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5家發債銀行主體評級上調,11家下調全部為農商行

隨著資本補充需求愈發強烈,商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債券融資也日漸增加,與之相伴的則是已發債銀行評級報告的層出不窮。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共有15家銀行主體評級上調,這一數量高於同期評級下調的銀行。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助理總經理李莤在接受“金融1號院”採訪時表示,多數主體評級上調的銀行是受其經營區域金融體系中具有較強的地位、信貸業務穩步發展、資產質量有所改善或整體良好、資本實力有所增強等因素影響。“未來銀行評級分化現象依然存在,部分公司治理完善、業績表現突出的銀行存在評級上調可能性”。

評級上調銀行資產質量多改善

包含上市銀行

根據相關規定,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債券發行人應及時、真實、準確地履行披露義務,應信息披露文件中也包括由資信評級機構出具的評級報告,而這也將為銀行債務融資工具投資者投資決策時提供參考。

據了解,評級報告內容涵蓋銀行所在地經營環境、銀行業務運營狀況、風險管理水準、盈利能力等多個角度。業內人士指出,銀行評級有助於降低發行人和投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讓商業銀行進入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費用,這也是考量商業銀行償付金融債務的總體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由於商業銀行通過債券融資補充資本的力度不斷加大,銀行間債券市場每月均有數量眾多的商業銀行評級報告出爐。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日前發布的7月份金融債月報顯示,發債銀行當月主體評級水準整體態勢較好,共有15家銀行主體評級上調。

“金融1號院”對相關數據梳理發現,評級上調的銀行全部為地方銀行,共包括8家城商行以及7家農商行。雖然多以小型銀行為主,但也不乏一些頗具“知名度”的銀行位列其中,這其中既有正處於接管期的包商行,同時也包括了已分別在A股、H股上市的西安銀行和九江銀行。

據了解,上個月15家主體評級上調的銀行,主要是由於在其經營區域金融體系中具有較強的地位、以及資產質量改善、資本實力增強等因素所致,“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銀行資產質量逐步好轉、業績不斷改善。”李茜對本報記者表示。

從上調評級的情況看,7月份銀行主體評級提升至最高信用等級AAA級的銀行共有5家,分別為九江銀行、天津農商行、西安銀行、貴州銀行,大公國際也將處於接管期的包商銀行主體級別上調至AAA級。

此外,由於負面信息消除,信貸資產質量有所控制,中誠信國際將景德鎮農商行評級展望調整為穩定,調升貴陽農商行主體級別至AA-。而浙江臨海農商行等其他主體級別上調的農商行主要集中在浙江、廣東等發達地區,評級上調的主要原因為區域經濟狀況良好、銀行信貸業務發展平穩、資產質量持續優化、風險抵禦能力不斷增強。

11家銀行主體評級下調

全部為農商行

就在15家銀行主體評級上調的同時,上個月也同時有11家主體評級及展望出現下調。據李茜向本報記者介紹,7月份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結構差異直接導致不同區域中小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分化,“部分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地區銀行資產質量有所惡化、盈利承壓。”

今年7月份,共有11家銀行主體評級及展望出現下調,上述銀行經營區域集中在東北、山東、貴州等地區,且銀行類型無一例外地全部為農商行。

記者也注意到,這11家銀行除了全部為農商行外,另外一個共同特點則是資產規模普遍較小,其中,只有長春農商行、河南伊川農商行、長春發展農商行、煙台農商行這4家銀行截至去年年末的總資產在400億元以上。

上述銀行中,吉林蛟河農商行最新評級下調為BBB+負面,這也是當月所有銀行中最低的,數據顯示,該行今年一季度淨利潤虧損0.18億元。此外,山東莒縣農商行、山東鄆城農商行、貴州烏當農商行、吉林蛟河農商行等部分指標未達到監管要求。

東方金誠在月報中指出,下調原因主要系受區域內產業信用風險增加以及部分區域擔保圈凸顯,資產質量下行(不良率,逾期、關注貸款佔比大幅增加)或投資資產信用風險大幅暴露,對銀行盈利及流動性產生較大影響所致。

此外,還有多家評級機構發布了延遲披露銀行跟蹤評級報告公告,所涉及銀行包括了全國性股份製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等多類銀行。

對於接下來商業銀行評級情況的變化,李茜認為,商業銀行整體經營狀況相對穩定,信貸資產質量、撥備覆蓋水準、資本充足率等指標整體變化不大,預計商業銀行級別上調和下調數量不會有明顯增加。

她同時強調,銀行分化依然存在,部分公司治理完善、業績表現突出的銀行存在上調可能性,而客戶結構不合理的銀行依然會存在因資產質量惡化而級別下調的壓力。

東方金誠在此份報告中還預計,8月份金融債發行或將保持季節性高位,同時由於監管的多方呵護,中小金融機構債券市場信心將逐步恢復。

歡迎關注

《證券日報》金融1號院

編輯:周尚伃 值班主編:張志偉

終審:馬方業/張志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