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恆大上半年淨賺530億元 手握5兆元可售貨值

■本報記者 王崢

近期因收購FF而屢屢登上頭條的中國恆大,8月28日公布了其2018年上半年成績單。其中超過530億元淨利潤的業績表現,也讓恆大在高科技領域的收購顯得底氣十足。

恆大的財報顯示,公司各項利潤指標上半年均創新高,其中營業額3003.5億元,同比大增59.8%;毛利率達36.2%,毛利潤為1088.6億元,同比大增61.8%;淨利潤530.3億元,同比大增129.3%;淨利率17.7%,同比增長5.4個百分點。

實際上,今年以來,在房地產調控持續加碼以及緊縮的信貸環境背景下,行業資金壓力凸顯,中小房企違約、跑路、倒閉等風險逐步暴露。而恆大成為極少數業績逆市大增的房企,這也印證了中國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此前所說:“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展現出恆大的功底”。

1

股東享高額分紅

業內人士指出,恆大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來自於超前的土地儲備戰略、強大的成本控制、提升產品附加值及還清永續債。

半年報顯示,恆大土地儲備達3.05億平方米,土儲成本為1683元/平方米,低於其他龍頭房企,且公司上半年銷售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近兩個百分點,另外由於2017年提前償還了1129億元永續債,也幫助公司釋放出了巨量利潤太空。

據悉,今年年初,許家印便宣布全面啟動“新恆大、新戰略、新藍圖”的戰略部署,要堅定不移地實施“規模+效益型”發展模式,保持規模適度增長,重點注重增長品質。同時堅定不移地實施低負債、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轉的“三低一高”經營模式,核心是大幅降低負債率。

因此,在公司利潤飆升的同時,恆大淨負債率也較去年末進一步大幅下降至127.3%,降幅超過三成。

此外,根據此前公告,恆大將分派2016年及2017年年度股息,總額達創紀錄的168億港元,每股分紅1.287港元,分紅回報率達5%。

中金還預計,隨著恆大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公司2018年及2019年年度股息可達2.33港元/股以及2.95港元/股,相當於9.5%與12%的分紅回報率。

實際上,倘若恆大恢復“年年分紅”的慣例,2018年的分紅預計在明年3月份年報發布後派發,投資者若在9月27日前購入恆大股票,短短半年內就可獲得近三年的兩次巨額分紅,分紅回報率高達15%。

2

手握5兆元可售貨值

上半年,恆大完成銷售3042億元,同比增長24.6%,已達全年5500億元銷售目標的55%。而恆大總裁夏海鈞在業績會上進一步透露,公司下半年可售貨量約7000億元,只需要銷售50%就可以實現3500億元,這意味著恆大今年銷售突破6000億元幾無懸念。

同時,分析人士根據往年增速計算,恆大2019年營業收入將達6000億元左右,若以上半年17.7%的淨利率估算,明年有望實現淨利潤1062億元。

實際上,恆大在擁有3.05億平方米土地儲備的基礎上,還有大量未納入土地儲備的舊改等項目,總規劃建面高達7285萬平方米,合計提供約5兆元的可售貨值。若維持6000億元年銷售額,足以支持未來8年的銷售,若年銷售額增長至8000億元,也足以支持未來6年的銷售。以上半年17.7%的淨利率估算,5兆元的可售貨值有望在未來數年帶來超8800億元的淨利潤。

“恆大手握龐大的優質土地儲備,一、二線城市土地佔比達68%,已進入全國228個城市,項目總數822個,加上戰略轉型持續深化,將為業績持續高增長提供強有力保證。”上述業內人士稱。

此外,有行業人士指出,目前行業強者恆強格局凸顯,TOP10房企集中度約為30%,其中恆大、碧桂園、萬科三家佔比超過15%。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預計2020年達到40%以上,三大龍頭房企預計佔比超20%。即便市場總量維持不變,龍頭房企也能持續佔領市場份額,大魚吃小魚的行業格局仍將延續。

值得注意的是,夏海鈞在發布會現場表示,“恆大的效益那麽好,股價卻很低,沒有完全體現出公司利潤的增長。所以,中國恆大堅決回購,只要是為了穩定資本市場,回報股東”。

證券分析師也認為,目前港股前十大上市房企平均市盈率為8倍,而恆大作為行業“利潤王”,市盈率卻僅為5.35倍,可謂是估值最便宜的地產藍籌,遠低於萬科、碧桂園的13.62倍與7.38倍市盈率。如果恆大達到碧桂園的7倍市盈率,股價應為40港元,市值約為5200億港元;如果恆大能夠達到萬科的13倍市盈率,股價應為75港元,市值約為9700億港元。而目前恆大市值只有3800億港元,這意味著恆大股價仍有巨大的太空。

而針對外界關心回歸A股話題,夏海鈞透露,恆大地產回A與房企IPO不同,不需要發行新股融資,是把深深房重組,符合國企改革大方向,恆大地產回A沒有法律障礙,公司一直和證監會保持順暢溝通,等待合適時機。

3

加速布局高科技領域

而隨著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恆大還將自身利潤大量投入到高科技產業。

今年年初,恆大提出要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逐漸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

4月份,恆大與中科院簽署全面合作協定,計劃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元,雙方共同拓展生命科學、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重點領域。8月16日,恆大和中科院首批6個合作項目簽約,涵蓋超級電腦等前沿科技領域。

此外,6月份恆大正式入主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法拉第未來,進軍電動汽車市場。首款高端電動汽車FF91近日已完成首輛汽車的白車身組裝,並啟動整車組裝。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也於8月份成立,將全面負責法拉第未來在中國的技術研發及所有生產經營管理。根據規劃,公司計劃在中國華東、華西、華南、華北和華中地區,建設五大研發生產基地。十年後,年產能計劃達到500萬輛,FF91、FF81等多系列多車型產品面向全球市場,覆蓋高端、中端及入門級。

倘若一切順利,按照許家印的計劃,到2020年底,恆大將實現總資產3兆元,年銷售規模8000億元,年利稅1500億元,負債率下降到同行中低水準,成為世界百強企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