教學和科研中心。近年多次承擔國家、省市肝病領域尤其是重型肝炎、慢性肝炎等重大課題研究,使科室的醫療技術水準達到全國同業先進水準。

本文系蔡慶賢醫生投稿,肝膽相照平台編輯,歡迎轉載,但請務必標明出處。

更多肝膽資訊,免費諮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一家人」微信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