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後42天,這8個誤區及時避開,否則月子落病根大肚相伴以後遭罪

從懷孕到分娩,一路走來,一定會遇到很多大坑。有些明顯,可以一眼識破,及時避開。但有些大坑偽裝的比較好,很難發現,新媽媽一不小心,就會踩進坑裡。產後如何坐月子?老話說坐月子不能碰冷水,不能洗澡不能洗頭,不能刷牙,放在夏天30度以上的氣象還不給開冷氣機,得用棉被裹著,簡直坑人。其實這些規矩在今天有些真的不在適用了。產後恢復對女人來說是非常重要,「坐好月子,才能養好身體」,坐月子是一次體質重塑的良機,借坐月子可把生產中失去的營養都補回來,身體慢慢地調整回來。如果沒有得到一個好的恢復就容易落下病根,苦的都是女人自己,所以知道和了解產後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事情可以讓我們滿血復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八個雷區不要踩,否則月子坐的痛苦又難熬!

一、坐月子就是一個月

其實坐月子不是僅僅是一個月,而是42天,因為新媽媽子宮的回縮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到孕前子宮大小,而產後腹壁也需要6到8周的時間恢復,因此建議新媽媽坐月子最好做足六周,即42天,這42天稱為產褥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坐月子,醫院也會讓新媽媽42天后再去檢查身體。

二、常躺在床上

儘管坐月子期間需要盡量多休息,但產婦也不能整天都躺在床上,不下地走走。適當的活動不僅可以促進術後恢復,還能預防預防諸如血栓等併發症的發生。一般來說,順產的媽媽在產後24小時就可以坐起來,並且適當走動,而對於剖腹產無合併症的媽媽,產後第二天可以試著在室內走動,如有合併症則要遵循醫生要求,不可過早下床活動。走動的時候注意放慢速度,也不要走太多就可以了。

到了術後7-10天,在得到醫生認可的前提下,產後媽媽可以稍微做一些產後體操,又少到多,慢慢增加活動量。

三、坐月子飲食的五個禁忌

酸、辣和甜的食物

酸辣食物會刺激新媽咪虛弱的胃腸,引起很多不適。甜食最好隻喝紅糖水,過多吃其他甜食不僅影響食慾,還易使熱能過剩並轉化為脂肪,引起產後肥胖。

鹽漬食物

鹽漬食物會影響新媽咪體內的水鹽代謝,咖啡及含某些香辛料的食品可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影響他們的健康發育,特別要加以注意。

味精

為了嬰兒不出現缺鋅症,新媽媽應忌吃過量味精。12周內的嬰兒,如果哺乳期間的媽媽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味精內的谷氨酸鈉就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過量的谷氨酸鈉會影響嬰兒的發育,當谷氨酸鈉與嬰兒血液中的鋅發生特異性的結合,生成不能被機體吸收的谷氨酸,而鋅卻隨尿排出,從而導致嬰兒鋅的缺乏,這樣,嬰兒不僅易出現味覺差、厭食,而且還可造成智力減退,生長髮育遲緩等不良後果。

人蔘

人蔘含有多種有效成分,這些成分能對人體產生廣泛的興奮作用,其中對人體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能導致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應。如果月子期間服用人蔘,會因興奮難眠而影響精力恢復。此外,分娩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人蔘,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癒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因此,新媽媽在生完孩子的一個星期之內,不要服用人蔘,分娩7天以後,新媽媽的傷口已經癒合,此時適量服點人蔘,有助於新媽媽的體力恢復。人蔘屬熱,會導致新媽媽上火或引起嬰兒食熱。

冷飯

冷飯易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拉肚,引起產後腹痛、惡露不行等。

四、坐月子不洗頭、洗澡、碰冷水

過去住家房屋不夠緊閉,冷風常可直接吹進屋子裡,加上燒開水不像現在方便,又沒有吹風機、電熱爐,而新媽媽產後氣血虛弱,有一段期間非常容易流汗,免疫力也較差,洗頭、洗澡容易增加感冒的機會,而且媽咪一旦感染風寒,許多補藥和葯膳也得跟著停下來,所以才有這樣的禁忌。

但以現代的環境條件,只要洗頭、洗澡後馬上吹乾或注意保暖,適度的清潔反而對親子雙方都有好處。不過也有少數婦女一碰到水,惡霞的排除便受到影響,因此,媽咪如果第一周惡露量很多,就盡量不要洗頭,改用艾葉、防風、乾薑煮水來擦頭皮,或使用乾洗式的頭部清潔用品。洗手、洗菜、洗奶瓶時,產婦最好用溫水沖洗。因產後百脈空虛,風寒容易通過關節、皮膚,囤積在體內,釀成日後頭痛、關節酸痛的毛病,故冷水還是少碰為妙。

五、坐月子,屋子不要通風

首先,屋子封得很嚴,空氣不流通,室內空氣汙濁,這對產婦和嬰兒都很不利。產婦分娩後身體虛弱,需要有新鮮的空氣,以儘快改變身體虛弱狀況,恢復健康。新生兒出生後,生長髮育很快,不僅需要充分的營養,也需要良好的環境,應當在空氣新鮮、通風良好、清潔衛生的環境中生活,否則,也容易得感冒、患肺炎等妨礙健康成長。

其次,屋子捂得過嚴,室內通風不好,必然造成室內潮濕,產生細菌,侵害人體。產婦和嬰兒都處於身體虛弱時期,抵抗力差,經不起細菌的侵蝕,極易得病。

更重要的是,無論產婦還是嬰兒,都需要陽光的照射。只有在陽光照射下,身體才會正常發育。如果把屋了捂得過嚴,整日不見陽光,使產婦和嬰兒的身體健康受損,這是極為不利的。

無論產婦和嬰兒在室內都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都要到室外活動、生活。如果室內封得過嚴,使他們不能接觸外界環境,就會造成很大差別,當以後到室外活動時,就形成環境變化過大,必然不適。這種不適就會出現病症,影響身體健康。如果屋內通風好,有陽光照射,那麼就會給以後室外活動創造了條件。

六、產後看手機時間過久

生孩子和孕媽的視力沒有直接關係,所以產後是可以看手機或者電視的,但是一定要控制時間。正常人看手機時間久了都會出現眼乾、眼花的問題,產婦就更不用說了。日常打電話、回資訊,注意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追劇還是等到出了月子吧。新媽媽除了生活中要注意外,新爸爸應該加倍關心愛護妻子,拿出較多的時間陪伴在妻子身旁。家人也可以主動幫助寶媽照料小寶寶,讓新媽媽有愉悅的心情來調養身體。

七、產後不收肚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八、忽視產後42天檢查

經過產褥期的休息與調養,一般媽媽都會感覺良好,然而身體內器官究竟恢復得如何,還需要去醫院作全面的檢查來了解,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避免疾病對寶寶健康造成的傷害,同時還能獲得產後營養及避孕指導。那媽咪產後第一次產檢要檢查什麼項目呢?

一、媽咪常規檢查項目

稱體重:如果發現產後體重增加過快,就應適當調整飲食,減少主食和糖類的攝入,增加含蛋白質和維生素較豐富的食物,同時應該堅持鍛煉。體重如果下降過快的媽媽,則應加強營養,有助身體恢復,保證奶水品質。

測血壓:成人的正常血壓應該是120/80mmHg。媽媽在懷孕後血壓是和以前不大一樣的。有些媽媽還伴有妊娠高血壓。產後,一般血壓都會恢復到孕前水準。如果血壓尚未恢復正常,應該及時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尿常規:患妊娠中毒與當時自我感覺小便不適的媽媽,需要做尿常規檢查。一方面看看妊娠中毒是否已經恢復正常,另一方面可檢查出小便不適的媽媽是否有尿路感染等。

血常規:妊娠合併貧血及產後出血的產婦,要複查血常規,如有貧血,應及時治療。若出現高熱等癥狀的媽媽也需要進行血常規的檢查,便於確定身體是否有炎症。

內科檢查

盆腔器官檢查:盆腔器官檢查,是產後42天檢查中最為重要最能看出媽媽產後復舊情況的一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