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有璨:互聯網運營從業者必看的3大忠告

閱讀本文可能需要花費15分鐘,但內容價值和指導意義較高,建議認真閱讀。

對於很多工作年齡在5歲以下的互聯網運營從業者來說:

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以及如何學習,如何在快速變化的互聯網職業環境下獲得更快速的成長是個永恆的剛需。

但與此同時,在選擇職業方向時充滿迷茫、以及滿世界看了一堆乾貨聽了一堆課程之後並無卵用的狀態卻並不少見。

所以,我想要借這篇文章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我認為非常有價值的建議。

我將會圍繞著這樣三個問題依次展開來聊——

我們在不同在階段,到底應該去重點學習和提升哪些能力?該學些什麽?

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途徑才會更有助於自己的成長?

怎麽判斷你要學的東西好不好?

以下,逐次展開。

一.運營從業者在不同階段,到底該重點學習和提升哪些能力?

不妨先直接來看一張圖。

這張圖,是源自於我們過去3年時間內累計給超過10萬個運營從業者講過課程,也認真研究過他們的狀態之後才得出的一些思考與結論。

我們認為,運營從業者在大面上的職業成長,可能可以分成幾個階段來看。

第一個階段是0-1歲,也就是工作經驗還不足1年,從門外漢、小白到剛剛入門這個階段。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一個0-1歲的運營新人或者是一個運營實習生,通常在進入一家公司後最常需要面對和承接的具體工作內容可能會有哪些?

我們能夠第一時間想到的典型場景或許包括——

老闆突然丟給你十幾個用戶群,說讓你幫管一下,你能不能管好?

老闆今天說有個產品要上線需要去找個管道投個廣告推廣一下,你能不能快速找到管道完成洽談往下執行下去?

老闆甩給你一個粉絲幾萬的微信公號,跟你說這個公號3個月沒人管過了,你來管一下吧,看看能不能幫我們賣點東西出去,這時候你是否知道該怎麽做?

老闆說我們下周要做一個線下活動,你能不能快速高效的做好所有活動前後的執行動作?

因此,這個階段你需要解決的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當老闆把一些最基本的運營類執行推進的工作丟給你時,你是否能夠具備較強的推進執行能力,確保事情能夠被高效推進。

因此,這個階段裡,一個運營新人最應該關注三類東西:入門技能+執行力+基礎認知。

1. 入門技能,可能包括了一些常見的文案撰寫思路,一些常見的活動玩法,一些基本的推廣動作怎麽執行落地,一個微博或微信公號怎麽搭建起基本的維系框架……等等。

2. 執行力就不解釋了,能不能快速而高效的把上面這些工作推進得更好就對了。

3. 而基礎認知,則可能是一些基本行業專有名詞和概念吧,比如你要是連什麽是轉化率,什麽是UV和PV這些都不知道就要去做運營的話,還是會遇到的障礙還是挺多的。

但相對來說,你在這個階段絕對不應該花許多時間去了解很多看起來高大上的方法論和概念,要知道,在這個階段,類似“戰略”、“產品生命周期”這樣的概念,只要它們無法被你用於去解決某個具體問題,則它們對你而言就很可能並無卵用——沒有一家公司的老闆會招一個新人來天天跟自己探討戰略和產品生命周期這樣的問題。

第二個階段則是1-4歲。

我們認為,一個運營,到了1-4歲這個階段,可能更應該讓自己身上能夠具備一些“多面手”的特質,而不是讓自己的能力面變得過於狹窄,否則你很可能會在持續變化著的互聯網這個行業內可能會面臨著更多的焦慮和不安。

舉兩個例子。

2013年前後,那時候正是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人人都在做APP,那個時候,一個能做好APP推廣的運營,八成會是非常值錢的。但到了今天,2018年,可能已經沒有人再做APP了,試想一下,如果你只會做APP的推廣這一件事的話,你覺得你的未來在哪裡?

假如今天你在一家互聯網醫療的公司工作,你做的事特別聚焦,就是去大量拓展二三線城市的骨科和內科醫生上來到你們APP上接受谘詢,你很長時間裡在做在關注的都是這一件事,也只能乾好這一件事,那麽假如有一天你所在的這家公司倒閉了,或者這個業務被砍掉了,現在讓你再出來找工作,你覺得你能去一家什麽樣的公司做些什麽呢?你還能找到一份“專門去拓展二三線城市的骨科+內科大夫”的工作嗎?

所以,對於1-4歲的互聯網人,我認為優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要讓自己盡量去掌握一些通用的,“無需依賴於特定’環境’或’工具’的工作方法或技能”。

換句話說,同樣在“運營”這個職業下面,其實存在著一些工作方法和能力,是你一旦掌握了之後,無論你進入到任何一家公司,更換到任何一個行業,服務於不同的產品形態,你一定都能用得上,一定都能讓你去發光發熱的。

這些工作方法和能力,典型比如:文案、項目管理、常見的第三方推廣操作邏輯、基礎的數據分析、常見運營指標的管理與拆解、常見活動的策劃和運營執行落地……等等。

所以,在1-4歲這個階段裡,我們建議對於一個運營人來說,最佳的選擇,就是要把這些常見的通用技能至少都要修煉到60-70分,能夠做到但凡有相關工作交到你手中,你基本都能完成到及格水準以上,一旦你能做到這一點,可能你對於“變化”和“不確定”的焦慮和恐慌可能會減輕很多。

第三個階段則是4-7歲。

如果說1-4歲這個階段,一個運營最好是能夠讓自己“沒有短板”,到了4-7歲這個階段,一個運營最佳的選擇則可能是要找到一類問題或一項能力,讓自己在相應領域的“長板”變得足夠長,以至於能夠勝過90%以上的人。

我的理解是,當你對於一項技能或工作方法已經可以做到“精通”,能夠勝過70%以上的人,“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你做的東西不一樣”的時候,你將擁有一種可能:任何時候當你的業務陷入困境時,你都能夠依靠這項技能為自己撕開一個突破口,從而避免業務持續在你手中停滯不前的局面。

比如說,一家網店,無論是其售賣的商品足夠便宜,每天推薦給你的商品足夠精準,店鋪裝修設計足夠精美,店鋪商品文案寫得足夠好,店鋪的客服MM足夠逗比有趣,最終都將有可能吸引到你成為它的顧客。

另外,一旦你在一件事上能夠勝過90%以上的人,你可能將會慢慢成為一個領域內的“頭部選手”,而“頭部法則”始終都在發揮著作用,一旦你能夠成為一個領域內的頭部,你一定可以獲得這個領域內最多的紅利,N多資源都將會自動向你傾斜。

因此,到了4-7歲這個階段,一個運營最優的選擇,可能是找到一項特別有價值的能力,比如上面圖中的內容、推廣投放、Growth Hacker、大規模用戶的管理與運營等等,在上面不斷精進直到爐火純青,擁有屬於自己的絕對長板。

與此同時,從1-4歲到4-7歲這個階段,可能還有一些軟性的能力是需要去著重關注的,這就是一些思維方法、底層邏輯和巨集觀業務理解層面的東西。

舉個例子,你能否根據一個產品的業務類型、發展所處階段、當前市場上的競爭格局等等變量能夠迅速判斷清楚該產品當前的運營核心關注點應該是什麽,並隨之可以規劃出來一套完整的運營策略和打法,這就是是否具備了“巨集觀業務理解”的區別。

再舉個例子——

有兩個做電商的人,各自都做得還不錯。他們在分別給我分享自己的店鋪經營方法論時,大概各自是這麽說的——

A:

在淘寶做店鋪運營,核心邏輯就是:如果鑽展和直通車的效果和獲客成本你能做得很低,能蹭上不少淘系的站內資源,再加上客服轉化效率夠高,基本你就能把一款產品推爆,再往後如果考慮擴品,就通過爆品導流就好了。

B:

做電商的運營,我總結下來其實需要考慮這樣幾個維度。

第一個,是商品的運營。比如一款女裝,從上架之初到最後退市淘汰,它會有自己特定的生命周期,你需要關注和考慮在這個生命周期內什麽時候出貨多,什麽時候出貨少,哪個階段該備多少貨,哪個階段要開始清倉,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管理好銷售、貨源和供應鏈,確保你能在這一個商品上獲得最大利潤。即使非季節性產品,也會因為產品迭代和需求的變化,經歷同樣的生命周期,因此,商品的運營和管理是我們最重要的基本功。

第二個維度,是店鋪的運營。通常來說,一個店鋪不太可能只有一款商品,一定是多個商品或者多個品類,所以你需要去考慮和梳理各個商品、各個品類之間的關係,哪些商品適合導流,哪些商品適合創造利潤,哪些商品適合放在一起關聯售賣,不同品類之間的關係是怎麽,如何將單品流量引入店鋪,並在店內進行流量分配和流轉傳遞,等等,這些問題在產品規劃和運營執行前需要先考慮清楚。

第三個維度,是大節奏的把握。其實就是你要知道你所在的這個行業的風口和趨勢規律在哪裡,如何借助節奏讓店鋪發展更快一些,搶佔有利位置,實現彎道超車。比如如果你做女裝,每年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換季一定是恆定的,且每到此時用戶心裡也一定是蠢蠢欲動的,如果你能提前做好準備,在正確的時間節點上做好正確的動作,上新-推廣-打爆-甩貨,踩準節奏,一氣呵成,一定能獲得比其他人更多的收益,也給店鋪來年的運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再比如,從整個行業或者大電商平台來看,每年其實大風口式的節點就是平台級的大促活動,比如:6.18,雙十一,還有雙十二。這當中,如果你做淘系,雙十一是重中之重,一定是需要提前布下重兵拿下的天王山之戰。如果雙十一沒做好,你可能直接會損失掉一年中30%以上的銷量,在淘系這種競爭充分的平台,你退我進,這一役的失利還會給次年的運營增加難度。

你能看到,A和B兩個人,同樣做電商,但對事情理解的深度會有很大區別,A在關注的也許還是“怎麽利用淘寶獲利”,而B在關注的則已經是“如何針對N多商品的大盤來規劃好一個生意經營的邏輯”。

相比來說,你會發現,A其實可能很難把ta現有的經驗複用到其他行業中去,但如果是B,現在假如讓ta去操盤一個實體生意,又或是進入到另一個行業去做運營,我相信會有更大概率ta能夠做好。

這就是所謂“底層邏輯”帶來的差別——一些理解了一些事物最底層最根本規律的人,總是會發現,這樣的規律其實常常是能夠指導他們更多的行為能夠變得更好的。切記,到了一定階段,在一個領域內,與其關注方法技巧,我們更需要:找到那些少數能夠基於它演化出眾多創新的關鍵規則+深刻理解這些規則。

所以,思維方法、底層邏輯和巨集觀業務理解,是從1-7這個階段裡一個運營需要持續去關注和漸進式養成的另一個東西。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7歲以上,真正到了這個階段,理論上一個人的成長就更多是格局、資源、對商業的理解等等這樣的一些東西驅動的了,這部分我們就不展開講了。

另外,圍繞上述階段2中講到的“通用能力”,我們不妨再引申出兩個關鍵詞——

1.通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

2.崗位專有工作能力&工作方法。

具體解釋下這兩組詞。

像之前提到的,在互聯網業內,“運營”這樣的職業序列下,存在著用戶運營、社群運營、新媒體運營、推廣投放、活動策劃等等在內的N多崗位,你會發現,在這些運營崗位之間,關於如何寫好常見的文案、如何做項目管理,如何做一些運營指標的管理和拆解等等在內的一些工作內容,是所有這些崗位都共通的。

但同時,也許做電商運營的同學需要更多了解一個網店的品類運營怎麽做,怎麽能夠通過活動大量蹭到大平台的流量等;負責專門推廣投放的同學需要知道當我手裡有500萬需要在1個月內花出去的時候,我到底怎麽才能更好的把錢花出去且還能花得高效;負責大規模用戶運營的同學可能需要知道怎麽搭建一套用戶激勵體系和用戶分層運營模型等,這些,是隻屬於這幾個崗位的“專有工作能力&工作方法”。

所以,結合上面說到的“先補齊短板再找到長板”的邏輯,或許還可以總結出來兩個建議——

對於4歲左右的運營同學,建議“通用能力”是一定需要掌握的,一方面,掌握了通用能力,對於進行各種“專有能力”的學習,可能會更加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就像上面說的,如果還不是那麽確定自己將來到底會Focus在哪個崗位上,優先加強鞏固自己的“通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可能會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更有利;

對於4歲以上的同學,盡量要至少掌握精通一項“專有能力&工作方法”。

講到這裡,或許可以弱弱介紹一下我們在三節課所設計搭建的一套課程體系,不喜可直接跳過往下看。

基於上述的很多理解,我們在三節課從2017年下半年以來,重新梳理了自己的課程體系。

以運營這個品類為例,在我們當前的課程結構中,每一個品類(比如產品和運營就分別是兩個品類)下的課程被分為了“通用能力進階課程”和“職位課程”兩種,前者面向“通用能力”的提升,往往又會按照典型從業階段被劃分為P1、P2、P3三個階段,逐次進階,就像下面這張圖所展示的,P1課程聚焦解決0-1歲運營同學的入門技能+執行力+基礎認知提升的問題,P2課程聚焦解決1-4歲運營同學的通用能力補齊的問題,而P3課程則主要解決2-5歲左右的運營同學在一些結構性思維方式、巨集觀視角、運營策略製訂和整體運營規劃等方面的問題。

而“職位課程”則聚焦解決特定崗位下的“專有能力提升”問題。

整體三節課在“運營”這個品類下的課程體系,不妨參考下面這張圖。

我們認為,這樣的課程設計和課程體系,會有助於運營人們的學習更高效,也更有針對性,幫助大家節省大量時間。

二.運營從業者到底該如何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途徑?

上面講的是關於我們到底該“學些什麽”,下面具體講講“怎麽學”才會更好。

我們不妨先給“學習”分個類。

在我看來,學習行為,依據其學習深度和最終為“學習者”本人帶來的價值導向,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叫做“給予啟發”。即,我聽到或看到的某個點在電光火石間突然給予了我某種啟發,讓我感覺“臥槽原來是這樣啊”。

典型像我們參加的絕大多數行業沙龍,聽的大部分講座,看的大部分書和乾貨文,甚至參與過的部分課程,基本能夠幫我們解決的,都是這個層次的問題。

第二個層次,叫做“構建一套健全的知識理論體系、思考邏輯或工作方法”。即針對某個具體領域如產品經理、互聯網運營、品牌行銷,甚至是歷史、物理學等等方面,有人給了你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結構化的知識體系、思考脈絡或工作方法,有了它之後,你將具備能力去解釋相對領域內出現的諸多案例和現象。

譬如,看到斯巴達300勇士的行銷結束後卻沒有人能記住其背後品牌的名字,你就知道是因為“活動內容”本身與“產品所提供給用戶的核心價值”並未產生相關性。又或者,看到一條大街上的髒亂差現象和相隔不遠的另一條街卻整潔無比,你就會知道這可能是“破窗效應”導致的結果,等等。

這個層次,對於體系化的方法論和知識結構有較高要求,從學習內容來說,目測僅有一部分書籍和課程可以做到。

最後一個層次,則叫做“提升具體能力”。即最終實實在在的對某項技能的提升負責。

所謂“知識可以被學會,而技能只能被習得”,既然要培養能力,就必須加入實踐練習和教學服務了。換句話說,用戶的能力提升,是經由反覆多次的訓練或稱“刻意練習”,並經由多次反饋持續調整過後,所自然而然獲得的結果。

這個層次,既對方法論和課程內容有要求(必須可落地),還需要加入較重的教學服務來幫助學員,只有少部分課程可以真正做到。

如上圖所示,當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知識付費”產品,其產品本身所提供的價值,基本都集中在“給予啟發”這個層面上。

有了這三個對於“學習”的基本認知後,我想通過2個故事來分享2個道理。

故事1:

過去一年裡,我輸出過很多乾貨和案例複盤,按理來說品質都還挺不錯的,比如說這一篇:《脈脈“知識裸捐”霸屏行銷背後的邏輯與思考》。

不少人都會通過三節課公號後台給我留言,表示感謝。但在各種留言中,又會有所不同。

下面是兩種我經常見到的兩類留言——

1.老黃你好,你寫的這些案例複盤感覺都是乾貨啊,對我幫助非常大,特別感謝!但是我想問,我現在還是一名傳統線下實體店的從業者,我想要真的轉行去做運營的話,到底該從哪裡入手呢?

2.老黃你好,我是一位新媒體運營從業者,看了你寫的《脈脈“知識裸捐”霸屏行銷背後的邏輯與思考》後,對我幫助特別大,我正好上周牽頭在公司內部去做一次線上的傳播推廣,整個過程基本參照你的這篇文章梳理了活動流程,也規避了一些問題,最終整個活動的落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拉新方面的產出相比我們之前的活動提升了3倍!!特此前來表示感謝!!

怎麽樣?上面兩類留言,是否有讓你感受到一些不同?

再分享個事。

前兩天,正好跟幾個朋友在一起聊天,我們都在得到上訂閱了“李翔商業內參”,席間我們談起閱讀這個專欄的感受。

朋友A說:我幾乎天天都聽,有些地方還是比較有啟發的,但老感覺聽完了就過去了,啥也沒記住。

朋友B說:我差不多每周聽一次,但感覺價值也不明顯。

這時候,我說:我跟你們不太一樣,我聽得不算多,偶爾3-4個月會翻出來聽幾條,但每次聽都有挺大價值的。

比如說,上周X月X日的那條,裡面提到馬雲對於“新零售”的一些觀點,我聽完後直接記錄下來了,後面寫文章時就直接用到了。另外,李翔提到的一個關於從事創意類工作如何更好規劃時間自己,平衡一下“需要長時間深度專注投入”和“需要持續與外界交流獲取靈感和資訊”之間矛盾的方法,我聽了之後也馬上就照搬直接用上了,這兩周下來,我覺得對我個人的效率提升幫助還挺大的。

怎麽樣?是否又感受到了一點點不太一樣的東西?

這就是我想要分享給你的第一個重要的道理:你得到的啟發,永遠都只有在你找到了某些“致用”式的場景和出口,將其加以應用之後,它才能真正給你帶來價值,或者說這種“啟發”的價值才能被最大化。相反,如果只是在產生了一點點電光火石般的興奮感後就再無其他後續動作,這樣的“啟發”,其實也就跟磕了藥後會瞬間飄飄然好一陣的感受是一樣的,但藥效退去後,你仍然什麽也沒剩下。

故事2:

我發現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我身邊的許多高人們,如傅盛、李笑來、小馬宋等人,現在在“學習”方面的投入佔比,往往是70%左右的時間去關注“獲得啟發”,20%左右的時間精力用來關注“構建某些新的知識體系”,而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來“提升具體技能”。

我後來花了一點時間思考,也跟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交流了一下為什麽會出現這個現象,答案是這樣的——

對於這些高手而言,他們在“能力”方面都已經有了自己很明確的長板和短板(比如小馬宋就是喜歡寫作,但不喜歡講課),所以,其實關於“能力”方面,他們只需要考慮把自己的長板發揮到極致就好,而往往無需再考慮去補齊自己的短板。就跟羅永浩說的似的,什麽事你不擅長乾,就找一個擅長乾的人來幫你解決掉就好了。

另外,他們自己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甚至商業方面,也往往都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較為成熟的方法論和認知,所以,除了一些完全全新且大家又不得不關注的領域(如人工智能)他們需要去補充一些知識體系之外,其他方面,他們基本可以不用考慮“知識體系”的事情。

與此同時,他們所需要思考和實踐的問題也足夠多。於是,不斷“獲得啟發”,對於他們而言,就成為了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舉個例子,他們身上典型的狀態可能是接近於這樣的——

傅盛今天看了2篇文章,從中獲得了6個啟發,其中4個他發現自己可以在企業管理、產品設計、投資、平衡生活和工作節奏方面直接應用起來,且這些也正好是他最近在考慮的問題。於是,他迅速通過跟團隊溝通、改變自己的日程、設定目標等方式迅速將獲得的啟發嘗試應用於實踐。

實踐了1個月後,這些啟發有的帶來了成果,有的則產生了新的問題,於是,有成果的傅盛可以加以總結提煉,產生了新問題的,傅盛開始重新去求解……但無論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他已經創造和產生了很多價值,自己也獲得了很多收益。

而對於剛剛進入職場,甚至還沒有進入職場的小白們來說,情況可能則正好相反。

一個想要做運營的小白,也許應該優先考慮“我是否能夠具備某些能力到一家公司去做好一些執行類工作(譬如微信微博的維系、用戶群的管理等)”,然後再試圖搞清楚“運營到底是個什麽邏輯,背後有沒有一套可以貫穿始終的知識體系和指導工作方法”的問題,最後才更多關注“我能從哪些地方獲得多少啟發”的問題。

換句話說,對於一個初階選手,也許你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是把你的時間投入比重正好跟高手們調轉過來。

比如說,你應該花60%左右的時間來“提升能力”,30%左右的時間精力用來關注“構建某些新的知識體系”,而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來“獲得各種零散的啟發”。

這也是我想要分享的第二個道理:那些高手們都在採用並受益匪淺的學習方法,或者高手們都在說好的學習產品,也許並不一定適合你。你需要具備一點判斷能力,才能更好從各種學習行為中獲得收益和成長。

所以,不同階段的運營同學,分配在“得到啟發”、“構建知識體系”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學習權重應該是不同的。至少對於0-5歲的運營同學來說,我覺得90%以上的人都應該把自己的大多數時間用於“提升能力”導向的學習。

接下來又有一個問題——如果我已經明確了我需要花大量時間去進行“能力提升”型的學習,我具體又可以怎麽做?

上面已經明確了,對於職業技能型的學習,如果只是光聽課,一定是沒啥卵用的,你還得大量練。且最好是能夠進入到一些真實的實踐場景中去練。

在這個前提下,假如找到了合適的學習內容,常見的學習方式有兩種:

1.自學;

2.教練式學習。

自學就不解釋了,它相對自由靈活,成本也比較低,但基本上隻適合於自製力極強,或者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極強的選手。但對大多數人來講,學習還是需要有人督促有人指導的。

於是有了另一種方式——教練式學習。

所謂教練式學習,就是類似於你請了一位健身房教練一樣,ta首先會告訴你如何去做好一件事,然後在你實踐的過程中還會給你許多反饋,告訴你哪些動作需要改善修正,並會與你有更多互動,比如幫你找到更多同伴一起練習和學習,鼓勵和鞭策你堅持下來之類的。

相對來說,毋庸置疑,教練式學習對於大多數人一定是更有效的方法。

然而,在我們所處的互聯網行業,也存在一個問題:“教練”可能天然是稀缺的。甚至,我們想要在某個領域內找一個靠譜的“教練”都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試著想想看你寫了一組文案想要找人去指點你會有多難你就知道了。

如果你真的能夠找到一個教練能夠密切指導你的實踐和練習,請一定要珍惜。

也基於這樣一個認知,在三節課的教學體系中,我們也開發出了兩種學習模式:自學班和魔鬼訓練營。

自學班就不解釋了,倒是可以說說三節課獨有的“魔鬼訓練營”。

某種意義上來說,魔鬼訓練營就是希望最大程度實現“教練式學習”的效果,它有幾個特點——

1.高強度實戰練習,基本上你每花1小時聽課,都要求你必須要花4-5小時去練習和做作業,並且所有作業都基於真實的互聯網公司真實案例;

2.班級製,有班主任帶班,有固定學習計劃,有班級內主題討論,班主任會狠命督促你做作業,長期不完成作業的,可能會被直接勸退;

3.邀請往期優秀學員作為助教對於現有學員的每一份作業都進行1對1批改和點評,完成不好的會要求重做;

雖然我們暫時沒辦法做到讓行業內頂尖高手們去一對一的給你指導,但是我們已經盡最大努力去實現“教練式學習”的效果。

這裡可以透漏一些數據:從三節課的數據來看,三節課的魔鬼訓練營平均完課率在60%以上(我們對“完課率”的定義是所有課程都看完,且所有作業都有提交),而自學班的完課率則僅有不到15%。同時無論是從學員反饋,還是我們的後續跟蹤數據來看,魔鬼訓練營的學習效果都遠遠要高於自學班,這充分證明了“教練式學習”的價值。

三.怎麽判斷你要學的東西好不好?

最後,再分享一個話題——假設你已經確定了要學什麽,也確定了學習方式,那到底如何判斷你要學的課程或內容是不是“真材實料”?

這裡也有幾個小的建議給到大家——

第一,要判斷這個課程的老師是否“有料”。這裡可以從兩方面去評估,一個是老師有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工作經驗),這裡看老師的背景和履歷和ta做過些什麽項目就能大致看出來;另一個就是看這個老師是不是善於去總結和提煉,能夠把自己的豐富經驗總結成獨到的方法論,然後拿出來分享,這個部分可以看一下老師之前以前公開發表過的文章或者是演講,來判斷ta是否善於總結,是否能夠深入淺出的講清楚一些概念。

第二,要判斷你要學習的內容是否邏輯和層次清晰,易於理解,能夠指導你的具體實踐。

要知道,互聯網業內有很多工作方法和職能都是很複雜的,如果大的課程結構和邏輯梳理不清楚,很容易導致人越聽越暈,越聽越不知道如何著手實踐。

這裡也有幾個關鍵建議——

1.建議認真避免“百科式課程”。所謂百科式課程,就是課程裡講的跟你上百度查到的東西差不多。比如一個產品經理的課程,如果隻跟你講了產品經理是什麽,主要工作內容有哪些,需要具備哪些重要的素質就結束了,這就是典型的“百科式課程”;

2.避免“純分享型課程”。比如說一個課程,隻給你分享了3個案例,跟你講這個案例是什麽,當時怎麽做的,牛逼在哪裡,然後講完就完了,這就是典型的案例分享,但你聽完後,很可能還是不知道自己怎麽才能做出來這樣的案例。

這裡也可以分享下三節課對於一個課程的基本認知和堅持——

一個課程,不僅要講What和Why,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能夠指導大家實踐落地的How。因此,我們所有的課程,一定都要求不能僅僅只是“開拓視野”和“啟髮型”的課程,一定要是“可練習”的。

為了判斷這個問題,建議你可以花些時間去研究一個課程的大綱和介紹,也聽聽以往學員的評價,可能的話,最好自己能找1-2個過往學員具體了解下,到底這個課程的價值更多是“啟發”,還是“可指導實踐”。

最後,你還可以判斷一下這門課程對於實踐指導的價值有多高。

這個就簡單了,重點看一下課程引用的案例、作業練習等有多新,有多有價值,有多獨特,是不是真的完全貼合於你的實際情況就好了。

以上,算是整體給大家的一些建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