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做到三覺不睡、兩飯不吃,脾胃好身體健康長得快

等到孩子兩三歲,很多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是會容易生病、經常出虛汗、喂孩子吃飯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明明什麼都沒吃,但是一到飯點就是不吃,這讓很多媽媽可愁壞了,就會忍不住就跑去醫院,結果醫生會說孩子脾胃不好,需要調理。

從中醫角度講,脾胃虛弱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脾虛,一個是胃虛,一般我們都是把脾胃虛弱連在一起講,因為兩個功能是連在一起的。脾是後天之本,後天的營養物質是來源於脾的運化,如果脾胃虛弱,整個肌體的營養狀況就會差,會導致很多常見問題,比如經常抵抗力不好,感冒、咳嗽、厭食、汗多、頭髮稀少或腹瀉。

那麼寶寶脾胃不好是什麼造成的呢?當媽媽的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有個好脾胃,身體健康長得快呢?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健康的體魄主要是通過飲食和睡眠來養成,因此,寶媽們對寶寶的脾胃照顧就需要從睡眠和飲食中獲得。寶媽們為了寶寶健康,必須督促寶寶。做到三覺不睡、兩飯不吃,這樣寶寶脾胃好,身體健康長得快,媽媽才能放心!

所謂的「兩飯不吃」是指「泡湯飯」和「加餐飯」

相信帶孩子的寶媽們都發現了,每個孩子吃飯,父母都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是吃米飯還是北方人吃饅頭,都喜歡給寶寶把米飯裡面倒上菜湯拌一拌,或是讓寶寶拿著饅頭蘸菜湯,這樣不管是飯還是饅頭不僅僅是變得很有味道,而且飯會很軟,饅頭也是不需要嚼,就可以直接咽下去了!

很多家長以為這樣做寶寶平時只能吃半碗,現在能吃一大碗,咀嚼可以刺激寶寶的消化系統神經,從而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孩子在吃湯泡飯的時候,不用咀嚼,所以就算吃到肚子裡了,可能不能促進消化還會很容易積食。

另外一種「加餐飯」就是,很多家長、長輩總是覺得寶寶沒吃多少或者沒吃飽,動不動就愛給寶寶加餐。比如多喝半瓶奶粉,多吃幾口輔食等等。尤其是小寶寶會經常哭鬧,很多家長或者長輩一看寶寶哭鬧,就會覺得孩子是給餓哭的,就會拿東西給寶寶吃,這樣不知不覺的就習慣了,只要寶寶哭給吃的就沒事了!可能寶寶還沒消化又吃,很容易給脾胃和消化道造成負擔,對寶寶也是沒好處的。

所以家長們要學會按需餵養,觀察寶寶是否真的對食物有需求,再考慮加餐。等到寶寶滿一周歲以後,基本上一日三餐也能養成習慣了,寶寶體內的消化系統形成了固有的規律,無端加餐只會打破這種規律。所以說多餘的餵食並不是帶給寶寶健康,而更多的反而是給脾胃的負擔。還有就是家長們千萬別追著孩子喂飯,這也是一種不好的習慣!

除了上面寶寶的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需要注意的還有就是寶寶的睡眠質量也是要關心的!最好做到這「三覺不睡」。

熬夜覺

現在很多年輕人基本上都凌晨一兩點才睡,這是普遍現象。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也是,爸爸媽媽幾點睡孩子就跟著幾點睡,我們都知道想要寶寶長得高,晚上最好九點上床睡覺,晚上9點到11點是三焦經當令的時間,三焦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它好比是一個總管,掌管著全身的氣血和能量的分配和使用。三焦分為上焦、中焦、下焦,晚上9點三焦通百脈。寶寶如在此時進入睡眠狀態,則百脈可休養生息,有助於身體長高長壯。

如果寶寶經常熬夜,爸爸媽媽幾點睡他就幾點睡,就會影響身體生長激素的分泌,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也會有所下降,這也會間接導致寶寶的消化功能受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功能也越來越差。

置氣覺

有時候寶寶該睡的時候不肯睡,家長會大吵一下,寶寶會哭著哭著自己就趴在沙發上或者床上睡著了。很多媽媽覺得這樣省事了,但是如果寶寶是因為情緒上不穩定,哭累了睡著了,就是「置氣覺」對寶寶本身發育並不好,甚至有時候寶寶睡著的時候會大哭,咬牙,叫媽媽,這都是置氣覺導致的寶寶的睡眠質量下降。寶寶睡不好就會影響身體各個器官功能的正常工作,包括脾胃功能。

傍晚覺

一般的寶寶,吃了午飯,家長們都會哄著他睡一兩個小時再起來玩,這樣晚上八九點就可以上床睡覺了。可是有時候寶寶並不是能天天做到天天下午一點多就乖乖睡覺,如果寶寶情緒亢奮可能三四點才會睡,那時候不讓他睡吧,看著他困得不忍心,現在睡了晚上估計又要睡「熬夜覺」了。不僅破壞孩子正常的作息時間,孩子的睡眠質量也沒了,家長也是跟著熬夜沒得覺睡。所以,傍晚時分,盡量別讓寶寶睡覺了。

帶孩子是一個讓人消耗精力和時間的事情,特別是帶出來一個健康有自律的孩子,最主要的還是取決於家長們,言傳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鏡子,為了孩子家長們有必要從自我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的好榜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